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启强专栏莫斯科处处有鲜花——新俄罗斯游记(2) |
[游记]启强专栏莫斯科处处有鲜花——新俄罗斯游记(2) |
2007-07-24 soufun.com |
【启强专栏】莫斯科处处有鲜花——新俄罗斯游记(2) ●赵启强 ■穷惯了的莫斯科人 莫斯科人的物质生活几乎从来就没有富裕过--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内战所留下的饥饿和那句著名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是那么深刻地留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 到卫国战争时期,则是一切为了战争--奶油、面包换成了坦克、大炮;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便总是供给制、排长队的新闻报道; 到了苏联解体,问题更严重了--卢布贬值,经济崩溃,俄国人的生存已完全依赖于西方的经济援助了…… 莫斯科物质生活的贫乏已经给世人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以至连我们这个属于第三世界的中国人走到莫斯科,也趾高气扬起来-- 一次,妻子在一个商场的帽子柜台挑选女式尼帽。这是俄罗斯特产,呢料的质地极好,式样典雅,戴在头上大有贵夫人的派头。此时,几位中国妇女逛了过来,她们极为轻蔑看着这些呢帽和买帽子的妻,其中一位嗓门挺高地用东北口音说,"这破玩艺儿也有人买!" 事实上,莫斯科的物质生活无论如何也没有糟到连在它的商场买东西都要受到嘲笑的地步;至少到这两年,牛奶有了、面包有了、羽绒服有了、旅游鞋有了;甚至,西方的高档消费品也有了…… 当然,尽管今天的莫斯科商品充足,但毕竟进口货多于国产货;而且以莫斯科人收入论,除基本生活资料之外,那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奢侈品,是大多数莫斯科人难以问津的…… 所以在今天,即使与许多第三世界的国民相比,莫斯科人的物质生活也没有多少值得玄耀之处。 莫斯科人的富有只在精神上的典雅。 ■莫斯科到处是鲜花 鲜花在莫斯科人生活中的地位简直可以与面包、牛奶相比--几乎每个地铁站都有许多个卖鲜花的摊点,即使外面冰天雪地,站内也被鲜花点缀得春意盎然。花的品种很多,每枝价格大约合20美分到一个美金,以俄国人的收入论,不算便宜,但生意极好。 莫斯科的鲜花消费很高,以至莫斯科的黑社会把控制鲜花市场作为重要的财源--他们按摊位收费,制定统一的高价,宁愿让鲜花枯萎,也不准削价出售…… 将黑社会与美好的鲜花市场联系在一起,的确有辱文明,但与以控制毒品市场为特征的西方黑社会相比,这正好证明莫斯科的社会需要与一般西方城市的社会需要有着天壤之别。 常常在街上、在剧院、在地铁车厢里看见手持鲜花的人--各种年龄层的人都有,他们穿着整洁、体面……尽管这小小的一束鲜花并不是送给你的,但你也能感受到一点温馨和亲切,那感觉与遇到提警棒的警察、持高档手机的商人和提着香烟酒瓶的送礼人是那样的不同-- 情人们约会,递上一只红玫瑰,轻轻地拥抱,于是一个美好的傍晚或一个美好的良宵便有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开端; 到亲友家做客,带上三只鲜花。走进门献上花,轻轻地贴贴脸颊,于是客人把春天带了进来……比起烟酒之类的礼品,鲜花中包含着多少情趣和美妙呵! 我的房东维尼太太过生日,请了许多亲朋好友。客人们进门,只是简单的一束鲜花,一句"祝您生日快乐",就完成了祝贺。 生日宴会热闹、丰富,却十分节约--饮料和生日蛋糕是维尼太太自制的,一大盆著名的俄国红菜色拉也十分便宜。倒是我们夫妇不好意思仅以鲜花和语言表示祝贺,总感觉有点儿空头人情的味道,于是去买了一瓶意大利葡萄酒…… 宴席廉价,却兴致勃勃--客人们尽兴地喝、尽量地吃,还小心翼翼地品尝妻子临时加上来的一道有辣味的中国菜--青椒炒牛肝。 餐后,不是朴克,当然更没有麻将,而是维尼太太给我们放映她在以色列拍摄的幻灯片。维尼太太是犹太人,刚刚从以色列旅游回来。为了让庆贺自己生日的亲友能看到这些幻灯片,她忙了好几天--远远比她准备生日宴席花费的时间多。 幻灯片很多,拍得也很美;而在一位65岁的老太太家里观看她自己拍摄、制作的幻灯片则更加给人以美感……这时,你决不会因她的生日宴会花费的卢布太少而感到主人过于寒酸;相反,你感觉到了她的充实和富有。 维尼太太是一位退休的建筑艺术史学者,每个月只有大约40美金的退休金,她属于当今莫斯科最贫穷的阶层了…… 然而,她贫困却决不贫乏。 在莫斯科,情人、亲友间送花,大多是一枝或三枝,是单数。这是莫斯科人的风俗,决不能搞错的风俗!只有在亲友们遇到丧葬之类的伤心事时,你才可以带着双数的花朵去探视、慰问…… ■在剧院里献花 送花最多的是在剧院,是观众献给演员的鲜花。 演出结束了,许多观众将大捧的花束或由孩子、或交给剧院工作人员、或亲自送到舞台上,一般是送给扮演主角的演员…… 这是在莫斯科剧院里最为动人的场面。这不仅体现了莫斯科人对文化艺术的崇拜、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尊重,也充分表现出莫斯科人上剧院不是去消闲、去摆阔,而是去学一门极为重要的功课--人的功课。 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看过几场芭蕾。这是莫斯科最大、最豪华、也是票价最贵的剧院,最好的票要十多个美金,是一般话剧院的十倍。 克里姆林宫剧院的大厅和舞台都十分巨大,一进入大厅拾级而上,天幕似云彩般明亮且充满梦幻般色彩,你在巨大的台阶上往上走,往上走,那感觉像是正一步步地走向天庭。克里姆林宫剧院的舞台美术和灯光设计也非常吸引人。 一次看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有一点童话色彩,帷幕一拉开就把人带进了典雅、虚幻的童话世界。观众中的孩子们很多,所以这一次,剧场里不像往常那么安静,但那掌声、笑声,全和剧情有关,小观众已经完全投入到剧情之中了…… 幕间休息时,观众就开始向演员献花了。今天走上台的几乎全是小观众,捧着鲜花,连蹦带跳走上舞台,把鲜花递给主角,然后笨拙地鞠躬、踉踉跄跄地走下台来,仿佛是他们的初次登台,陶醉了;最小的一位献花者不过三、四岁吧,好艰难地爬上舞台,却不知道该将花献给谁,一副茫茫然的天真!最后是被其他演员引到女主角面前的……于是下面的掌声更响了,演员在鞠躬中流露出来的激动更强烈了…… 这样的场面持续了十分钟之久。 当然,最动人的还是孩子们在这儿所受到的文化洗礼、是他们初次被艺术女神的抚摸和拥抱后,所激发出来的对美、对善的激动…… 回到目录 |
转自:http://bbs.soufun.com/1010001247~-1~4495/28231631_28231631.htm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