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6莱比锡WGT哥特音乐节日记 |
[游记]2006莱比锡WGT哥特音乐节日记 |
2007-07-21 live.com |
2006莱比锡WGT哥特音乐节日记 6月1日,我们终于来到了莱比锡,期待已久的WGT哥特音乐节明天就要开始了。一到莱比锡火车站,就发觉到处都已是大包小包的黑衣哥特族了。奇异装扮是哥特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小哥们都免不了要带足行头。火车站下面的超市里也是黑压压的一片,因为四天的音乐节,大家都需要采购一些物资,哥特族也不能免俗,虽然有的看上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们去换了手腕上的黑缎带,作为今后几天乘坐公交、进出演出场所的门票。这时我们也已经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黑色行头,否则站在一群酷哥酷妹当中实在不太谐调,入乡随俗嘛。当天晚上有一个opening ball,是在一个罗马式的圆顶建筑里,内部布置得有点象希腊圆形剧场,四周有一圈圆柱,诡异的灯光再加上穿着和发型千奇百怪、脸色惨白嘴唇漆黑的哥特迷,真的有点象参加吸血鬼的舞会。偶儿身边走过几个中世纪绅士和淑女打扮的歌迷,男的戴礼帽驻手杖,女的持折扇提裙摆,又仿佛是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欧洲。过了不久晚上的节目开始了,主要是由一些著名乐队的主唱客串演绎几首哥特经典。Das Ich的主唱很是噱头,光着膀子从头到脚涂满腥红,表情动作即怪诞又夸张,一双眼睛瞪大的时候只见眼白不见眼黑,非常之哥特。Deine Lakaien的主唱却是深情款款地演绎着哥特式情歌,立刻就博得了琦的喜欢。Clan of Xymox主唱的表演由于实在是太晚没有等到,反正两天以后有他们的专场演出,到时候还有机会。 <> 第一天。音乐节的活动一般都是下午三点以后开始,所以我们就舒舒服服地睡到中午起床。走到火车站前面的有轨电车车站,只见一大群黑衣人在那里等车。下午没有什么我们特别想看的乐队,就打算先到音乐节的大本营Agra(宿营地和最大的演出厅)去逛逛,顺便再看看有什么哥特装束可以添置,因为所有知名的哥特服饰店如Xtrax在那里都有设摊。Agra门口人头攒动,一派节日景象。奇装异服的小哥们从各个方向纷纷赶到,Agra进门的那条道路几乎变成了“星光大道”,每个小哥都在展示自己最独特的一面。复古、朋克、金属、S&M 、Fetish、Uniform、Gay等等被卫道士认为是freak的装扮令人眼花缭乱,绝对比戛纳电影节明星入场有看头。我跟琦商量过了,下次再来我们可以弄一套京剧的脸谱和行头,保证一鸣惊人。见天气还不错,我决定去Parkbuhne这个音乐节唯一的露天演出场地去逛一下,然后晚上再回来看Lacrimosa。组委会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张节目表,背面的地图标出了每个演出场所的方位。根据指示,我们跳上了开往Parkbuhne方向的有轨电车。到站以后不知道具体怎么走,看到许多黑衣人走在我们前面,就跟了上去。这在后来几天里成为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辨认方向的策略,几乎屡试不爽。有几个地方不跟着熟门熟路的小哥还真的不容易找。唯一有一次跟错了人是因为两个演出场所太靠近了,还好也没走太多冤枉路。Parkbuhne是个惬意的公园,许多小哥坐在草坪上,喝酒聊天,还有的怀抱吉他,好不悠闲。看了意大利的Theatres Des Vampire和奥地利的Xandria,一般般,象她们这样的哥特金属现在也不稀奇了。晚上回到Agra的时候,一支叫Deathstars的乐队正在表演,可以容纳近万人的演出大厅已经站得满满得了,相信不少乐迷是在等着看Lacrimosa。Lacrimosa的人气很旺,美眉粉丝尤其多。可能是由于现场气氛的关系,他们主要选了一些金属成分比较重的曲子。其实我最欢的还是那些传统乐器的部分,哥特味道更浓。不过琦似乎是被Tilo Wolff的台风吸引住了,不断地说“灵!灵!…”。站在我们前面竟然还有一个Lacrimosa的老奶奶级歌迷,投入程度丝毫不输给边上的年轻人,我只是觉得这么拥挤的场地有点难为她了。最后Lacrimosa在全场的“we want more”声中encore了三次,算是很对得起歌迷了。Lacrimosa表演完之后,台前换上了另一拨情绪高涨的歌迷,有人光着膀子站在别人肩上大声呼喊着“Nitzer Ebb, Nitzer Ebb…”,看来是 EMB组合Nitzer Ebb的铁杆歌迷,听说这是Nitzer Ebb重组复出后的首场重要演出。EMB我听一些Front Line Assembly, Front 242和Skinny Puppy之类的,但算不上特别喜欢。跟着人群晃了几首曲子之后,就打道回府了。Agra门前的车站已经有许多小哥等在那里了,一部电车过来装满了整三个车厢。半夜三更,载满稀奇古怪的黑衣人的电车在城市中飞驰,十分的诡异,颇有点Underworld的意味。 <>第二天。起得很晚。在我们住的B&B老太家的厨房做了些东西吃,出发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了。先去的是Kohlrabizirkus去看Lacrimas Profundere,以前一直比较喜欢这支Doom Metal乐队,尤其是那张Memorandum专辑。可是他们的现场却非常令人失望,主唱和主音吉他的表演都有些流于轻浮,最不可容忍的是键盘部分竟然用了录音而不是现场演奏!Theater of Tragedy和Katatonia晚些时候会在同一个场地演出,我们就乘间歇去了Cinestar看Lydia Lunch的演出。可惜的是这次“无浪潮女王”没有演绎任何她的旧作品,而是作了一个新的艺术尝试——在电子合成器、鼓和投影影像的配合下,她以诗朗诵的方式发表着长篇大论,谴责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及其种种意识形态。虽然我绝对同意许多她的观点,但是文字显得过于直接,略有说教的嫌疑,表现形式也稍显单一。再说在哥特音乐节上表演这样政治色彩很浓的作品,也有点不太合适。从Cinestar回到Kohlrabizirkus之后不久,Theater of Tragedy就登上了舞台。这支首创了“美女与野兽”演绎方式的挪威哥特金属乐队没有让我们失望。女主唱Nell的委婉飘逸的嗓音多少继承了原主唱Liv的风采,一柔一刚的歌剧式对唱在现场也有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等待我钟爱的压轴乐队Katatonia的时候,边上几个德国小伙子指着我的Opeth T恤衫在议论什么,于是我就问他们在说什么,才知道他们其中一个叫Robert的也是Opeth的铁杆歌迷,而且还对中文很感兴趣,刚从德累斯顿到莱比锡大学来学中文。Katatonia的演出吸引了许多金属歌迷,主唱Jonas一直是在他的长发背后演唱,整场演出几乎都看不到一次他的脸孔,很酷,很酷。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台上台下的集体head banging,离开的时候已是大汗淋漓了。比较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冲突,没有看到瑞典的Ordo Rosarius Equilibrio的表演。 <> 第三天。今天的大牌众多,任务繁重,Clan of Xymox, Deine Lakaien, Rosa Crux, Orplid, In the Nursery, Songs of Lemuria都是我非常想看的。可是由于各演出场地之间有一定距离,时间上也有冲突,不得不作一些取舍。最早的Rosa Crux也要六点多才开始,我们就决定去音乐节主办方安排在市中心的一个中世纪集市去看一看。集市所有摊位的布置和摊主的装束一律是中世纪风格,还有一个中世纪民谣乐队在那里演出。卖的东西主要是一些复古、哥特、异教的服装饰品,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传统食品和饮料,其中一个酒吧还有许多用牛角做的酒杯。来逛集市的哥特族们当然都是全副行头,争奇斗艳。集市是为音乐节歌迷专设的,只有凭手腕上的黑缎带才能进去。许多正在市中心闲逛的游客看到这么多奇装异服的人总是先大吃一惊,不知道赶上了什么怪异聚会,然后就在集市外咔咔地拍照。提前半个多小时到了Rosa Crux的演出地Schauspielhaus,门口已经排起了了长队。等了十几分钟后得到了一个噩耗:里面已经满场,不能再接待新的观众了!不得已,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到Werk II去看了几支EMB乐队,没有能看到Rosa Crux的演出也由此成为了我们本次参加WGT音乐节的最大的遗憾。Neo Folk乐队Orplid的演出被组织方特地安排在莱比锡著名的Volkerschlachtdenkmal——这个为纪念欧洲盟国战胜拿破仑而建的塔内,好让我们这些每天赶场子的歌迷也可以同时游览一下莱比锡的名胜古迹,良苦用心可见一斑。Orplid的音乐在罗马式立柱和一系列巨型雕塑的环抱下显得更具历史感,不由得让人联想起Pink Floyd在Pompeii的演出… 从Volkerschlachtdenkmal匆匆赶到Agra的时候,Clan of Xymox已经开始在台上演奏他们的Joy Division + The Sisters of Mercy式的哥特舞曲了。整个大厅被歌迷挤得水泄不通,作了几次努力都没有办法靠近前台。好在音响效果还不错,很快我们就沉浸在Clan of Xymox的魔力节奏之中了。等到Deine Lakaien登台的时候,我们已经乘间歇挤到了比较前面的位置。Deine Lakaien的现场启用了一支小型的弦乐队,传统乐器演绎的比重有了明显的增加,正如新专辑April Skies中所作的尝试。钢琴在Deine Lakaien的演出中当然是必不可缺的,那首动听的Where You Are就是在纯粹的原声钢琴伴奏下完成的。演出进行当中全场的大合唱频频出现,可见Deine Lakaien充满旋律性的内敛音乐还是深受哥特迷的喜爱。 <> 第四天。音乐节最后一天。计划中午先到Cinestar去看组织方安排的电影Underworld 2。虽然我早就看过这个片子,但是琦觉得和一群吸血鬼模样的哥特迷一起在电影院里看吸血鬼电影一定很有气氛,有道理。谁知到了电影院又是客满,想不到吸血鬼们起得还是蛮早的。离下午Of the Wand and the Moon的演出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决定到莱比锡市中心去逛逛,毕竟到了这么多天还没有做过什么sight seeing。莱比锡是巴赫的故乡,一年一度的巴赫古典音乐节也是赫赫有名,于是我们便去了Tomaskirche瞻仰了一下巴赫的墓碑,然后在Marktplatz周围晃了晃,接着就赶去演出场所之一的Volkspalast Kuppelhalle。丹麦新民谣乐队Of the Wand and the Moon的灵魂人物Kim Larsen是我很喜欢的厄运金属乐队Saturnus的原成员,而此时他手中的原声吉他流淌出的却是沉静而伤感的旋律,鼓声和一些传统民族乐器不失时机地插入以创造情绪的波动,每个听众在这种音乐的感染下都处于一种陶醉的状态。乐队表演结束后竟然又在人群里碰到了我们前天在Katatonia演出的时候认识的Robert和他的朋友们,Robert说他就知道我一定会来看Of the Wand and the Moon。接下去表演的是来自瑞典的The Protagonist,以前没有听过,见许多乐迷涌入专程来看他们的演出,我们就决定留下来看看是怎么样的音乐。The Protagonist是一支双人哥特氛围音乐组合,女的负责合成器,男的负责打鼓。阴森的电子乐声响起后,舞台上方的投影屏幕出现了一些极为压抑但又不失唯美的影像,比如鲜血与玫瑰,裸女与恶魔,僧侣与受难者,争斗的野马等等。慑人心魄的鼓声不时地凌驾于黑暗的合成器旋律之上,不断把这种诡异恐怖的气氛推向高潮。近一个小时的演出把我们卷入到一个接一个惊悚离奇的幻境中去,不容得半点走神。哥特音乐的唯美、黑暗和冷酷,在The Protagonist的演绎之下得到了极好的展现。The Protagonist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非常想继续留下来看意大利黑暗电子乐组合Kirlian Camera的表演,无奈因为时间上与德国的Corvus Corax有冲突,只能放弃。错过了Rosa Crux,我不想再错过Corvus Corax。到Agra的时候,Saltatio Mortis正在演奏他们的中世纪民谣金属,看上去极受欢迎,许多台前的乐迷都是身着中世纪服装在忘情地跟着音乐起舞。我个人觉得他们的音乐很一般,民谣和金属的结合显得有些生硬,除了热闹没有太多的新意,最好的民谣金属还是在芬兰… Corvus Corax表演的Cantus Buranus中世纪歌剧是本次音乐节的重头戏。他们雄心勃勃地把一本记录了1000多首诗歌和歌曲、名为“CarminaBurana”的德国13世纪手稿改编成了一部完整的歌剧进行演绎。演出的排场很大,不但有形形色色叫不出名字的德国中世纪乐器,还有一支颇具规模的管弦乐队及指挥。既然是歌剧,女高音当然也少不了。Corvus Corax的成员一律是奇异的古代装扮,手捧大风笛,以高亢质朴的民间旋律激起人们起舞的愿望。最后在Corvus Corax音乐的鼓动下,整个音乐节在全场近乎狂欢般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后记:整整四天,大大小小Medieval, Neo Folk, Metal, Dark Ambient, Gothic, EMB/Industrial等等另类风格的音乐表演,创造出一种魔幻的节日气氛。一幕幕现场的瞬间,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音乐体验。虽然这次我们没有碰到一个中国、甚至是亚洲来的歌迷,我还是期望国内喜欢暗潮/哥特音乐的朋友们到欧洲旅游的时候找机会参加一次WGT哥特音乐节,亲自体会一下这种具有独特魅力非主流的文化。 |
转自:http://ianfyang.spaces.live.com/blog/cns!ed8e9280fa72bcda!661.entry24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