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波茨坦城小故事多 |
[游记]游记:波茨坦城小故事多 |
2008-06-10 17u.com |
柏林连日大雪,原计划办完公事后去德累斯顿小镇一游的打算彻底泡汤。导游建议去柏林附近的波茨坦看看,距离不远,路况不错,而且波茨坦城虽小但故事不少,是两德统一以后的新兴旅游热点。 车子即将通过一座桥梁,导游把车停了下来,让大家下车看一看。 原来这座不起眼的绿色油漆钢桥,就是那座横跨东、西柏林的著名的“间谍桥”,它曾是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交换间谍的场所,当年(1962?)美国U-2侦察机驾驶员击落被俘,就是在这座桥上用抓到的一个苏联间谍换回来的,间谍交换——这种可笑的人类政治生活中的龌龊勾当就是在这座桥上发生的 雪继续在下,冒着鹅毛大雪离开小桥到河边逗留了一会,天际一片雾气蒙蒙,河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河对面的小树把倒影投在冰冷的水里,周围一片寂静,一片凄冷 同去的一位女同事转过一个桥墩,突然啊了一声,接着捂着嘴跑了回来。过去一看,原来,如此寒冷的冰天雪地里,桥下竟然躺着一个人!导游把大家招呼到桥上面,告诉大家,人没有在这里,这只是他的睡袋。这是一位无家可归者,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继续前行,无家可归者带来的一丝郁闷不一会就被沿途美丽的雪景冲得烟消云散。转了几个弯,来到了一处皇家庄园——西荠琳宫,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波茨坦会议会址 西荠琳宫由威廉二世所建,建成于1917年,以德国末代皇太子夫人的名字命名。一战前后,皇太子及其家人便生活在这里。由于一战后皇朝被推翻,所以威廉三世便成了永远的末代皇太子。二战时威廉三世全家逃往荷兰,因而失去了国家给予他们的在此宫可永久居住的权利 二战结束不久,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此举行反法西斯三巨头会议,颁布了决定德国和欧洲战后命运的波茨坦宣言。三巨头会议为什么选在这里不得而知,但这次会议和会议宣言使得这座宫殿从此声名远扬 历史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留下的痕迹却是永远也抹煞不掉的。波茨坦会议的影子至今还在地球上空回荡,其中对万里之外的我们也不无影响。波茨坦会议实质上是强权国家瓜分世界,但同时,会议也确认了《开罗宣言》中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就是这样复杂,来到这里体会一下这种复杂,可能也是有益的 西荠琳宫共有5个内院,175间房子,一部分房间开辟成了一座小饭店,提供食宿服务。小饭店服务设施齐全,环境陈设温馨,在冰天雪地里冻了两个多小时,进入饭店,休息一会,从里到外温暖一下身心 波茨坦号称德国的伊甸园,而据说波茨坦最美丽的景色在无忧宫。先贴一张 google earth 的无忧宫鸟瞰图,宏观了解无忧宫的情况 无忧宫是德皇腓特烈大王为自己设计的一座夏宫,建于1745—1748年。宫殿的名字取名无忧(法语Sans Souci)据说来自腓特烈国王的感慨:“我希望在此无忧无虑地统治我的世界”。无忧宫先后经过几次扩建,有旧宫新宫之别,一般来说游客看到的是规模最宏大、故事也最多的旧宫,也就是上图中靠右边的一片建筑群 无忧宫主建筑外墙到处装饰着人物雕塑,导游介绍这些人物包括酒神巴克斯,酒神的男男女妇信徒,以及小仙神等等,人物塑像造型相近但神态动作各异,形态逼真。这是中间大门左侧廊檐下的几幅,实事求是,俺实在没法搞清楚他(她)们是谁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27704.html1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