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佛罗伦萨城市美学分析 |
[游记]佛罗伦萨城市美学分析 |
2008-05-22 sina.com.cn |
佛罗伦萨(Florence,意大利语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托斯卡纳区(Toscana)首府。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诺河(Arno)横贯市内,两岸跨有7座桥梁。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十五至十六世纪时是欧洲最有名的艺术中心。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佛罗伦萨是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市内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多中世纪建筑艺术。 佛罗伦萨是所有欧洲文化,尤其是欧洲建筑艺术爱好者所向往的艺术圣地。佛罗伦萨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因此,我想在此就佛罗伦萨城市的宏观和微观方面做一个美学分析。 宏观方面—— 肌理:当中世纪的巨大阴影慢慢从欧洲上空掠过去,文艺复兴的曙光被点燃的地方,不是别处,恰恰是亚平宁半岛的商业繁荣之城——佛罗伦萨。在当时这样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智慧的年代,佛罗伦萨的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都展现出有别于中古欧洲狭隘刻板的宗教气氛,洋溢着自由奔放的人文主义精神。佛罗伦萨城内建有大量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和广场,使整个城市成为了一个生动的文艺复兴博物馆。佛罗伦萨的建筑舍弃尖塔、彩窗,复杂装饰等奢华又不切实用的哥特风格,选择恢复古希腊、罗马风格的简单、对称的建筑样式,配合注重采光的中庭设计,长排的凉廊、拱窗与巨大的正门,构成宽大疏朗的生活空间。这样的建筑风格普遍运用于各大教堂、贵族邸宅与平民的住宅,如圣劳伦佐教堂、市政厅、美第奇宫、碧提宫等。 场所: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这种城市公社在一定意义上实为数以百计的家族核心的聚合体,每一家族都代表着它自己那个街区内的权力和影响的核心。每一著名家族总是和某个街区紧密相连,当时为了自卫,全族成员总是聚居一块。因此各家族都会在自己的那个街区里修建礼拜堂,礼拜堂前面的广场则作为这个家族共同的庭院。 在美第奇家族统治了佛罗伦萨之后,他们在1299年修建了市政厅(Palazzo 历史性建筑:在热爱艺术的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下,佛罗伦萨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风格极尽华丽的公共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Snata 建于十五世纪中叶的美第奇宫 是美第奇家族最早的豪宅,在之后的一百年里它也一直是家族成员固定的居所。美第奇宫以传统中古宫殿为蓝图,以军事建筑用的大石块砌成基本方形结构,外表看起来显得尤其粗犷稳定,外墙的墙角装饰有盾形的族徽。这座佛罗伦萨典型的城市宫殿,是最能代表当时都会空间风格的建筑作品。它兼具政治色彩与艺术成就于一身,向人们展示了文艺复兴百年来的艺术精品。宫殿内各个厅堂的辉煌收藏品,凝聚了这个新兴城市贵族家族的权势和财力。 碧提宫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住宅,在1865至1871年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首都期间,还是当时的王宫所在。这座庞大的土黄色建筑原本是富商碧提(Luca 标志性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阿诺尔福·迪坎比奥(Arnorfo 教堂正面是十九世纪加建的新哥特风格门墙,上面的装饰以圣母玛利亚为主题,它雕刻细致的尖拱造型与高耸的钟楼还有旁门的哥特风格形成呼应。它所拥有的全世界最美的大拱顶是由八根巨大的支撑肋和十六根相对次要的棱肋围绕而成,高91米,直径达45米。圆顶的最上方是一个巨大的铜球和铜十字架。这个圆顶以拜占庭的圆顶样式为主,结合罗马式建筑与哥特建筑的技术,将内外两层叠套在一起。两层圆拱运用了东方的鱼骨形结构和同心圆原理,将哥特式的尖拱变形,弯曲拱肋至接近半圆的形状,以水平的石拱环接拱肋,最外层再以砖块一环环铺成。这样的技术和构思,是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工艺上一个全新的突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584c01000dbd.html3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