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希腊——意大利和马尔代夫的结合体(上) |
[游记]希腊——意大利和马尔代夫的结合体(上) |
2007-07-16 tuniu.com |
希腊——意大利和马尔代夫的结合体(上) 比起布拉格,对于希腊的了解要多很多。比如,希腊是一个可以与中国齐名的文明古国;比如那里的建筑和历史遗迹数不胜数;比如那里的爱琴海成为了无数人,特别是年轻情侣心中神往的地方;比如那里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每四年,都要在那边采集火种,然后传遍全世界;比如那里是西方文化的源泉…… 所以怀着一丝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希腊。 上篇——雅典,让我想起意大利 “雅典是希腊的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位于希腊半岛东南的阿蒂卡平原。西北和南面临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东北西三面山地环抱,山麓地带接近城市边缘。山海掩映,阳光璀璨,素以欧洲文明的摇篮、丰富的历史遗迹而著称,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也闻名于世。每年有600-700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或度假。雅典建城至今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8世纪,爱奥尼亚人建成的雅典是古希腊城邦的盟主。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对艺术、哲学、法律、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前5世纪为雅典的极胜时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等都在这里诞生或居住过,这些光辉的名字照耀着人类文化的黎明。 以上的这一段是网络上对于雅典的介绍,自己亲身体验了之后,果然不假。 雅典最多的就是古迹和博物馆。作为现在持有欧盟学生证的我们,进入这些场所不是免费,就是及其便宜的。在雅典,我们似乎没有为门票付过一分钱。 说道雅典的古建筑,不得不说的,就是卫城了。卫城在卫城山上,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卫城海拔156米,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卫城的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也因为这些博物馆而闻名世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卫城入口等等。还有卫城博物馆,这里收藏着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以及其它的文物。卫城设有蓝白相间的希腊国旗,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雅典城。 我们去卫城的那天晴空万里,天很蓝,很适合拍照,当然也很热。沿着我们住的地方往卫城进发,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古迹,比如风之塔等,它们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罗马遗迹。也许正因为这样,让我时不时想起罗马那个规模更大,更加有气势的古罗马遗迹。 进入卫城要爬很高的山,最先经过的坐落于山腰的雅典娜胜利女神殿。个人觉得相对于山顶的神殿,这个算是保留比较完整的,我们在那里拍照休息的时候,往往可以看见不同国家的旅游团前来参观,说着各种各样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然后是人们发出的一阵阵感叹的声音。也许在感叹历史并没有消磨古老的痕迹,也许在感叹先人高超的技艺。 绕过神殿,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山,回眸的时候,可以看见雅典的全貌,远处的山,成片的低矮的房屋,山下的遗迹等等。有时吹来一阵凉风,真的是神情气爽啊~~~对了,路上遇到一个日本的旅游团(说实话,希腊的日本人和韩国人很多,店员常用这两种语言和我们打招呼,弄得我们很不爽),里面的“老人”随手采摘路边的花花草草,被我们鄙视一番,哼,这素质!!! 秀了我们的学生证,大家就跟着人潮涌进了卫城。卫城入口正在修缮,可以清晰看到脚手架的身影,但是这不能阻挡它的魅力。这个建筑的建材全部都是大理石,所以很光滑,走在上面要小心才好。我倒是觉得,并不是大理石使之如此光滑,而是走的人多了,渐渐的消磨了上面的棱角,平滑无比。穿过了入口,里面一片空旷。左手边是著名的依瑞克提翁神殿(The Erechtheion),右手边就是更为闻名的巴特农神庙了。有一点,我始终都没有想通,为什么我们到哪里,哪里就在修呢?巴特农神庙就在修,而且不仅有脚手架,还有重型吊车,唉,我不由一声轻叹,真的是很煞风景呢。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巴特农神庙”。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伯里克利当政时代重建卫城山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它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的门厅通向内殿,殿内原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但是,这一杰作在公元5世纪失踪。中楣饰带是由92块白色大理石装饰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腊神话的浮雕。东西庙顶的山墙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 转眼看看山下的所剩无几的宙斯神庙和破烂不堪的酒神狄哦尼索斯剧场,不由发出了和在意大利时一样的感叹,如果这些美丽的建筑现在还是完整存在的话,会是多么的壮丽和美好。我们不必再这些已经破损的建筑前想象曾经的面貌,不必花如此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做修缮,而是可以近距离接触和触碰历史的痕迹,这一点,也许中国的一些地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吧。如果可以好好保护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观察神庙的样子,参观内部的装饰,而不需要进入卫城博物馆去看那里掉落的不完整的瓦砾和雕塑;如果可以好好保护的话,现在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复制品的少女像柱门廊,而是真正的,现在在大英博物馆内珍藏的真品了。 但是,这种强烈的感觉,在德尔斐的时候,就消失不见了。试想一下,在苍茫的大山中,树立着一大片古迹,这该有多么的震撼啊! “古德尔斐遗址位于约8公里外的悬崖峭壁下。自从19世纪末被开发以来,这里一直是希腊最能吸引游人的地方。 1892年法国考古学家开始在遗址上进行发掘,发现院墙内的圣地面积达1.67万平方米,三面为德尔斐城所围绕,东南是入口处。圣地庭院内,有许多由各城邦与私人树立的颂扬神谕圣迹的纪念碑,并有约20多所有各城邦建立的藏珍库。阿波罗神庙居圣地中心,略呈方形,四周是墙。神庙区东南部的大门,有"之"字形大路通往阿波罗神庙和露天剧场。这条被称为"圣路"的路,两旁有希腊各邦为供神而建的"礼物库"、祭坛、柱廊、纪念碑等。阿波罗神庙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中间屡遭摧毁,公元前370--前330年是最后一次重建。庙长60米,宽25米,东西两端各有6柱,南北则分别有15根柱子,全是由石料精制而成。在神庙和各个礼物库中,有许多质地不同的雕像,其中以战车御者的铜像最为精美,是早期的古典雕刻杰作。现在石柱参差,墙垣犹存,尚能勾划出盛时的宏伟轮廓。残余的神庙建筑与纪念碑遗迹,都是当年希腊各地的艺术家的杰作,是研究古希腊艺术的巨大宝库。除了神庙与有关建筑物及纪念碑林外,还有一处剧院,一处运动场。在古城遗址上,原建有卡斯特里新村,后来为了便于考古发掘,新村在附近另外觅地重建,并恢复德尔斐的旧称。” 所以在德尔斐的时候,我突然想,还是这样吧,只有这样的一种历史的残破和厚重感才能使隐于山间的古迹给人更加深的苍凉感。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3 次, 发表于 14点24分, 推荐给好友 Nokia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3161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