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千年古刹柏林寺”很有感触,想起了自已二十三年前游览柏林寺并且记了日记,急急的翻出来一阅。文字很粗,望见谅。 1983年7月30日 每天下乡都是走路,但在行军的历史上,今天可谓破天荒的奇迹了,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我们急行军走了50多里。可是我并不觉的太累,因为我今日有幸游览了佛教圣寺--柏林寺。 对于柏林寺过去只是听过,因为是千年古刹,很有名,但真没有想到,它一下出现在我的眼前倒有些显的突然,因为今天下乡时谁也没有和我谈起过要经过这里。 柏林寺座落在郭家湾乡的柏林寺村和胡家沟村之间的一个山沟里,风景极为别致。优美院寺隐埋在浓密、幽静的树林中,使人心旷神怡,为之倾倒。 沿青石板小路一路走来到了正殿,殿的前方有一快石碑,上刻“柏林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边走一边细细的看,我正刹异,怎么一个人也没有?这时从偏殿里走出一位老人,我忙走上前问好。“老师傅你在这里......”“奥是你们哪,忙完工作了”原来就是上午碰到的那位老人,上午去一个村里时在地里曾见过这位老人。一边说话,一边细细打量着老人,看上去约有七十多岁,身板还算硬朗,只是满头白发。老人让了座就拉开了话匣子,他说,这几年上边来的人很多,省里的领导,地区的陈书记、曹专员都来过,县里的隋书记、王县长来过三次呢,人家来都是坐小车,上午见过,你们是走着来的吧。是呵,我们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字辈,那敢奢望坐小车?他接着又说,我是六0年来的,走了几年,又来了。27岁那年出家,28岁受戒,那年日本鬼子抓兵,跑回来就出了家,我在家的官名叫赵仲,出家后改姓陈,到县里开政协会都是填两个字,你看照片。他现在没有穿和尚服,而开会时可是穿的和尚服。可能是平时来的领导多,问的也多,所以和尚挺健谈,也可能是平时来的人并不多,见着生人想多说说。听说和尚说他受过戒,好奇心驱使我探个究竟,在听和尚说话的时候我留心的看了一下和尚的头顶有没有受戒的圆圈,可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我忽然想看和尚抽烟不,忙掏出一支递过去,结果他接住,点着抽的很香的样子。和尚兴致很高,看我们听的认真,一高兴就说,大老远的来了不容易,我领你们走走。我一定高兴的差点跳起来,难得有和尚当导游。 和尚先带我们到了正殿。上边门楣上有一块石刻,上书“三官圣境”“嘉庆伍年”,可能是此年间建的吧。从正殿向西有一将过一个人的台阶,沿此台阶向上攀登还有一殿,从殿的前边向东绕,来到殿后,再沿台阶抓住栏杆向上攀有一巨石,石上有一洞门,这个洞叫“西佛洞”,洞内有许多佛像,前些年遭到损坏,后又稍加修复,佛像前有一石桌,上边供奉着果子、糕点等,香烟燎绕,一时不习惯,感觉有些熏的不舒服。和尚说洞内有一百多个佛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老和尚一边走一边介绍,进入佛教圣地,我不禁肃然,两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紧接着我们来到“千佛洞”,这里有五十尊佛像,因为看不大懂,觉得和“西佛洞”很想像。 经过“玉皇殿”(殿内的佛像已经遭到损毁)来到“龙王殿”,“龙王殿”原有两个,现仅存一个了。当值七月,柏林寺已持续一个多月没有下一场透雨,干旱严重,前几天刚进行了一场“祈雨”(农村祈求天公降雨的活动),所以供桌上的供品很丰富,还有两幅字,上敬.供奉,右起“二姑仙顺继龙王之位”,中书“大山爷护国龙王之位”,左首“三姑仙顺继龙王之位”,我在想象信男善女祈雨时顶礼膜拜时的情景,老百姓自有仙道。 出了“龙王殿”向东再攀登,北边又是一块巨石,巨石凿有门洞,洞内有109尊佛像,再向上攀就是著名的、壮观的“多佛宝塔”。“多佛宝塔”五层八面,均为雕刻石佛。“多佛宝塔”东南角还有一小庙,即是文藏庙...... 寺内松柏劲翠,沧绿挺拔,站在寺院面南,你如果仔细看,在山谷中一把太师椅端卧当中。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继续了解的更多,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地游览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柏林寺,告别了老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