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忆事(八)-瓦古 |
[游记]云南忆事(八)-瓦古 |
2007-08-06 xieyouji.com |
瓦古村-你的美丽我无法带走 站在离地百米的高空俯看上海的夜色,上海的夜是羽衣霓裳的。那片片灯海,如同华服上亮晶晶的珠片。 在这样的华丽之下,我是无法分辨每一户灯光的。 如此说来,即使把瓦古村和大叔家的那一盏不分昼夜常明的灯搬过来,我也无法察觉它的存在,它太昏暗,太微不足道。 瓦古,又想到瓦古了。 毫不夸张地说,瓦古是整个云南行程中极为特殊的一笔,虽是意外偶得,精彩程度却超过了后面的属都湖和碧塔海,不仅因为她的美丽,还因为她的一波三折和凄风苦雨。 我不知道,要多大比例的地图,才能找到瓦古的身影。如果不是因为要给村里和大叔的孙子孙女寄照片,恐怕这辈子她的位置都只是个极为含糊的概念了――离中甸大约一小时车程的地方。 如果你刻意寻找,你会发现,旅游攻略上没有提及,甚至中甸常年跑车的司机中也鲜有人知。 初见瓦古是在丽江到中甸的长途车上,她的出现打破了单调乏味的旅程,让昏昏欲睡的我们为之一振。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地倒退,瓦古渐渐远去。 惊鸿一瞥总是撩人。 三个小时后,同一辆大巴,方向相反,我们终于走进瓦古的怀抱。 也许你还记得丽江的彩虹,我只能说,那是天上善舞仙子七彩的袖,在阳光跳跃的音符下,划出的美丽的弧。它美的不食人间烟火,可望而不可及,天上人间。 而眼前这块平缓的山坡,被各种农作物分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虽是出自普通百姓之手,却美的真真切切。远远望去,犹如一块七彩的巨毯柔柔地铺了,而瓦古村,静静地卧在上面,安静的象一只午后的猫。 瓦古是真实的,她是彩虹坠落人间的地方,更是百姓餐桌上的五谷,饱含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 跨过公路护栏,沿着曲折的小径,一步一步走进画里的村庄。 此刻的瓦古是安详的,偶尔会遇到田里耕作的村民,远远的笑着打招呼,竟一点也不觉得陌生。 只是,端起的相机被无奈地放下,光线不好,云层很厚。阳光起初还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后来干脆被捂的严严实实。 没了阳光,再美的景色也少了灵气。 万分不甘,无比惋惜,我们决定放弃今天的拍摄计划,改天再来。 看看时间尚早,就收起相机,在村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一面踩点,一面看看能不能碰到人聊聊天,好让我们对这个陌生的村庄有更深的了解。 和大叔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确切地说,是他可爱的小孙女把我们引进院子的。 孤独的和大叔拖着一条残腿坐在长条木板上,斜靠着墙壁,一边烤火,一边看孙子、孙女屋里屋外地玩着。 看来,我们的闯入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在火堆旁,倒了热茶递过来。 大叔很健谈,从他口中,我们得知,这竟然是个彝族村庄!只是,村里的年青人大多出去打工赚钱了,只留下老的,小的,种几亩薄田,得个温饱。如果我们春节来,村里不但热闹了许多,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可看。 不知是因为烤火的缘故,还是说的兴起,大叔脸上露出一丝暗红的光。幽暗的屋子也因为我俩的加入有了更多的生气,小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慢慢变得随意起来,那天真淳朴的样子,让我们忍不住再次掏出相机。 四下打量屋内的陈设,却有些心酸:简陋的土坯房,不足的光线,坑洼的泥地,被灶火熏的发黑的墙壁,破旧的条凳。 虽说一年只有30块钱的电费,可是,单凭两盏灯泡的耗电量,能用到30块钱实属不易了。 头顶的灯泡发出昏黄的光,燃烧的木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火旁烤的粑粑有些焦黄了,掰一块放在嘴里,竟然觉得十分美味。我知道,我的味觉里掺了猎奇,掺了感慨,甚至掺了可怜,一切都出自我的一厢情愿。 木炭一点点变红,变暗,化为灰烬,时间也随之成了灰烬…… 告别和大叔,再次爬上公路。 回望瓦古,炊烟点点。 瓦古,等着我们吧,我们还会再来!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