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俄罗斯游记——莫斯科的民营医疗 |
[游记]俄罗斯游记——莫斯科的民营医疗 |
2007-07-19 sina.com.cn |
莫斯科的民营医疗 8月31日星期四,这天我们参观了一家私人医疗中心和列宁山。 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只有一个小时的航程,昨天晚上我们下榻乌克兰大饭店。该饭店是斯大林时期莫斯科的十大建筑物之一,也是莫斯科七大歌德式之一。所谓的“七大歌德式”建筑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建的大型歌德式建筑物,包括,莫斯科大学、文人住宅大楼等。当时斯大林有一句话,为什么我们劳动人民不可以住上漂亮的楼房。因此那时候建了很多大型的民用建筑物,但现在依然非常结实和实用,可能就是单位面积小了点,但在那时能这样快速地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确实也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上午,我们首先到了一个私人医疗中心访问。这个医疗中心是他们安排的,也许他们认为我们处于医疗改革时期,专门为我们安排的。“医疗中心”是以门诊病人为主的综合性门诊部,有三家连锁,据老板说,她将在全国各地建立连锁。门诊部内的设备很普通,电脑网络仅在系统内有限的联网,还没有与保险贡献公司联。中心内的设备大概有300毫安的X光机、两张牙椅、一台眼科光学检查仪、耳鼻喉工作台等,设有儿科、妇内科、外科、五官科等十几个科室,医生有35名,护士等10几名,总人数不到50人。一个门诊部的日门诊量有500人。门诊的内环境装修还是非常明亮和有特色的,尤其他们的儿科检查床就是一个动画动物的造型。该中心的老板是一位女性,做过医生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下海了。当我问她的原始资本从那里来,她笑着说,通过关系寻求银行贷款。 在莫斯科,办一所门诊部也象我国一样很不容易,通过的关口和监督不少。大到申请牌照、选地址,小到消防、防疫和技术监督。因此,即使国家提倡私人投资医疗卫生,但是民间的仍然热情不高,像她这样把门诊部办到全国去确实要有很大决心、勇气和关系。 该类型和等级的连锁门诊部,在俄罗斯并不多见。它是定位在良好企业和高收入人群,象一个会员制的,会员每年交100美金的保险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根据参保人数,50美圆/人/年,预付给这个医疗中心,医疗中心按照合同的内容提供服务给会员。这个服务价格是经过政府核价,高于政府的医疗服务定价的。所以,她的这种医疗服务模式是政府社区医疗服务的一种补充,基础的医疗服务由政府来办,高端的医疗服务由民间来办,规划和定位非常明确。而反观我们,政府又无心发展社区医疗,虽然现在强调了,也投入了,但是完整的发展方向和保障并没有建立;同时也没有很好地引导民间资本根据不同的社区建立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而是任由和号召民间资本向底端市场跑,企图也把民间资本拉到无利可图的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中来。这种责任不明确甚至想摔“包袱”的思想一定不能把人民的医疗服务搞好。象俄罗斯这样“穷”的国家,虽然(莫斯科)物价全世界最高,但政府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依然拌种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而且我认为这种基本医疗并不简单和并不基本,几乎包括了全部。 也许大家会反问我:这也是你的责任呀?!是的,这是我的责任,但是我的责任有限,我只能鼓吹、鼓动和鼓励一种新政,而能否推动和实现一项新政关键在政府决策层,在整政府机构有机运作。就是一个民间医院或诊所的审批也不是我们可以为之,还有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左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坚强的法律体制! 一谈到医疗改革的问题就令人头痛,我们还是到其他景点去看看,舒心一下吧。 为纪念赶走拿破伦而建的凯旋门 午饭后,我们到了二战胜利广场瞻仰。该广场是为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建立的,非常雄伟,可以说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为英雄而建的广场这么大!可见人家的价值观。真的,我不是诋毁我们自己中国人,我们国家的战争不多,但是像样而有价值的纪念碑不多。如果我们的成吉思汗、康熙大帝等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没有一个引以为自豪的纪念碑,就是耻辱的事件也没有。你看,在法国就有一个纪念拿破伦征服欧洲(俄罗斯)的凯旋门,而俄罗斯就有一个把拿破伦赶出俄罗斯的凯旋门。美国有一条“法律”就是,总统去世后50年可以立肖像,就是对一位领导人的认可。是的,我们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谁也不会批出这样大的地来建一个英雄广场,因为这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为别人树碑立传的事不干,而且还有经过复杂的审批手续,为谁建?为什么建?却没有想到这种文化“沉淀”给子孙后和我们中华民族代带来无限的精神财富! 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 莫斯科具有859年的建城历史,由一个小乡村逐渐建立起来。现在这个城市建立在七个小山上,其中莫斯科大学盘踞的列宁山就是。从列宁山可以看到莫斯科的全景,莫斯科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深圳1900平方公里)。莫斯科大学也有25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1956年才搬到列宁山的。莫斯科大学的房间很多,如果一天住一间,一辈子也住不完,总共有5万多间房。 参观列宁山之后,我们离晚上看马戏团表演还有3个小时,我们随便到了莫斯科名人墓地看了看。这里的墓地和墓碑很特别,不是领导人就可以进来,只要“名”,经过一个一个委员会同意才能进来。这里也有中国人,如: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王明和夫人,他们不是合葬墓,而是斜对面安放。其他的名人,如:赫鲁晓夫,马戏团的鼻祖,航天员,著名芭蕾舞演员和一些文学家。由于我不认识俄文,一下子说不上谁是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0b3f6010006061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