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留学日记:莫斯科散记 |
[游记]我的留学日记:莫斯科散记 |
2007-07-16 hexun.com |
发表者: 飘着的女孩 在莫斯科街头读历史 走进莫斯科,就等于走进一部厚厚的史书。一不小心,就撞上一个历史题目。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把握未来,这是莫斯科人的人生态度。 在这座城市里,你能找到几乎每一个历史名人的踪迹。崇拜托尔斯泰,莫斯科有他的故居,当年他正是在这里写出了世界名著《复活》;喜欢著名小丑尼库林,可以到大马戏团门口同他的雕像握手…… 在莫斯科街头,名人雕塑比比皆是。加加林广场上的加加林像就是其中之一。从列宁大街上远远望去,加加林像是在向太空腾飞而去,给人无限的遐想。莫斯科人最欣赏的雕塑作品当数普希金广场上的普希金铜像。普希金一手扶在胸前,作低头沉思状。铜像基座侧面刻着诗人的名句:我用双手为自己建起了一座丰碑…… 刚到莫斯科时,我对很多街道的俄语名称感到莫名其妙,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原来莫斯科的许多街道、广场和公园都以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命名,以纪念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对国家有过贡献的人。莫斯科人不以“东西南北”来区分方向和路标。你问路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往右走,然后前面第一个路口再往左拐……” 神秘美丽的莫斯科河 初到莫斯科时,我对贯穿市区的莫斯科河不以为然,认为和国内天津的海河、上海的黄浦江没什么两样。后来,才逐渐了解到莫斯科河独特的“神秘”之处。莫斯科人经常戏谑道,莫斯科河隐藏的秘密比游弋其中的鱼还要多。1547年6月21日,莫斯科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据说,走投无路的居民纷纷将“晶莹剔透的珍珠、价值连城的宝石”扔进河中,它们连同多幅神秘的圣像画,都被河底的淤泥所吞噬。19世纪初,拿破仑大军兵临城下,载满金银珠宝的船只同样沉入河底。法国人想尽办法,却一无所获……诸如此类的传闻还有很多。我从当地HTB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报道:未经特别许可,不得携潜水装备进入莫斯科河流经市中心的河段。这是因为通过这里的水道,可以进入戒备森严的国家机密重地,首当其冲的便是克里姆林宫。扼守克宫水下门户的正是联邦保卫局潜水部队,当地人称其为“蛙人”。队伍成员都是北方舰队中泳技最为出色的士兵,皆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其配备的武器包括水下专用冲锋枪、手枪和潜水刀。身着潜水衣的士兵每天需要对莫斯科河流经克宫的区域进行数次巡逻,仔细检查河底、岸边和与克宫相连的排水系统,非常辛苦。 莫斯科河流经整个莫斯科市,全长502公里,流经市区约80公里,河宽一般在200米左右,最宽处在1公里以上。早就听说在莫斯科河通航季节,乘游艇漫游莫斯科河是一种享受。于是,2003年“五一”我和几个同学一起乘坐上了豪华的游艇。因为我是从基辅来到莫斯科学习的,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我选择了从“基辅”一站出发,沿途经过列宁山、莫斯科大学、国家历史博物馆、文化公圆游乐场、克里姆林宫……最后在“红场”一站我们下了船。或许是适逢放假的原因,在莫斯科河中畅游时,整个游艇上的人非常多,各国的人都有,除了五花八门的语言外,最吸引人的是大家手中拿着的各种照相、摄像机,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摄影器材展览。 莫斯科的军人和警察 在莫斯科除了红场上值勤的军人外,一般在街上是看不到现役军人的。可能是由于阿富汗和车臣战争的原因,在莫斯科的地铁、公交车站和繁华的街道上,会偶遇一些伤残军人,他们身穿旧军装,胸前挂着各种勋章,一人或几人结伴(有的坐轮椅、有的拄双拐)用各种方式向行人乞讨。行人对这些人也非常尊重,一般情况下都是十分恭敬地拿出不低于10卢布以上的钞票递到他们手中(1美元=31卢布),没有施舍的样子。而他们收下钱后只是礼貌地说声谢谢,脸上仍是冷漠的表情。偶尔也会看到也许是这些伤残军人过去的同学或战友的健康人,低低地向他们问候后拥抱告别。有一次我也试着像当地人那样拿出几张崭新的十元卢布,递到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军人手中,当他看到站在面前的是一位中国女孩时,灰蒙蒙的眼中露出随即消失的一丝惊异。 莫斯科街上的警察相对比军人要多。但莫斯科的警察不象国内那样容易从服装上分清。因爸爸是交警,所以我注意了一下,在街上看不到站在路口指挥交通的警察,各种交通标志醒目有效,主要街道基本上所有路口都是立体交叉,行人都走地下通道。没有地下通道的路口都设有醒目行人通过的绿色指挥灯,绿灯亮时,行人可放心通过,绝没有闯红灯和酒后驾车的冒失鬼。 作为外国人,我接触最多的是巡逻警察。他们结伴巡逻,主要是维护治安、接受询问、检查护照等等。他们也有类似我国110的报警电话,号码是02。这些警察在巡逻时碰到可疑的外国人会礼貌地敬礼叫对方出示护照,检查交谈后便会立刻放行。但当他们认为有问题时,会毫不客气地把你塞上警车拉回警局接受调查。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就看到街道对面几个警察把一个外国人塞进警车飞驰而去,那情景有点象国内的警匪片。这种警察一般都很高大,也非常严肃,不过也不乏幽默之人。有一次我购物回来,碰到警察检查我的护照,检查完毕后,他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你好!再见!”当我给他指出这两个词一般不同时使用时,他幽默地说:“那么,你好,让我再检查一下你的护照,再见!” 听说也有少数警察会无故刁难外国人和向外国人索贿的,但我没有碰到过。不过在乌克兰时,我的一个同学着实耍了一把基辅的警察。那时我们班有一个河北的男同学叫文铂,有一次他上街只带了学生证而忘记了带护照,被警察查到后,文铂看出警察有意刁难他,于是便和警察套近乎,说“我请你们喝PEPSI(百事可乐)”。警察喜滋滋跟他来到超市,他给警察要了两瓶后,趁警察不注意未付钱便跑掉了。第二天文铂上街时,碰巧又撞上昨天那两位警察了,警察认出是他,竟还记得从学生证上看来的名字,老远就冲他大喊“文铂,PEPSI!PEPSI!”吓得我这位同学落荒而逃。 纳粹组织“光头党”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等原因,产生了信仰纳粹思想、崇拜暴力、极端排外的组织----“SKUHXEDA”,以13~16岁剃光头的青少年为主。我们称其为“光头党”。他们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在俄的外国人,尤其是黑人和高加索等地人民。每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前后会举行集会和采取极端手段殴打、伤害外国人。值得庆幸的是俄罗斯当局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普京在4月18日的一次讲话中专门提到必须对国内这些恐怖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今年4月20日前后,莫斯科就出动了一万多名武装警察,在一些重要活动场所巡逻值勤。 我们一般都是结伴上下学,也不去市内那些偏僻的地方,在四月份更是格外注意,在公共场所对发现的光头人物特别警惕,所以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不过也因此引起了一些笑话。有一次在地铁里,正好我们旁边有空位,这时从门口上来一位光头的人,直奔我们而来,吓得大家赶紧起身离去。后来仔细一看,那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了!当老人明白我们离去的原因时,不好意思地摸着头笑了。也许此类误会发生的多了,现在在莫斯科无论什么原因剃光头的人,只要不是光头党,一般出门都会戴上帽子。另外,今年4月底的一天,我们放学后,在主楼大厅里碰到莫大经济系的8个中国男生,正在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他们看到女生过来,便更加大声地说了起来。仔细一问,才知道刚才他们在大街上把4个14、15岁的光头党给“收拾”了。我们顿时肃然起敬,佩服的不得了。 不一样的文化生活 在国内,有些人是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孩子开心亦或为了去看哪个演员而进影院、听音乐会,但在莫斯科,音乐和艺术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莫斯科国家大剧院、克里姆林宫剧院、马戏团……每晚都有精彩的演出,几乎每场座无虚席。没有人会看厌了芭蕾舞,也没有人会对意大利的歌剧不屑一顾。莫斯科不缺少音乐,也不能缺少音乐!在很多的地下通道和地铁入口处,都可看到一些卖艺人,他们或拉琴高歌、或给行人画像……如果你走进他们,愿意多花一分钟去仔细倾听他们的歌声,你会感受到他们在乎的不是毡帽里的那几个戈比,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对音乐和艺术的挚爱。 |
转自:http://sexy-angel.blog.hexun.com/364579_d.html1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