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绿色卢森堡

[游记]绿色卢森堡

2008-06-27    sina.com.cn

前面的话

本不打算写游记的,因为实在没有网上“驴友”游的那么丰富,写出来不免觉得有些汗颜。但近来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一天不如一天了,不知道是不是提前步入了早衰?强迫自己还是写点什么,哪怕仅是只言片语,以便以后翻看时还会猛地一拍大腿喊道:啊?!我竟也曾来过这里!

那么,就先从近事记忆挖掘起,然后,再一点点从长记忆。因为记得有人告诉我:一堆苹果,要先挑最新鲜的吃;否则,你吃到的,或许将永远是烂苹果。

******************************************************

实话讲,卢森堡不是我梦想的城市,我梦想的城市是巴黎。

去之前对卢森堡几乎一无所知,只是因为人们在谈及比利时时,往往愿意把“荷比卢”放在一起说。因为三国的占地面积实在小得可怜,甚至连绘制国家地图的人都舍不得将它们三者强行分开。于是,“荷比卢”,便这样有了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

去卢森堡坐的是Benelux。Weekend
ticket充分体现了荷比卢“大共荣圈”的优越性。

因为坐的早第一班车,车上的人不多。可、可、可就算这样,还是在我座位的不远处坐着一对中国人,确切的说是东北人。因为在沈阳接受了近十年东北话的熏陶,对各地的东北话还算能听得出一二。猜想两人可能来自鞍山。他们背对着我坐,像是学生情侣或夫妇。听着他们打情骂俏、家长里短的,觉得挺有意思。但只是在一旁听着,不想去上前打招呼、凑热闹、假意寒暄,因为正如大家所说的,到哪儿都是中国人,没什么稀罕。

忽然想起上次在原子球碰到的中国GG问我交往圈子里有没有中国人,我回答没有时,他说的一句话:“你太幸运了!唉!到哪儿都是中国人……”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我也是被他们“不幸”撞上的中国人中的一个。我也不知道遍地的中国人究竟有什么不好,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了点小小体会。

9点三刻,火车缓缓靠站。下了火车,我跟着人流走。那两个东北小老乡儿走在我前面,男的好像发现了长了一副亚洲脸孔的我,还故意回头多看我几眼。我心里嘀咕:不就是没跟你们say
“ni
hao”吗,不用这么“虎视眈眈”嘛。呵呵。

这时小女生指着前方的大道对男的说:“凭我的直觉,应该走这条路!相信我,没错的。”

我虽不知道应该follow哪条路,但还是选择不去做“跟屁虫”。于是在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后,我径直走进Info索要了相关的旅游信息。

其实最初听到“卢森堡”三个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是音译,而是凭借字面的“森”和“堡”,猜想这应当是个绿树和堡垒交集的城市。有意思的是,当我从卢森堡归来时,带着的,还是同样的感觉。

卢森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肃穆、规整、安宁的城市。没有浪漫优雅、没有华丽铺陈、没有热闹喧嚣。路上的行人不多,游人多于本地人,老人多于年轻人。于是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这是我一直以来用作逼迫自己思考的习惯。——想必,本地人多半呆在家里,年轻人多半坐在汽车里。

于是我留心马路。果然,行驶中的车辆不少。路上的巴士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就像这座城市一样。

顺着解放路走,一路看着卢森堡的建筑。这里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房顶一概被涂成清一色的煤黑,显得古朴,庄严,却冷不可近,好像在对路人说:请留心你脚下的城市。

前行不远是阿道夫桥,这可能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的跨谷大桥。因为自己站在桥上,领略不到桥的宏伟。既然心中没抱什么期望,自然也就少了惊讶与失望。桥下,郁郁葱葱的山谷茂密得让我在眺望的一刹那忘记了呼吸。在茂密的绿中,星星点点的几栋“袖珍”小楼,给这绿,增添了几份别样的雅致。

行至XX广场时,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所站的地方是不是所谓的XX广场。都是从“大连星海广场”(可以说一望无际)走出来的人了,到了这里心生疑惑是免不了的。后来看到某“驴友”在网上的评论才明白。大概意思是说,欧罗巴这旮旯,只要在十字路口立上个雕塑、放上个喷泉,都可以称作是“广场”。我也这才醒悟过来,为什么布鲁塞尔市中心的那个广场叫Grand
Place(法语:大广场)了。

到了商业街,人开始多了起来。shopping自然不是囊中羞涩的我此行的目的,就连window
shopping都给省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看到一个中国旅行团。导游告诉大家,这里是商业街,给多长时间供大家shopping。于是中国旅行者们振臂高呼一声,便各自携挎真皮钱包,分头扎进了众名品专卖店,开始了“血拼”。

前行至一幽静小巷,碰到了一外国旅行团,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下了观光车,在一个门前排成近乎笔直的一字形长队。看到他们一个个背着双肩包的样子,让我不免联想起小学生上学。我好奇地跟上前,以为他们准备参观什么神秘或神圣的东西。走近一瞧,原来只是在一家小餐馆门前排队等候用餐。

走出小巷,眼前豁然一片开朗。

先是看到三个头戴小红帽、身着黄T恤的大男孩在路旁热心的比比划划。凑过去一看,他们的T恤上有趣地印着:Ask
Me!而此时,正有几名游客在向这个“流动Info”咨询,得到的,是无不耐心的解答。

在我看到这周到服务的一刹那,一股暖流从心中涌起,同时也感慨卢森堡人为了他们的旅游业真的花费了不少心思。

原来,这一带就是传说中的卢森堡古堡。

站在古堡的城墙上,眺望下面的山谷,眼前的景致蔚为壮观,壮观的,让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才能够把它形容得贴切。如果,眼前的景致出现在北京,恐怕我就不会如此的惊叹。毕竟,北京是大城市,大的众所周知,大的屈指可数,大的就快和比利时整个国家的疆土相提并论;无论多么美轮美奂的景致、气势磅礴的景致、惊心动魄的景致,只要是出现在北京,都属意料之内。反倒是,卢森堡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之中的袖珍小城,却有着这么一派气魄雄浑的景象,不能不让人感到叹服。

我如痴如醉的欣赏着,忘记了移动自己的脚步。

从古堡走下来的时候,有点迷失了方向。停下来,找了一片绿荫地,坐在石椅上一边享用事先备好的午餐,一边思忖着怎样找到我的下一站——Cathedrale
Notre
Dame(圣母院)。正想着,一阵美妙的钟声从耳畔敲响,抬头,一座高耸入云的尖塔跳入眼帘。原来,圣母院就在自己面前。

傻笑了一下,对自己说:只缘身在此山中。

草草参观了圣母院,感觉这个圣母院还是蛮大的,不知道比起巴黎的圣母院如何。这个悬念还是要留给不久的以后。

想说的是,每次我走进教堂,都会有一种六神无主的感觉,不知自己是来干什么。顶礼膜拜、默念祷告自然不是我的行事作风,生怕糟践了“虔诚”二字。教堂的内部总是那么阴冷,那么静谧,让我压抑、透不过气。看到墙上一幅幅耶稣受难的壁画,对宗教故事一无所知的我,心惊胆寒却无以共鸣。

我时常在问自己参观教堂的意义。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当然,凡事加上“主义”二字,就把事情给极端化了,还是说一个现实的人比较好),那些虚构的、缥缈的、夙愿的东西着实理解不了、接受不来。如果说,宗教与政治、历史沾点边儿的话,我倒是有兴趣借此机会学习一下政治和历史。可是,身处教堂这种环境,它折射给我的信息量太少,太少……

所以,能借参观教堂来了解一下其建筑的艺术风格,我便满足于此了。

念念不忘的古堡,向磁石一样把我的脚步往回吸。

回到古堡,来到一个瞭望台。看到一个像被放大了的硬币一样的浮雕头像,上写:ROBERT
SCHUMAN。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了。在布鲁塞尔的SCHUMAN地铁站附近,有一个五十年宫。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在那里。五十年公园的门前便座落着同一个人ROBERT
SCHUMAN的半身像。当时猜想他可能是个颇有成就的比利时人,想必该地铁站也以其姓来命名。

可同一个人,竟也出现在卢森堡,这不能不使我心生疑问。怎奈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只好回家再补课去。

步入古堡深处的贝克炮台,我小心翼翼地扶栏行进。尽管前后有许多参观者陪伴,还是不免胆寒。洞穴内凉风习习,一环套一环,走不好就要迷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07912901000eie.html1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