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整理德国之行文字之三:杜塞尔多夫掠影 |
[游记]整理德国之行文字之三:杜塞尔多夫掠影 |
2008-03-21 sina.com.cn |
之所以叫杜塞尔多夫掠影,是因为真的没有好好的亲近它,抵达杜塞尔多夫的时间是下午的2点,因为和朋友们第二天要在这里倒车去荷兰“疯狂购物”,所以提前一天到杜塞,杜塞尔多夫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因此是波恩附近最大的城市,只可惜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在它的老城里走走看看。 和科隆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杜塞尔多夫几乎被同盟国军的日夜轰炸夷为平地,但在战后积极地被重建。杜塞尔多夫在1946年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是著名的博览会城市,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大型国际性展览会,其传统博览会场地有11个展厅,展览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杜塞尔多夫还有德国时装之都的美称,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时装城市。听朋友说杜塞尔多夫每周几乎都有一场质量不错的音乐会,价钱适宜所以很多的来自其它城市的音乐爱好者都会在周末汇聚到这里,音乐会结束,大家又会涌向老城里的各个特色餐厅和酒吧,因此杜塞尔多夫的每个周末9点以后才真正开始夜生活,一直要持续到凌晨甚至到第二天天明。杜塞尔多夫的老城,方圆1公里,位于莱茵河边,而杜塞尔多夫又以老城里“世界最长的吧台”而著名:酒吧和酒馆一家家比肩相连,居然就长达一公里。木制的墙板、幽暗的照明和德国民间音乐伴奏,人们在古色古香的酒馆里喝着从酒桶里直接打出来的老啤酒,这是一种杜塞尔多夫的独特酿制,它呈暗色,带有些甜味。老城里的街道是比较狭窄的,街道两旁的店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充分昭示着这个城市的商业发达。 除去商业,这个城市还有着浓浓的艺术气息,是德国的文化艺术名城,有着以诗人海涅名字命名的海因里希·海涅大学,有着以罗伯特·舒曼和他的妻子名字命名的两所音乐学院,罗伯特·舒曼音乐学院和克拉拉·舒曼音乐学院,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因为有了另一位音乐巨匠勃拉姆斯的介入,而显得更加离奇和浪漫,就让我在这里多费点时间回味一下这一段传世的爱情故事吧,当年11岁的克拉拉还是个小姑娘,20岁的舒曼见到了她,并爱上了她。7年之后,他们私定终身。由于父亲的反对,克拉拉和舒曼经历了11个月漫长的诉讼,才在克拉拉21岁生日那天结婚。新婚这一年,舒曼的音乐创作达到高峰,他一生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是在这一年完成的。在《桃金娘》的歌曲集里,舒曼特别在《献歌》这首曲子里选了诗人吕克特的诗献给克拉拉:"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心;你是大地,我在那儿生活;你是天空,我在那儿飞翔......"在婚后第二年创作的《春天交响曲》里,舒曼表达了对婚后新生活的憧憬,克拉拉在听后说:"我完全被欢乐所占据。"但是,在完成一生最动人乐章的这一年,舒曼的精神病也发作了。美好生活的开始也是结束。1853年9月,在克拉拉34岁的时候,20岁的勃拉姆斯来到了舒曼的家里。舒曼接待了这个年轻人,请他在钢琴上弹奏一曲。舒曼听了开头就觉得不凡,让他稍停,兴奋地叫克拉拉一起来听。克拉拉走进屋来,勃拉姆斯就在这支曲子中望见了克拉拉,克拉拉漂亮的眼睛让他一见钟情,终身难忘。这一眼,导致了他和克拉拉43年的未了情缘,导致了他的终身不婚。1856年,年仅47岁的舒曼不幸去世。在此前两年舒曼住院期间,勃拉姆斯一直守护在克拉拉身边,但是,除了谈及音乐、舒曼的病情之外,面对感情,他们守口如瓶。为舒曼守灵送葬之后,勃拉姆斯没有和任何人打一声招呼就不辞而别了。从此,他和克拉拉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面。1896年,77岁的克拉拉在临去世的前13天,在奄奄一息的情形下,她记得勃拉姆斯的生日,用颤巍巍的手写下几行祝福的话语寄给他。在接到克拉拉去世的电报时,63岁的勃拉姆斯正在距离法兰克福200公里的瑞士休养抱病之躯。他匆忙赶往法兰克福,忙中出错,竟然上了方向相反的火车。辗转奔波了两天两夜,他才赶到克拉拉的墓地。他颤颤巍巍拿出了《四首最严肃的歌》的手稿,呈现在沉默的墓碑前。这四首曲子的名字分别是《因为它走向人间》、《我转身看见》、《死亡是多么冷酷》和《我用人的语言和天使的语言》。这是他专门为克拉拉的生日而做的音乐,但克拉拉再也听不见了。克拉拉去世之后,勃拉姆斯已经意识到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了。他焚烧了自己不少手稿和信件。11个月后,他也离开了这个失去了克拉拉的世界。舒曼和勃拉姆斯这两个音乐史上的巨人,对于他们深情爱了一辈子的女人克拉拉都留下了自己的话语。舒曼说他和克拉拉共度了16年"诗与花的生活";勃拉姆斯则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步行在杜塞尔多夫的老城的青石小道上,我深深地呼吸,怀想着舒曼、克拉拉和勃拉姆斯用尽一生演绎的“爱情协奏曲”,怀想着他们在黑键和白键间娓娓道来爱情的坚贞和热情。我努力的想要邂逅诗人海涅的故居,但是失望而归,还记得大学时第一次从图书馆借的大部头的书就是《海涅诗选》!期待时的焦灼不耐,欢会时的销魂陶醉,失意时的孤寂凄清,受辱时的心灵震颤在海涅的文字里真实而有力的表现,可惜我却此行错过了他生前居住的地方,只能在脑海里用诗句去祭奠这位大诗人了。在寻找海涅的小道上穿梭,我居然又来到了莱茵河畔,朋友告诉我,这是杜塞尔多夫的新莱茵散步道,时值冬季,所以没有景象,假如是春季或者夏季,这里是杜塞最热闹的地方,我满脑子想像着这个场景,一排排的桌椅粗拙结实,圆圆的太阳伞下是一桌又一桌慵懒闲适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喝着啤酒。酒馆里的桔黄灯光朦朦胧胧的映照着他们的笑脸,他们的身后是深色的有些年代的老楼和明丽的甚至是清亮亮的玻璃构建而成的新楼肩并肩地连成一片,就象低沉和清脆的歌吟同时响起,居然也能很和谐地让你的感觉永不困倦,而身下就是缓缓流淌的莱茵河,微风轻轻拂面,一定非常惬意。站在河边彩霞满天,落日的余晖轻轻洒在水面,远处大桥雄伟的身姿就象一幅剪影,我赞叹着这景色的美丽,用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时刻! 朋友坚持要带我去杜塞的国王大道,它的原名是柯尼希林荫大道,街道中间是条水渠,两旁是林荫的栗树大道。传说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巡游到此,愤怒的市民向这个专制的国王扔马粪,惹得国王大怒,为谢罪将此街改名国王大道。这条与柏林的库当大街齐名的街道以时髦和华丽著称,国王大道有个口号,‘欣赏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欣赏’,很多人来杜塞尔多夫首先都会被国王大道吸引,此言的确有理,这里是德国最时髦的购物城,也是世界上最优雅的购物大街,无数的世界名牌簇拥在这条道上,时装、古董、珠宝…任何一个经过这里的人都会投下留恋、欣赏的眼光,这是杜塞尔多夫最闪亮的一块地方。朋友正在给我介绍它的奢华消费时,一辆保时捷跑车从我们的身边呼啸而过,强劲的发动机的轰鸣声给奢华一个很好的实例。 夜晚离开杜塞尔多夫的时候,我在开往杜伊斯堡的列车上再次掠过杜塞尔多夫,这个宁静而不失热闹,古典但有时髦的城市。与生俱来的自然风光,无所不在的艺术气息,再加上日益成熟的兴业条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感受,杜塞尔多夫都是让人迷恋的,只是不知还有没有机会走入它,了解它,更或者爱上它!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19de201008whv.html4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