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明官渡古镇杂记(下) |
[游记]昆明官渡古镇杂记(下) |
2008-05-22 163.com |
南和官渡普及、推广宗教和汉文化而建立起来的,这对官渡子弟读书习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这里走出了著名文人王思训。王思训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进士,任过江西学政,他曾当过幼年雍正皇帝的老师,康熙帝曾赐他书万卷。王思训荣归故里之后,建赐书堂典藏。至今赐书堂犹存。 我最后一次到官渡古镇游玩问路时,碰到一个年岁与我差不多,自称当年在昆明城里见过世面,曾与我同住一条老街的男子与我同路伴行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言语间又提起了城里人的种种不近情理。我知道他当我面客气,没用 “街壁虱”称呼城里人,可我知道他心里还是看不起城里人。我无法与他说更透的,只能给他说,城里人有好人和坏人,乡下也同样。他赞同。 寻寻觅觅中的我,多次都想像过,当年的官渡古镇土城,城虽不大,但一定能见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倾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现在随着沧海桑田和岁月的流逝,长联里的自然景观已经不可能重现,随着历史变化、朝代更替和社会的进步,官渡古镇也在趁着旅游大开发的东风,让那些逐渐陈旧破败的,或早已不复存在的古老的庙堂重绽古时光辉灿烂;把那些代表着贫穷落后的旧民居建筑拆除后再重整“河山”,我其实更愿意看到一个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继承着悠久灿烂历史,又有着丰富多彩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以及传统风味小吃,古老而又年轻的的新官渡。
|
转自:http://zhusuqi.blog.163.com/blog/static/1964249200786135562404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