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者: 大峡谷 顺着绿色丘陵地的起伏,沿着曲折阿诺河的蜿蜒,汽车爬上了高地上的广场。往北望去,眼前就是早已心驰神往的佛罗伦萨。 对佛罗伦萨的好感由来已久,因为那里的足球俱乐部曾经有战神巴蒂斯图塔,因为徐志摩早年曾给它译了一个美丽而又性感的名字——翡冷翠,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命运的伟大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 我们下车后在导游的引领下直奔但丁故居。这是一条狭窄的小巷,这是一幢厚重的老楼。正如但丁他坎坷的人生旅途、也像但丁他沉重的历史命运。在楼上有但丁少年时光独处的小屋。就是在这陋室中,他脱口吟出了自己的第一句诗,那诗句好像是天神的恩赐,好像是一只脱茧而出的蝴蝶;也是在这陋室里,他在生病发烧中喃喃呓语,将自己对比阿特丽丝(Beatrice)痴情的爱在姐姐和其他女人面前表露无遗..... 这让人想起但丁和比阿特丽丝老桥相遇的经典故事。少年时,但丁曾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容貌清秀的女孩比阿特丽丝,暗生倾慕之情。几年后的一个黄昏,但丁信步来到老桥,正好看见了一位少女迎面走来,仔细一看,不正是比阿特丽丝么?她的个子长高了许多,更加美丽动人。但丁立即上去打招呼,比阿特丽丝一阵犹豫,终于认出了但丁......此后,但丁陆续为比阿特丽丝写下了许多情诗。在这一首首充满激情的十四行诗里,洋溢着但丁的天才灵感和他对比阿特丽丝的挚爱痴情。在但丁的心目中,比阿特丽丝是超凡脱俗的。她除了美丽、真诚和娴静外,还具有那种他所寻求的渴望已久的东西:一种启示真理的气质。 后来但丁把为比阿特丽丝写的诗收集在一起,用散文串起来,说明每首诗的动因,取名为《新生》。书中甚至把比阿特丽丝看作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从此,比阿特丽丝成为但丁作品中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理想人物。 当但丁告别放荡不羁的青年时代,介入政治后三十岁参加佛罗伦萨的共和政权,三十五岁时甚至成为六名执政长官之一,但由于反对教皇的干涉,很快被夺权的当局驱逐,后来又被缺席判处死刑。但丁正是在被判处死刑后在流亡地开始伟大诗史《神曲》的创作,进入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在但丁的笔下,《神曲》中的地狱是意大利现实情况的映射,天堂是人类梦想达到的净界,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走向净界时所必须经历的苦难。但丁希望人能认识自身的罪恶,改过自新,去达到理想天堂的净界。 在但丁故居前小巷的石板路上,有一个但丁的轮廓头像。当我问起我们的导游(一个在佛罗伦萨留学的台湾女学生)时,她说大概这是要让人们到这里看时都低头向历史巨人致敬。尽管我对这位临时兼职导游一直比较满意,但对她这次的解释还是颇有疑惑——那不是让路人都践踏伟大了吗?我无法考证这条石板路修于什么年代,也无法考证石板上的但丁头像轮廓刻于何时,当想到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曾两次被佛罗伦萨当局缺席判处死刑,会不会是当时的市政当局仇恨的无奈之举?这只能是我的凭空猜测了。 历史是公正的。它最终会对一切作出正确的评价。在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安置着很多佛罗伦萨的伟人的灵柩和灵位,而大门口只有一座塑像领阵,那便是但丁。这是佛罗伦萨这座城市给它的儿子们的定位。 当我们一行来到阿诺河上的老桥时已是黄昏,晚霞映照下的老桥光彩流溢。站在桥上看着熙熙攘攘人流出没于桥上两侧一家家黄金首饰商店,一种感慨在心中油然而生。面对当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放眼周围硝烟弥漫、恐怖主义泛滥的世界,人们不妨重读一下但丁的《神曲》和《新生》,再度游历从地狱到天堂的苦难炼狱,再度神往那永世不泯的真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让历史教会我们,珍惜爱情,热爱和平!  佛罗伦萨  但丁故居  但丁故居墙上的但丁塑像  但丁故居前石板路上但丁头像  圣十字教堂门前的但丁塑像  阿诺河上的老桥,又叫金桥。  金桥上的首饰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