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莫斯科游记五 |
[游记]莫斯科游记五 |
2007-07-16 sina.com.cn |
06年9月15日晚11点我们在圣彼得堡又坐上返回莫斯科的火车次日6点到达莫斯科,前次的留学生小导游小王又来火车站接我们,大家看到小王感觉很亲切。小王说他还是安排我们住在上次住过的那个“一只蚂蚁”宾馆,他接我们坐车直接去宾馆放东西并要洗去一夜在火车上的疲惫。 金环小镇 早上我们直接到距离莫斯科一百多公里以外的金环小镇,一路上可以看到莫斯科农民的别墅、大片的森林、河流再加秋天这多彩的秋色,更让人有几分神密的感觉。开车司机是个当地人、长的很马克思、大家戏称他为“马克思师傅”司机师傅人很好他说:我带你们尽可能走小路到金环小镇,这样你们就可以多感受一些我们莫斯科农民的生活、也可好好看看我们这莫斯科郊外的白天也一样美丽!他说你们光听歌上唱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多么美、实际上莫斯科郊外的白天更加美丽。就在举目远眺的一刹那间,我陡然发现,远远近近、麻雀山上下、莫斯科河两岸都是一片金黄,染得莫斯科的秋色在阴天里顿时显出一片悦目的景观。步下麻雀山,我的目光又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只见幽深的林荫里,满地落叶像铺设着厚厚的金色地毯、树梢枝头,那些残留着还没有落下来的一片片叶子在风声中颤抖着,闪着金光,煞是好看。此情此景,使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俄罗斯名画家列维坦的作品《金色的秋天》。 俄罗斯人非常会享受生活、我们去金环镇那天正好是周未、马路上飞奔着各种当次的汽车、一辆辆象是汽车展示会、有拉达也有宝马、、、、、、。中国人还给他们这种汽车现象编著了个顺口溜:悠悠草地白雪盖、拉达比奔驰跑的快。警察比土匪还要坏,干活的全是老太太。姑娘大腿露在外,跟你要烟不见外。这些川流不息的车原来全是赶往附近的小镇渡周未的,在优美的风景下享受闲情,欣赏俄罗斯郊外的美景。 莫斯科的东北面有多个市镇和乡村,并组成一个叫作"金环"的旅游点。在这个"金环"内,游客可以摆脱莫斯科的烦嚣,享受另一种生活节奏,以及弥漫其中的古老感觉。游客可以在一天内,从莫斯科来回一至两个小镇,此次介绍的三个小镇──各有不同美态,值得一游。 金环小镇环绕圣三一教堂而建,这间俄国最重要的修道院及宗教胜地,由一位名叫Radonezh 由于位于丰富的长麦区,因此曾是商业中心,但随愈来愈少外国商人来临,便开始改为发展农业。这里处处可见田野农庄,正好见证了她的转变。 金环小镇的建筑物最富宗教色彩,政府一直刻意将它保存,不受工业发展的影响。在S修道院内,你会看到精巧的木风车、教堂及小茅屋,这都是俄国的历史见证。春天来时,田野开满了姹紫嫣红,居民都爱在金环的湖河中游泳和垂钓,是个非常休闲渡假的好去处。 在此堡垒内收藏了一些十七世纪的漂亮壁画,而其「假设教堂」的钟塔,数百年来一直闻名世界。听说在此教堂能听钟塔内十三个钟的钟声,但我们不幸运没有听到钟声。当中最重的一个钟,更重达32吨,只会在教堂举行特别活动时才会响起。我们在周边农民的居住区四周尽可能的多走走看看、多感受一些当地人生活的气息。我们看到绿色的草地丛林中央修建着色彩各异,风格各异的俄式建筑,清清的河水边坐着锤钩的老人,就象一副美丽的油画。 在这之前我总觉得,有些著名画中散发的诗情的、饱和的金秋色彩,是画家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感情和艺术的想象力,用夸张的手法创作的;要不,为什么大片的白桦树林、小溪边河岸上的花草,都被处理成色彩轻快的金黄一片呢?就连宝石一般的溪水,也倒映着大自然明媚的金黄。亲眼目睹了金秋莫斯科的景致,我才明白了,列维坦清新的画笔、透明清澈的画面感,都来自于他对莫斯科金色秋天真切的感受。生活向他提供的,本是如此多彩的画卷。 我们一路上看到莫斯科大片的土地没有人来埂种,走一个小时也看不到一个人。大片的土地和森林联成大片的绿色,那才叫地大物博!听他们当地人讲莫斯科人是到了春耕的时节只管把种子播下去就再也不会管它们,到了秋天来收获、能收多少算多少。所以在大片的土地上看不到有人干活的,这就是俄罗斯的大国风格、这的农民活的有多潇洒! 克里姆林宫钟楼和红墙 经过瓦西里大教堂我们来到红场,虽然它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大,但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铺成的广场,仍显得气势雄浑。红场西面,矗立着高大的克里姆林宫钟楼和红墙,我们孩提时代的美术课,就曾多次画过它。记得当时画面,总喜欢在钟楼上画上和平鸽,那是我们那个时代对克里姆林宫的向往:和平与美丽。但是事实上,这红墙下的广场充满了历史的血腥。在红场南面一个用白色石头建起的平台上,玛莎向我们历数了红场发生过的一件件历史事件:17世纪不少旧派基督徒在红场上被活活烧死,有的仅因为胸前划十字没用三指而用两指;彼得大帝曾一天内把1700多名叛变的火枪手在这里绞死或砍死。她指着脚下的平台说,这就是当年沙皇宣读诏书和判决书的断头台。1917年苏维埃十月革命,赤卫军与沙皇禁卫军在争夺克里姆林宫的战斗中,血溅广场的更是数以千计。铁血红场,使人感慨。 克里姆林宫 沿着红墙往西,通过又一次安全检查,我们从北门进入克里姆林宫。占地26公顷的克里姆林宫,巍然矗立红场已有800多年。早在12世纪时,它就是整个莫斯科村,当时只是一座用木栅栏圈住的木筑堡垒,今天,则由一道6米半厚,14米高的红墙围着,从沙皇直到斯大林时代都一直门禁森严,1955年起才开始让市民参观。 克里姆林宫里有许多宫殿、教堂和办公大楼,陈放着数以亿计的历代沙皇积聚的财宝。尤其使人惊叹的是四座建筑极美的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天使教堂、圣母安息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它们分别建于15、16世纪,是俄罗斯与意大利的建筑师们,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俄国东正教精神揉合起来的精心杰作。1812年拿破仑入侵,这些教堂曾遭到破坏,圣母安息教堂甚至被当作马廊使用。历经沧桑,几度修复,如今仍金碧辉煌,只是已不再有礼拜者有圣歌者了。 元老议会宫 克里姆林宫里最重要的宫殿,是18世纪凯瑟琳女皇建设的土黄色元老议会宫。1917年十月革命,处死了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后,列宁在这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现在这里还保留着他当时的办公室。从列宁到斯大林,再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这里曾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一个强权中心;虽然苏联解体后它的光辉日渐暗淡,但作为今日俄罗斯的总统府,仍控制着它那庞大的国家机器,让世人不敢小觑。小王笑着说:“也许普京正在窗口望着我们呢。”不过游客根本不能走近这座宫殿,我们曾试图接近拍一张照片,立即就被远处的警卫鸣哨喝止了。 在莫斯科,我们还参加了纪念打败拿破仑的凯旋门、二战胜利纪念的胜利广场、列宁山与莫斯科大学、颇具历史与盛名的莫斯科地铁;游览了莫斯科河两岸的风光,和充满艺术品位的阿尔巴特步行街,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红场。 圣母安息教堂 我们参观了其中的圣母安息教堂,它曾是沙皇接受洗礼和行加冕礼的。教堂里画满了圣经故事的壁画,挂着用黄金作框架的神象,点缀着细工镶嵌的壁饰,抬头仰望,令人眩目。导游玛莎特别向我们介绍了其中最出名的两幅画:一幅是11世纪莫斯科“创建人”高格尔基的肖像画,他斩了一条蟒蛇后在这里建起了莫斯科,玛莎说:“莫斯科现在找不到这么好的男孩子了。”另一幅是12世纪圣母与圣子的油画。传说二战希特勒进攻苏联,不少人祈祷时见到油画上的圣母流下了眼泪。我问玛莎是否相信,她不置可否地笑笑。 瓦西里大教堂 从酒店向红场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的石头建筑瓦西里大教堂。只见一个个装饰着彩色条纹,象洋葱头一样的圆顶,在阳光下尤如未琢磨的宝石,五颜六色,十分漂亮。导游小王说,这是15世纪伊凡大帝为庆祝战胜鞑靼人兴建的,但他的残暴与他的审美观同样出名,为了确保他这一杰作永远举世无双,竟下令剜掉了教堂设计者的双目。美丽顿时变成了恐惧。 列宁墓 深红色大理石建成的列宁墓位于红场中央的红墙下,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通过戒备森严的检查,挎包,手袋,相机一律不准带,默默进入这座四四方方沉入地下的陵墓。身着黑色西服的列宁遗体如熟睡一般躺在水晶棺里,唇上的短髭与凳下的山羊胡子仍清晰可见。1924年列宁被暗杀去世后葬在这里已76年了。 国家历史博物馆 红场北面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前立着苏联二战时期的英雄朱可夫元帅骑马的雕像,旁边是无名烈士墓。绿草环抱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墓碑上镌刻着一行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陵墓前,燃着永不熄灭的火焰,以纪念二战牺牲的无数烈士。也许是导游有意安排,我们到时正逢换岗仪式,三位手托步枪的士兵迈着正步走向哨位,一个敬礼,一个转身,动作划一,简洁庄重!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英雄的民族,记住这美丽的俄罗斯。再见了可爱的莫斯科,结束了八天的旅游生活,紧张而劳累,但我们是快乐的。晚上我们就要飞回中国,再见了那富饶而美丽的国土!《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335bb30100077r16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