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比萨斜塔攻略记 |
[游记]比萨斜塔攻略记 |
2007-07-16 |
天空有些灰暗,阳光时而微微地露下脸,更多的却是久久地赖在云朵里半遮面,不管脚底下的我们是如何的千呼万换.看来,不是一个出游的好天气.但不管如何,冲着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的名声和面子,也就顾不得老天爷的赏不赏脸了. 先来到市区,一位具有意大利特色的大胡子司机看见我们,压抑不住眼中的兴奋,用生硬的英语问道:要去比萨斜塔吗?真可谓盛名在外啊,目光如炬的出租车司机只要一看是游人的样子,就懂得了该是抛比萨斜塔出来钓人的时候了.乖乖地,来回120欧元(1200人民币),我们也懒得跟他还价,就当是给国人~损~点面子吧,要知道,国人的杀价水平世界排名第一. 半个钟头不到的路程,我一直在车厢内昏昏欲睡,等感觉车子停稳时,发觉车外有些异样----人,人山人海的人.顿然清醒,跟司机一样,压抑不住眼中的兴奋,只不过他为钱兴,我为塔奋.一个九十度大转弯,踏入奇迹广场,抬眼,一座倾斜着摇摇欲坠的圆塔就这样不可思议的立在眼前了.虽然心中有着极坚强的心理准备,可真正面对这样的奇观壮景时,心跳还是不经宣告地停止了3秒,一股无法言语的呼之欲出的兴奋与讶然即刻塞满整个胸腔. 斜塔共8层,50多米高,一座典型的古罗马式建筑.据说在建到第三层时,就开始了倾斜,不得已停工,后来过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座塔.当初也并没有这么斜,在经过了六七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也因此闻名了全球,成全了比萨城.更有后来,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1590年从塔顶上扔下两颗大小不一的铁球,扔响了世界,扔红了意大利. 当我终于将激情的目光从斜塔身上拉出来时,才如梦初醒般发现奇迹广场上不光只有斜塔,斜塔的旁边就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十字架式的大教堂,再过去就是洗礼堂,四周尽是青青的草地一片.斜塔,大教堂,洗礼堂,三大古罗马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一起,奇迹与宏伟并存,让整个奇迹广场时时都处于人声鼎沸之中. 天公不作美,东边一阵太阳西边一阵雨.雅兴高昂的游人时不时被一阵阵毫无先兆的急雨逼得四处躲藏,我也深受其中.眼见老天一时半会不会敛起它那阴晴不定的脸,就索性走进一家广场边上的比萨店,点了份比萨和红酒,休闲地坐在藤椅上,给一个视觉和口感的绝对享受. 出了比萨店,买好纪念品,又晃悠悠的在奇迹广场转了个圈,在青青草地旁,准备再多拍几张照片.忽然,耳边传来一声声标准的国语,侧脸一看,五六个操着国语的男人捧着相机摆着姿势在大呼小叫尽情的拍照.觉得有些异样,原来草地四周拦着以阻止游人进入的铁链对他们来说如同虚设毫无意义.绝大多数的游客都会很自觉地行走或站立在铁链之外的石路上,就这么几个人,一副无所顾忌旁若无人的样子,显得相当另类.放眼望去,诺大一个奇迹广场,也就这么几个国人,毫无约束毫无素质地践踏在嫩绿而平整的草地里,成为奇迹广场上绝对的一道煞景!忽然,一股深深的厌恶取代了本来游兴十足的心情,意味深长地张望了几眼,摇摇头,叹口气,走开.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先拥有让别人尊重你的理由.国人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将近下午一点,回到下车处,大胡子司机业已早早守候在那.归程的路上,迫不及待地打开相机,体会今天收获的喜悦.到达后,夹杂在客人中间排起常常的队伍,风很大,吹的锦旗~咧咧~作响.忽然好像手机在响,不敢相信的同时还是取了出来确认.手掌轻托着欢鸣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组熟悉的号码,深深意外欣喜之余,和朋友一起分享今天的游历与感受,惬意,轻轻洒洒,氤氲开来...... 人在旅途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frank0527.blog.sohu.com/50213201.html |
转自:2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