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德国之行 |
[游记]德国之行 |
2007-09-05 live.com |
德国之行 德国可以说是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也可以说是第一站。因为我们在法兰克福上车,参观了科隆,然后进行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之游,最后经过德国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回到科隆。下面主要描述特里尔和科隆之行: 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 离开卢森堡,沿着高速公路,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德国。转过一个山口,一条宽大的河流赫然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摩泽尔河,伴着河流的,便是特里尔城。这里是马克思的故乡。 我们首先到大黑门。这是古罗马帝国在特里尔留下的最后遗迹。一座完全用石头垒起来的门,宏伟高大,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石头的颜色黑黑的,像被烟熏过,不知道当年是什么模样。站在这样的门前,心里只有一种沧桑感—— 马克思故居跟大黑门遥遥相望,中间隔了两条街。故居的指示牌上有中文简体说明,门票是每人3欧元,学生票1.5欧。我们团有人进去参观。 离开特里尔的时候,我心里有一首歌默默为摩泽尔河而唱—— 科隆: 科隆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比较陈旧,但是人们很热情。 科隆名气最响的当数科隆大教堂。这个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双塔大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两个尖顶直冲云霄。我们在教堂前拍照,根本就没有办法把全景拍进去。 进教堂不用卖门票。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有人在演奏宗教音乐,人流熙熙攘攘,特别热闹。LL忘了把帽子摘下来,得到了神父善意的提醒。原来进教堂是不能戴帽子的,在后来的游览中,我们学会了注意这一点。 教堂右侧,有个石门。据导游介绍,这个门叫北门,罗马军队最后撤离的时候,就是从这个门离开的。 以上是开始五国游的时候,第一次到科隆见到的景色。一个星期后,我们重新回到科隆,同样在大教堂旁下车。由于天色已晚,我们放弃了重游教堂的计划,而是直接去找旅馆了。 旅馆是LL在网上预订的。虽然我们打印了一张地图,但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一家并不知名的旅馆并非易事。天又下起了雨,我们拖着一个大箱子,背着背包,在科隆的街上艰难前进。有一个人,已经走到我们前边了,又回过头来:“can I help you?”我们赶紧把地图拿给他看,他非常热情给我们指路,真是雨中见真情呢,非常感动!我们继续前进,走到一个路口,他回过头来,见我们还继续往前走,赶紧告诉我们应该在后边那个路口就拐弯了。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后来,在某条街上来回折腾了几遍,终于找到了我们预订的旅馆。门口有个小伙子在打扫卫生,居然是中国人。原来这家旅馆是中国人开的。推门进去,你猜怎么着,居然看到了我们的两个团友——一对老年夫妇,半小时前我们刚刚在科隆大教堂前分别!这个世界有时候就那么小,原来旅馆是他们的儿子开的! 这对夫妇跟我们还颇有渊源,是我们在旅游团中最熟悉的两个陌生人,用LL的话讲,“我救过他们!”当时,我们在巴黎逛街,这对夫妇落在后面了,在一家免税店里流连忘返,而旅游团已经拐过了一个街。我和LL走了半条街,发现他们居然没有跟上来,LL就跑回去叫他们。他们对我们感激不尽,说LL的心特别好,哈哈!后来,大家在巴黎的老佛爷购物时,他们就跟我们走在一起,老头特别有意思,一直跟我们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老夫妇一看到我们,也特别惊讶,连忙跟他儿子说巴黎发生的事情。他儿子微笑的听着,心可是一点都不软,把钥匙交给我们,第二句话就是:“那么,先把钱给付了吧!”一点都不优惠,50欧啊。当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我们又冷又饿,他们居然也没表示一下。后来,LL说,在国外的中国人都很那个的。我想,不一定全部是,但有些人的确—— 房子的住宿条件很一般,感觉也不是很干净。算了,别想了,先填饱肚子要紧!我们出去找餐馆,半个多小时,居然附近就找不出个餐馆来,我真服了!拐角处有个小超市,只卖水果跟蔬菜,连面包都没有。店主倒是很热情,我们买了几斤苹果,他说我们方向走错了,左边有中餐馆,15分钟到。15分钟呢,算了吧,回去啃苹果好了——
|
转自:http://heliangkun.spaces.live.com/Blog/cns!AA4324E5BBA85827!585.entry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