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圣彼得堡是座与威尼斯齐名的水城,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70多条天然河流和运河迂回其间,粼粼碧水与典雅建筑相映成趣,古风古韵的大小桥梁宛若长虹卧波。 大圣彼得堡市在芬兰湾东端(包括科特林岛)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城镇群:北岸是居民区、疗养区和旅游区;南岸是文化和商业中心;东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万诺夫斯科耶。市区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个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军区”,大、小涅瓦河之间是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区,小涅瓦河与大涅瓦河之间属彼得格勒区,大涅瓦河以东是维堡区。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联,经拉多加湖、斯维尔河、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铁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赫尔辛基、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很久就有一种说法 :没到过圣彼得堡就不算真正去过俄罗斯,在这神奇壮丽俄罗斯最富吸引力的“北方威尼斯”,古代建筑为迷人的自然风光提供了辉煌的舞台布景. 圣彼得堡因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 圣彼得堡景点介绍 冬宫 冬宫是沙皇的宫殿和住所。建于1754至1762年,占地9公顷。1837年大火重建。冬宫的四周圆柱林立,房顶上矗立着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宫殿长200米,宽160米,高22米。共有1050个房间,1886道门,117个楼梯。大殿小厅个个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其中孔雀石大厅的每根圆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共耗用2吨多孔雀石。图案镶木地板用了紫檀、红木、乌木等9种贵重木材。 大小金銮店里的油画、壁画、银制吊灯和御座,更是豪华无比。1917年十月革命时,工人、士兵和水兵就是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员。 现在冬宫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现在博物馆占有5座大楼,有从古到今世界文化的270万件艺术品,包括1.5万幅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100多万枚硬币、奖章和纪念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东方艺术馆拥有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展品16万件其中有几千件古埃及的文物,如石棺、木乃伊、浮雕、纸莎草纸文献、祭祀用品和科普特人的纺织品,世界上最大的伊朗银器,以及巴比伦、亚述、土耳其等国的文物。远东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敦煌千佛洞的雕塑和壁画的样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西欧艺术馆是最早设立的展馆,占有120展厅,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素描、雕塑。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艾尔米塔什的建筑和内部装饰颇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鉴人,艺术家具精致耐用,各种宝石花瓶、镶有宝石的落地灯和桌子有400件左右。有些大厅用彩石装修,最华丽的是孔雀大厅。苏联时期,每年约有350万人参观艾尔米塔什.1992年以来,由于游客减少、参观的票价大幅度提高等原因,参观者明显减少。 圣耶萨大教堂 位于市中心的圣耶萨大教堂,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是世界第三高的圆拱型建筑物。教堂于1818年开工,1858年完工,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斐朗的主持设计建造。建筑物上方装饰著神话故事中的寓言人物雕像,他们各代表着信念,睿智,力量,平等。有趣的是这几座雕像的形象造型,与沙皇之妻及女儿们的外观面貌十分相似。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每根石柱就重120吨。 青铜骑士 彼得大帝骑马的塑像,即著名的“青铜骑士”这是世纪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雕塑家法尔科内创作)。在伊萨基辅大教堂与涅瓦河之间,有"十二月党人"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纪念碑,这就是著名的"青铜骑士"雕像。它高5米,重20吨。彼得大帝骑在腾越的骏马上,神情坚定。马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了敌人。普希金在自己的一篇叙事诗中将这座纪念碑称为"青铜骑士",从此以后,"青铜骑士"就成了彼得大帝纪念碑的代名词。 俄罗斯博物馆 俄罗斯博物馆在涅瓦尔大街附近有个艺术广场,广场上有几座博物馆和一座剧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米哈伊尔宫,该宫由罗西设计,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为沙皇御弟建造的。主前厅、正门阶梯和二梯的白圆柱大厅保留了当时罗西亲自设计的家具及装修。它的陈列品代表了俄国民族艺术品的各个时期。1898年,该为俄罗斯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馆藏的2500多幅塑像画、2万多件民间工艺品,简直就是从10世纪到今日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博物馆藏有18-20世纪斯俄罗斯雕塑艺术珍品。以及丰富的俄国学院派写生画收藏品。与莫斯科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藏品不同,该馆收藏的绘画作品以18-20世纪初的作品为主,从这个角度讲,它与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绘画藏品互为补充。*2500多幅圣像画(11-17世纪);《金发天使》12世纪名僧画家;15世纪传奇式圣像画家安得烈?鲁布廖夫 《三圣像》著名的西蒙?乌沙科夫(圣像画的最后一幅杰作)。*收藏民间工艺品的几座大厅。*独一无二的18世纪俄国雕塑艺术品、19和20世纪优秀的雕塑范品、丰富的俄国学院派写生画收藏品。学院派最卓越的代表人物:卡尔?布留洛夫和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的作品。伊凡?艾瓦佐夫斯基的《惊涛骇浪》阿尔西普?库因吉的画闪烁着神秘光彩;伊 万?希什金的风景画充满新意和原生美。向学院派及其艺术提出挑战的叛逆民主派的画家;伊里亚?列宾、瓦西里?苏里科夫、伊萨克?列维坦等。20世纪的美术家*米哈伊尔宫(俄罗斯博物馆)前的亚历山大?普希金纪念像。*艺术广场. 二十亚历山大剧院建筑群(罗西最完美的作品);包括两座广场和它们之间的一条街。*面向涅瓦大街的奥斯罗夫斯基广场有:萨尔蒂科夫?谢得林公共图书馆(组建于1795年);有:亚历山大剧院;罗西街。 普希金城(皇村) 普希金城(皇村)位于圣彼得堡以南24公里处。从1710年开始,这个地方属于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后,成为沙皇最大的离宫之一。1728年开始,称为"皇村"。1756年,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叶卡捷琳娜宫在这里建成。之后又修建了"亚历山德罗夫宫"、"音乐厅"、"琥珀厅",皆美焕绝伦。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皇村改名为普希金市。现在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这里都要隆重的庆祝普希金的生日。 耶酥复活教堂 涅瓦大街北方格里鲍耶陀夫运河上游的耶酥复活教堂(也叫做溅血的救世主教堂)。教堂高81米,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教堂轮廓魅力,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的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师巴尔兰得于1883-1907年设计和建造了溅血的救世主教堂,教堂设计遵循了彼得一世以前莫斯科时代俄罗斯教会的建筑风格,非常近似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教堂。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在这里被民意党成员刺杀而亡,之后在这个地方建起了耶酥复活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