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丹麦景点介绍

[游记]丹麦景点介绍

2008-05-22    sina.com.cn

美人鱼

美人鱼(Den Lille havfrue, 英文名叫: The Little
Mermaid)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海滨。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恬静娴雅地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近观她神情忧郁,若有所思。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埃利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
这座铜像是由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卡尔?雅可布森出资建造的。有一次,雅可布森在皇家剧院观看首演的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后,忽发奇想,他要为美人鱼制作一座铜像。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话在艺术中已有芭蕾舞、音乐及油画等形式,惟独缺少一座雕像。于是雅可布森就同雕塑家埃利克森商量,希望埃利克森用雕刻艺术来表现美人鱼。雅可布森还为此邀请埃利克森观看了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埃利克森从芭蕾舞剧中获得灵感,并构思了铜像的形态。当时有种说法:芭蕾舞剧的女主角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是埃利克森雕塑美人鱼的模特。事实并非如此。埃利克森把他的妻子作为模特,铸成了这座美人鱼。
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在长堤海滨落成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们流传着这种说法: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但美人鱼也曾先后在1964年和1984年遭受过被“砍头”或“断臂”的破坏。1998年2月再次被“砍头”,不久又被找回。丹麦人称,美人鱼遭到砍头或断臂,多为恶作剧者所为,其主要动机是寻求刺激,引起媒体注意。丹麦人以美人鱼为自豪,制作了水晶美人鱼和美人鱼铜像等纪念品。

吉菲昂喷泉

吉菲昂喷泉(Gefion
Fountain)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它由吉菲昂女神和四条牛及套犁等一组铜塑组成。吉菲昂是北欧神话中的一位女神。相传古代瑞典有个叫戈尔弗(Gylfe)的国王,答应吉菲昂女神可以从瑞典国土上挖出一块土地,但限时一昼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个儿子化为四条牛,用犁从瑞典国土上挖了一大块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从此,瑞典的国土上留下了一个维纳恩湖,而挖出来的土地就是现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从地图上看,西兰岛的海岸线和维纳恩湖的形状确实十分相似。这就是传说中西兰岛的来历。神话中的吉菲昂女神一生未婚,但她却同大力神生下了四个儿子。
人们根据这一神话铸塑了吉菲昂喷泉。吉菲昂女神左手扶犁,右手执鞭,驾驭着四条铜牛拼力耕犁。四条铜牛躬身抵角,奋力拉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铜牛的鼻孔珠泉喷溅,凝成薄雾,犁后喷泉汹涌。四周喷泉共分三级,泉水逐级泛溢,汇成珠帘,形同垂瀑。台基周围随着道路的坡度,用花岗石随坡延伸围成一泓水池,所有泉水汇集池内。水池两边各有一条铜铸巨蟒盘缠,左右两股喷泉,直注铜牛。整个结构气势磅礴,景色蔚为壮观,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1959年郭沫若同志访问丹麦时,曾为哥本哈根景色写过一首诗,其中“四朗岛(即西兰岛)上抵牛耕”,“泉水喷云海水平”两句,描写的就是吉菲昂喷泉。
据记载,吉菲昂喷泉是丹麦雕塑家安诺斯?蓬高(Anders Bungaard,
1864-1937)铸造的。原来设想是把吉菲昂喷泉设于哥本哈根市政厅广场上,后因广场已有铜龙雕塑,于是将地点改在现址长堤公园。整个铜塑费时约十年,于1908年竣工并揭幕,当年7月14日喷泉第一次喷水。自1999年下半年起,该喷泉开始维修,目前没有喷泉。

阿美琳堡王宫

阿美琳堡宫(Amalienborg
Castle)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的厄勒海峡之滨,是王室的主要宫殿。丹麦女王伉俪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
十八世纪中叶,王室寝宫在克里斯钦堡。在规划现阿美琳堡宫所在地的城区时,菲特烈五世国王决定在这里建一个新的中心。为此,他把这块地皮赠送给丹麦的四大贵族,要求他们必须在此各建一座外观完全相同的宫殿。宫殿由最著名的建筑师尼古拉?伊格维德设计,并要为国王塑制一座骑马铜像。经过紧张施工,四座宫殿在1754年至1760年间相继建成。根据设计,这四座宫殿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八边形广场。1768年,请法国雕塑家萨利制作的菲特烈五世骑马铜像被安放在广场中央。当时,宝隆洋行还用对华贸易赚取的钱款,为铜像修建了围栏。后来,这四座宫殿曾几易其主,但一直由贵族居住着。1794年,克里斯钦堡宫被大火焚毁,王室决定移驾阿美琳堡四宫殿。自那以后,此处一直是王室所在地。现在,每当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身在王宫时,其所在的建筑物上便会升起丹麦国旗。
在阿美琳堡王宫广场东西轴线的西端是“大理石教堂”。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300周年(1479-1749),然而,这项工程1749年奠基后,因资金不足,拖至一百多年后的1894年才得以竣工。
游客参观王宫时,可与站岗的卫兵照相,但须与卫兵保持一米距离,卫兵走时,游客可走。

克里斯钦堡宫(议会大厦)

克里斯钦堡宫(Christiansborg
Slot)最早建于1773-1775年间。当时的克里斯钦六世国王为了享乐,将旧王宫(哥本哈根宫)夷为平地,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显赫、华丽、舒适的新宫。由于此宫是克里斯钦六世国王的寝宫,故名克里斯钦堡宫。
克里斯钦堡宫具有欧洲十八世纪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纤巧繁琐,白灰色调。宫内内部的天花板装饰非常豪华,房间采用大理石或者木制地板。墙上挂着厚厚的挂毯或者油画。所有的房间都装饰着水晶吊灯、镜子、法国家具和各种艺术品。宫堡的后院修建了一所王家驯马场,马场两边盖有两排具有中世纪建筑特色的边房。马场出口处的左右两边还建起两座洛可可式的穹形石亭。石亭两侧建有楼房,与驯马场的边房相连。两座石亭之间为车马道,道端和一座大理石桥相接。
1794年,一场大火将这座豪华的宫殿毁于一旦,许多价值连城的珍宝都付之一炬。仅驯马场的设施及马道两边的边房得以幸免。菲特烈六世登基后,于1803年开始重建,至1828年竣工。当时丹麦的著名雕刻家托瓦尔森(Thorvaldsen)专为王宫雕刻了一些石像。1829年,在宫堡左翼又新建了宫廷教堂。1884年,克里斯钦堡第二次被大火所毁,仅留下了驯马场设施和宫廷教堂。至今,在两座穹形石亭上,仍留有火焚的残迹。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间,丹麦数次重修克里斯钦堡,最近的一次翻修始于1907年。当时经过公开竞赛,丹麦建筑师托弗尔德的设计方案被采纳并根据他的方案重新修整了克里斯钦堡。
自1849年起,克里斯钦堡宫开始用作国会场所。现在的克里斯钦堡宫是丹麦议会所在地,因此也称为议会大厦。此处,首相办公室、女王接受觐见用的大厅、丹麦最高法院都设在宫内,丹麦政府各部大臣在此也设有一间办公室。现在克里斯钦堡中一部分是丹麦皇家迎宾室。顾名思义,丹麦皇家迎宾室是丹麦的皇族成员用来进行接待活动用的。在这些房间中,女王接见各国驻丹麦大使、在新年时接受皇家新年致词并在此会见来访的重要外国领导人。皇家迎宾室的装修非常豪华讲究,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其中包括许多20世纪初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皇家迎宾室分为许多小房间,包括巨人厅、国王阶梯、皇冠室、弗雷德里克室、悬挂着巨型挂毯的大厅、皇家宴会厅及女王私人藏书馆等。

洛斯基尔德古城(Roskilde)

洛斯基尔德城位于丹麦西兰岛的中心部位,无论在政治还是在文化方面,洛斯基尔德城在丹麦历史上曾占有显著的地位。
传说该城由丹麦国王罗所建,但实际上该城可追溯到公元990左右的北欧维京时期,许多后来发现的古墓都显示在古代这里就是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国王哈拉德.蓝牙是洛斯基尔德城的奠基人,他在目前洛斯基尔德大教堂的位置上建造了第一座木制教堂,并最终也被埋葬在此。城市很快成为丹麦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大约到公元1020年,城市已经出落有现在的雏形,当时在大教堂周围约有14座教堂,5座修道院。中世纪时期,洛斯基尔德城被认为是北欧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人口约为5,000到10,000人。
那时,大教堂坐落的高地位于城市的中心,城墙外的海峡边是一个名为Skt.
Joergensbjerg的小渔村。
丹麦历史上著名的女王玛格里特一世约于1415年被埋葬于大教堂内,从此大教堂成为丹麦王室所喜爱的身后下葬地点。到现在,丹麦共有38位君主和王后安葬在此。1536年的改革成为洛斯基尔德城的转折点,天主教廷管理消失,教堂周围的修道院也渐渐被拆除。城市的败落也很快,到十八世纪中期,只有1,500人居住于此。
1847年,丹麦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在洛斯基尔德城和首都哥本哈根之间开通,这为这座古城又带来了生机。城市很快又成为一座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教育、研究、贸易和旅游的中心。
该城的标志性建筑洛斯基尔德大教堂是北欧地区的第一座哥特风格的砖结构教堂,该建筑风格影响到几乎所有北欧地区的教堂。自十五世纪成为丹麦王室的陵墓地后,一些门廊和小礼拜堂被陆续添加到大教堂的主体建筑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期。它是欧洲宗教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
该教堂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海盗船博物馆

海盗博物馆(Viking
Museum)位于哥本哈根以西36公里处,濒临风景优美的罗斯基尔海湾,是丹麦古都罗斯基尔市的著名旅游景点。1957年,两位潜水爱好者在罗斯基尔海湾发现一些木船残骸,后经考证为1000多年前,丹海盗时期的遗物。在挖掘出的5条海盗船中,2条为战船、2条为商船,另外1条为渡船或渔船。1968年丹建成海盗博物馆,除展示这5条海盗船外,还经常举办一些同北欧海盗时期有关的展览。每到夏天,游人还可乘坐复制的海盗船在罗斯基尔海湾航行,并充当水手,领略1000多年前的海盗生活。海盗船博物馆门票60克朗。
在海盗博物馆附近,游人还可参观造船工的现场表演。在海盗博物馆西南300米处,有一皇家教堂,内安放着丹国王和女王的遗体。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4时。
每年6月30至7月2日,海盗博物馆所在的罗斯基尔德市举行国际音乐节,美欧国家的一些音乐团体来此演出。

市政厅广场

市政厅广场((The City Hall Square,
丹麦文是Radhusplasen)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俗称旧广场。建于15世纪的市政厅就座落在旧广场上。游客可以进市政厅参观。
丹麦的许多重大活动都在市政厅广场举行。1945年5月,丹麦解放时,10万人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1992年夏天,丹麦国家足球队获得欧洲冠军,也有10万在此热烈庆祝。广场中心建有17世纪末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五世的雕像。市政厅正门左侧,有一尊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雕像。游客手握安徒生手中的书,也安徒生一起照相。市政厅广场也是哥本哈根最古老的商业市场,具有800年的历史。现在每到傍晚,许多商贩在广场摆上货物,向游客们兜售。其中多数商贩来自南美的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广场南面,是哥市著名的趣伏里游乐园。
在市政厅广场的西南角的建筑物上,有一个反映天气变化的人像。下雨时,此人像便打开伞,晴天时,此人像便收起伞。

步 行 街

步行街(Stroget)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始建于17世纪,是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长1.2公里)。1962年,正式称作步行街。该街由东向西,横贯市中心。街道两端终点处,各有一个中世纪兴建的广场。东面的叫做国王新广场(Kongens
Nytorv),也叫新广场;西面的就是市政厅广场。新国王广场是哥本哈根市最具魅力的广场之一。广场内座落着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皇家剧院(the
Royal Theatre, 建于1870年)、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等著名建筑。
步行街约有200多家商店。商店鳞次栉比,各具特色。其中最有名的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北方商场(Nagasin
du
Nord)、皇家商场和其他许多古朴风格的商店。这里商店像在丹麦其他地方一样,星期一至星期五营业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半(有的商店开到晚上8时),星期六营业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1点半或两点,星期日和节假日不开门。台湾人开的维京礼品店星期日和节假日开门。
从新国王广场进去便是步行街的第一条街东街(Ostergade)。东街的建筑大都十分古老,但有一部分旧房经过翻修,看起来已象现代建筑了。哥本哈根市中心在1795年曾遭遇大火,许多古建筑毁于火中。后来的建筑师则崇尚新古典主义建筑。步行街通向一个露天广场(Amagertory)。它的右侧是另一座古老的步行街商场,左侧广场靠近霍伊布罗广场(Hojbro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fca6a501000a1u.html8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