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柏林“牛街”Kreuzberg游记 |
[游记]柏林“牛街”Kreuzberg游记 |
2008-03-25 norislam.com |
柏林“牛街”Kreuzberg游记 2007年2月16号星期五,主麻日。住在柏林一个师兄宿舍里的我因为要找一座清真寺礼拜,同时想见识一下柏林土耳其人聚居区的风情,决定去柏林的“牛街”,土耳其穆斯林聚居的Kreuzberg探访。 Kreuzberg是柏林的一个市区,因土耳其人聚居于此而闻名,有“小伊斯坦布尔”之称,在德国也为人熟知。Kreuzberg历史上属于西柏林,实际的位置在柏林市中心的南部偏东一些,中间有一条运河穿过,地理位置在地图上很好找到,但是由于Kreuzberg是一片较大的市区,究竟何处是真正的聚居中心,在出发之前我也不大清楚,只好走走看。我乘坐地铁到了Mehringdamm,这里在地理上应该已经属于Kreuzberg的范围了。出了地铁之后,发现这里非德国血统的人很多,也有不少看上去像土耳其人或阿拉伯人的行人,以及一些带着盖头的妇女,可是感觉明显不像是土耳其人聚居的样子。这附近有很多外国风味的餐厅,但大多是阿拉伯、东南亚等风味,没有土耳其风味的饭馆或快餐店。我估计自己没找对地方,于是继续走了一小段路,在Hallesches Tor乘地铁,两站之后到达了Kottbusser Tor。 到Kottbusser Tor之后,我感觉到自己应该找对地方了,因为在这里相貌上有土耳其人特征或者戴着盖头的行人明显增多了。从地铁站走下来(没错,就是走“下”了,这段地铁轨道是修在地上的高架路上的),我很快就在不远处找到了一座小清真寺,就夹杂在普通的楼房中,清真寺的入口处很不起眼,如果不是门口处的标示和文字,谁也想不到里面是一座清真寺。此时距离礼拜的时间尚早,我决定先四处走走,看看“小伊斯坦布尔”的风情。 听说在Kreuzberg的运河旁,每个星期五都会有土耳其市场,所以我正好可以去见识一下。从Kottbusser Tor向南走不远就是运河,恰好在这段运河旁就是土耳其市场,我没费什么气力就找到了。土耳其市场是紧贴着运河的,共有三排摊位组成,两排摊位在运河旁,中间夹着一条窄道,另一排摊位在街对面,对着河边的小楼,整个市场就是沿运河延伸的一个长窄条。土耳其市场的景象和一般德国人的市场大异其趣,德国人的市场,最典型的如圣诞节前的圣诞市场,所有商品都是明码标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店主也不会叫卖,一般只等顾客发问,不过服务态度都是很好的,一般价格比较贵,整个市场非常漂亮、整洁、干净、规矩,但是缺乏些热闹劲儿。土耳其人的市场更有生活气息,摊主们会大声地吆喝叫卖,物品虽都有标价,但是可以讨价还价,价格也比较便宜,窄窄的过道中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在一片吆喝声中显得热闹非凡,感觉更像中国的露天市场,不过要干净清洁许多。市场上贩卖的商品有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有各式的服装和生活用品,包括穆斯林常用的帽子、盖头、香水等也可以买到,还有一些小贩出售德国的纪念品。来买东西的人不仅仅是土耳其人,很多德国人也来,还有其他的外国人,我还见到了几个有着东亚人相貌的顾客。 我把整个市场转过一遍之后,还是没到礼拜的时间,于是我继续在附近的几条街看看。Kreuzberg小伊斯坦布尔的称呼名不虚传,虽然街道和建筑结构和柏林其他各区基本一致,但街上的行人至少有一半有着土耳其人的相貌特征,戴盖头的妇女也很多,五颜六色,戴法各异,煞是好看。这附近的饭店和快餐店大多数都是土耳其风味的,门前挂着Doener Kebab的招牌。Doener Kebab,简称Doener,就是国内说的土耳其旋转烤肉。Doener是最著名的土耳其食品,在德国是最受欢迎的快餐,在北京我也见过,不过似乎没见到清真的,到德国之后成了我几乎每周都至少要吃一次的主食。当然土耳其的美食不仅仅是旋转烤肉,我品尝过的土耳其比萨(Pide)、串烤肉、烤鸡和各色菜肴都很美味,不愧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在吃饭以简陋闻名且嗜食猪肉的德国,土耳其食品就是我饮食上最大的救赎了。(当然除了我自己做的菜以外,中华菜肴还是天下无敌的,呵呵)不过这次来Kreuzberg的时间太短,没什么机会好好品尝,实在是有些遗憾。 到了礼主麻的时间,我返回到地铁站旁的清真寺礼拜。这个清真寺是由几层楼房改建的,规模不大,设施也有些简陋。星期五中午礼拜的人很多,我到的时候清真寺外面的院子都跪了很多人。我洗过小净之后,估计正殿已经不会有空位了,就去地下室,却发现地下室也挤满了礼拜者,几乎没有地方。我找了个缝隙坐下来,这时阿訇正在讲经,用的是土耳其语,我完全听不懂。不久礼拜就开始了,我和众多礼拜者一起礼了两拜主麻。 Kreuzberg的这座清真寺和我在德国所见的清真寺的状况有很多类似之处。我在德国所到的清真寺都是由其他的建筑改建而成的,比较简朴甚至是简陋,由于礼拜的人很多,空间往往显得过于狭小。例如莱比锡我最经常去的清真寺,是由一座独立的小楼改建的,条件应该说算是不错的了,但是礼拜的时候还是人满为患,去晚些就只能在楼道里礼拜了。虽然看图片见到一些独立建筑、比较美观的清真寺,但是我还没有亲眼见到。在清真寺的硬件条件上,德国现在还比不上中国,在中国穆斯林聚居的各个城市,至少有独立的清真寺建筑,有的规模很大,建筑式样精美,如北京的牛街、东四,天津的南大寺、北大寺,上海的小桃园、沪西等等。也许由于穆斯林社区在德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穆斯林的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而且德国有些州政府对兴建清真寺建筑的审批非常严格复杂,也给修建清真寺制造了障碍。 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清真寺讲经时使用的语言,我在德国先后去过莱比锡、埃森和柏林的三座土耳其清真寺,礼主麻前阿訇讲话用的都是土耳其语,而且没有德语的翻译,这样我一句也听不懂。倒是莱比锡的阿拉伯清真寺的阿訇的德语讲得很好,周五讲经是先用阿拉伯语,再用德语翻译过来。阿訇只用土耳其语讲经的问题在于,不利于身在德国的土耳其穆斯林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也不利于土耳其穆斯林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穆斯林更好的融合,更不利于传播伊斯兰教。因为现在德国的很多土耳其裔的阿訇都是在土耳其长大并接受的教育,所以德语并不好,讲授复杂的信仰问题更是困难,看来这个问题得等到德国穆斯林拥有了培养自己的阿訇的教育体系之后才能解决。 礼拜之后,我从清真寺出来,感觉有些饿,就回土耳其市场买些吃的。我在市场上买了一块夹有菠菜和奶酪的馅饼,感觉味道一般,又买了一个类似春卷的小吃,不过其中的馅换成了奶酪,味道倒是不错。吃过之后感觉自己已经饱了,因为下午还要去Potsdamer Platz取柏林电影节的票,所以就只好离开Kreuzberg了。临行前本想拍几张照片留念,不巧相机的电池没电了,只拍了一张运河的照片就停掉了,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现在距离我游历Kreuzberg已有两周的时间,那个短暂的中午在我脑中的印象依然鲜活。在安静得有些无聊的莱比锡,我有些怀念Kreuzberg喧闹的叫卖声,烤肉店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大街上流动着的五颜六色盖头的亮丽风景。 2007年3月3日
|
转自:http://www.norislam.com/informations/2007-07-24/informations_20070724010027.html19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