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圣彼得堡的隐士庐博物馆TheHermitage |
[游记]圣彼得堡的隐士庐博物馆TheHermitage |
2008-05-22 yahoo.com |
檢舉 聖彼得堡的隱士廬博物館The Hermitage 分類:旅遊功課 2007/02/22 18:04 記得老師說過最棒的19世紀(還是20世紀初?記不清了)的西歐繪畫作品並不在西歐而是在蘇俄的隱士廬博物館! 這個依中國時報的這個文章中(2000/5/5的文章, 結果在香港的網站中找到, 真是世界化!)所說的"一個文物看一分鐘的話, 要花上15年才看得完"的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由冬宮 、小隱士廬、舊隱士廬、隱士廬劇院、新隱士廬等連續建築物所組成". 記得老師說的應該是冬宮. 嚇死人, 它的官方網站(http://www.hermitagemuseum.org/html_En/02/hm2_0.html)上說西歐的作品就有120間....達文西就有二幅(Madonna and Child (Madonna Litta)這幅不錯,另一幅 so so...) 拉斐爾一幅(這幅我不太喜歡), 還一堆藝術史上的名字的, http://www.hermitagemuseum.org/html_En/03/hm3_3_1.html 總覺得這家光看網站就暈了, 真的去的話, 一定是亂看一通, 淹死在百萬件藝術品裏頭. 大陸的一個部落格介紹了這個片子俄羅斯方舟 Russian Ark, 故事發生在隱士廬博物館, 應該很有意思吧!下次得想辦法找來看看, (http://jlee.blogdriver.com/jlee/1185079.html) 為了方便繁體的閱讀, copy進來參考參考. 片名:俄羅斯方舟 Russian Ark 出品地:俄羅斯 導演:亞歷山大. 索科洛夫 Alexander Sokurov 年份:2002 看《俄羅斯方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快感覺,整整96分鐘,攝影機帶著你在位於聖彼德堡的隱士廬(Hermitage)博物館裏逡巡,全館33個展廳,一個不落,加起來一共走了兩公里以上的路程。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靈魂出殼的電影製作人,他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隱士廬博物館,同樣莫名其妙的遇到了一位十九世紀的法國外交官,只有這位外交官能看見他。於是乎,兩人結伴同行,一起開始了一次奇妙的博物館之旅。博物館藏品眾多,涵蓋了將近400年的俄國歷史,而當兩人看到與某段歷史有關的文物時,這段歷史就會被重演。例如,兩人目睹了彼得大帝責打自己意欲篡權的兒子,看見了與情人優惠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經受了二戰時德國軍隊對博物館的猛攻,也耳聞了三位館長對前蘇聯時期政府管制的抱怨。總之,看這部電影就是一次對俄羅斯歷史學習的絕佳歷程,一趟隱士廬博物館轉下來,你不得不佩服俄羅斯電影人的良苦用心:即使是國力衰落,但對自己民族深厚的歷史積澱仍然是念念不忘,在現世找不到的精神寄託,就去歷史中找尋。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索科洛夫並沒有因為極端長鏡頭的使用而簡化場景調度,本片一共動用了2000名演員,甚至有三個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動輒是音樂會、宮廷舞會的大場景,我真是懷疑索科洛夫怎麼把這些鏡頭給調度過來的,時間這麼長,場面又這麼複雜,而且一會兒歷史一會兒現實的天馬行空,哪里出一點紕漏豈不是整部影片都得重來?不得不佩服索科洛夫,每一個鏡頭都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條。而且他聰明的採用了主觀視角的拍攝方式,並且那位元法國外交官始終像嚮導一樣在前面引導著攝像機,兩相結合,就使得鏡頭的前後變化有了很強的邏輯性,從而有效的減輕了觀眾的理解難度。我想,如果把《俄羅斯方舟》成為二十一世紀初最偉大的一次影像實驗,應當不會有人表示異議,不然,你自己去隱士廬博物館裏轉一圈試試看。 標 題: [轉載] 聖彼得堡 深不可測的藝術寶庫 【俄羅斯古蹟之旅】 有人說,沒到過聖彼得堡 就等於沒到過俄羅 斯。 濃厚的文化底蘊, 瑰麗壯觀的王宮、花園、教室, 讓整個城市就如同一座博物館。叫人目不暇給,陶醉傾倒。 陳汶彬/俄羅斯報導
|
转自:http://tw.myblog.yahoo.com/earth-wind/article?mid=8073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