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德日记-科隆 |
[游记]旅德日记-科隆 |
2007-07-18 zhuaxia.com |
来自:灵媒·流言飞语 新建目录... ■遭遇传统与现代 5月26日,晴间多云。 从汉堡到科隆要走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和德国司机约定早晨8点出发。到了楼下,看到两个警察正围着老头说着什么。以为出了事情,走上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警察在执行例行检查。德国法律规定,大巴车司机每四个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且每天必须在旅馆内休息12个小时以上。德国人还设计了一项制度来保证这条法律的执行。每个大巴车都发有一些薄薄的纸片,用来记录行驶时间、里程和休息的时间。卡片与汽车仪表盘上的一个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必须在汽车启动前插进去,汽车一旦发动起来就插不进去了。警察可以随时抽查,若发现违反则处以重罚。我们一开始对这条法律规定非常恼火。因为这意味着,每天天还没黑我们就得回宾馆呆着,好让司机能在那里呆够12小时。但后来想,这也是对我们的安全负责吧。 警察的检查耽误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这时,司机跑过来告诉了另外一个不幸的消息——汽车气压不足。这可能影响刹车。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所以决定回暂回宾馆等待。这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等坐上车已经是上午10点多。气压还是有点问题,车子颠簸得很厉害,影响了行进的速度,原本四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7个小时才到达科隆。这是一段相当郁闷的旅程。 ●科隆大教堂 车子刚到市区,车上就有人大声喊了起来:“快看,科隆大教堂!”睁开惺忪的眼皮,两个高耸的黑幽幽的塔尖立刻跃入眼帘。驱车400多公里,就是为了来看这个大家伙。想到这里,一路的疲惫一扫而光。 初见科隆大教堂,我立刻被眼前这个157米高的庞然大物震撼了。这座德国最大的教堂,从1248年动工修建到1880年完工,足足花费了600多年的时间,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一方面是因为限于当时的建筑水平和条件,一方面是因为多次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直到19世纪60年代,财力雄厚的普鲁士帝国出资继续修建,才完成了这项耗时耗力的浩大工程。 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科隆大教堂,体现着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精髓——坚持、坚强和坚韧不拔。二战期间,大教堂在战火中幸免于难,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废墟之中。据说,这是盟军故意把它留下来作轰炸的参照物。二战后,德国政府重修了大教堂,使其面貌涣然一新。 ●大教堂前的Model 教堂前,有个模特在骚首弄资摆出各种姿势,让一个摄影师拍照。这是难得的题材。我也举着家伙凑了上去。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闪光灯亮成一片。估计是她看到我的相机比较高级,对着我大摆pose,把专用摄影师扔在了一边。顿时谋杀了我不少memory。 ●机缘 看过波兰电影大师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blind 返回页首 分享到饭否 发给朋友 发给朋友 转到小组 转到小组(打标签)(打标签) 收藏 已藏 推荐 已荐 相关文章 在科隆写的日记(也是以前的文字了) 为了即将忘却的记忆——从科隆开始 视觉日记 Oct.22.2006 旅德日记——从雷根斯堡到纽伦堡 世界杯日记之六——意外惊喜 德国纪行之综述 四、灵与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别处的风景__悲喜随缘! 永远不要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Wilhelm Furtwangler -《富特文格勒纪念专题》(In Memoriam Furtwangler)[2007.5.1更新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CD3&4] 中国中产者调查:来自中国社会中产阶层的权威报告 文章:欧游散记(14-16) 两位民国元老的恩恩怨怨 每个记者都应该看的《新闻手册》 痛并快乐着——Das bloede Schoenes-Wochenende-Ticket 抓虾推荐 01中国计算机报:国产服务器超越竞争时代来临 02来一个猛的!我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早就动手了 03沉迷 真的是可以防就防得住吗? 04台式机价格战如期而至 暑促市场反应冷淡 05政府采购信息报:信息资源的价值如何释放 06WZ-10的2次严重事故:中国踏实迈出了艰难一步 07西方大“造”中国航母--害怕中国强大心理作祟 08外资摘桃子的巨大财富流失(转载) 09优派:钱要花在液晶市场 10德国论坛上普通德国人眼里的中国! |
转自:http://www.zhuaxia.com/item/38393180818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