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欧之行 浪漫纯美的希腊(2) |
[游记]南欧之行 浪漫纯美的希腊(2) |
2008-04-15 sina.com.cn |
来到希腊,就要游览雅典卫城,因为,卫城是古代希腊文化的标志,也是现代希腊人的骄傲。走上去,经过卫城山门,依此参观了:帕特农神庙、埃雷赫修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等古建筑群。两千多年来,风雨冲刷、腐蚀,再加上无情的炮火与掠夺,雅典卫城的艺术建筑,已成一片废墟。但后人始终没有放弃对卫城的挖掘和修复,从精雕细刻的废墟里,也能感觉到它曾经的辉煌。 卫城建筑群的中心,是帕赛农神庙,它耸立在旧雅典娜神庙南面。卫城的西北侧,还有亚革拉广场、大会堂、竞技场和迪奥尼苏斯剧场。特别是迪奥尼苏斯剧场,据介绍,它的奇妙主要在于音响效果,即使坐在巨大半圆形剧场的边缘,仍然和前排的观众一样,清晰听到演员轻微的叹息声。如此,真佩服建筑师的高明。 因为一直处于修整,建筑群的周边,都搭有脚手架,地下还堆积许多建筑材料。据说,为了恢复古建筑原貌,每一处地方,所需的材质,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打磨后,才镶嵌进去的。只是,每块贴补的颜色与古迹有所区别,看起来,疤疤拉拉,有点像补丁。但从另一方面看,此项尊重历史的举措,意义却更为深远。 开心的是,推开酒店门窗,正对面,就可以眺望整个卫城。不管迎来晨曦,还是暮送夕阳,卫城的魅力,都让人叹为观止。尤其夜深人静,伴着室内环绕的古典音乐,透过落地的玻璃窗外,灯火朦胧的卫城,更显几分韵致。说起来,南欧几个城市不算冷,相比之下,气温还高于上海,可雨水偏多,且风力较大。每天被吹的蓬头垢面,偶尔放晴,火辣的骄阳,又让人难以适应。 从卫城上下来,十二点差五分,正赶上宪法广场的换岗仪式。广场不大,一群灰白的鸽子,飞舞上空,吸引着过往的行人。好在人不多,可以近距离观看、拍照。说真的,观赏过不少国家的换岗仪式,内心感觉,还是中国军人最威武,最有气魄。欧洲国家的军人仪式,很夸张,看起来有点搞笑,感觉也不够庄严。 话说回来,不同的国情,形成不同的文化。再小,也是一国之都,还是有值得看的地方。任何事物,如果千篇一律,反而没意思了,我想,此行的目的,就为这些不同的感受吧!午饭后,又匆忙参观了希腊的一些文化场所,图书馆、博物馆、还有希腊大学。这些建筑,彼此相距不远,按顺序一路走来,倒也便捷。 之后,又来到热闹的商业街上。因为希腊人崇尚和平,就取橄榄花为国花。所以,橄榄也是这个城市的象征,整个城市,似乎也被橄榄树环绕着。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希腊人,除了喜爱食用橄榄油,还常年使用橄榄制成的各类化妆品,效果非常好。 食品店里的坚果品种繁多,也很诱人,一个个可以用一颗颗来形容。各种加工的橄榄制品,足有十多种,虽然不能一一品尝,但从外观上裹有的奶油、巧克力判断,口味也不外乎,酸甜苦辣。还有一种著名的茴香酒,好似雅典的二锅头,有股刺鼻的八椒味,说实话,加了冰也不好喝,但不管怎样,总算品尝了。 第三天,用完早餐,又赶时间参观了奥林匹克中心。只是现在这个地方,已非常冷清。尽管设施很集中,也很有规模,却没被很好利用,有点可惜。不像上海的一些运动场馆,经常举办活动,显得很红火。据说,为了筹办奥运会,他们竟亏损几十亿。现在,这片建筑群,每天依然需要注资维护,前景却很渺茫。到此一游,几位体育爱好者,本想买些纪念品带回,最后也没能如愿。在一片叹息中,大家挥别希腊,奔赴下一站,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74f8301008ooy.html3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