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郑州之行之七——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和少林古刹 |
[游记]郑州之行之七——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和少林古刹 |
2007-07-16 live.com |
April 26 郑州之行之七——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和少林古刹 根据培训中心的安排,在考完试后,有一天时间让我们游览一下河南的旅游胜地。一共有两条线:A线是龙门石窟、古都洛阳赏牡丹和少林古刹;B线是走开封。经大家商议,一直同意走A线,毕竟一次可以游览三个景点,还是很难得啊。 早上7点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首先到达了我们今天的第一站:龙门。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在春秋时期称“阚塞”或“伊阚”,隋以后称龙门。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是我国的重要艺术宝库之一,其主要包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区,而香山寺是我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之地,因此其也得名“香山居士”。 龙门的景区建设的很不错,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草坪悠悠,杨柳丝丝,进入景区的代步车也是电瓶的,环保又美观。从代步车下来,远远的看到“龙门”二字屹立在前方的进口出。我们这次由于时间仓促,只游览了龙门石窟的精髓——西山石窟。沿着伊水边长达一公里的青石路面缓缓而行,一步一景,步步有惊喜。大大小小,姿态神情各异、面目栩栩如生的佛龛密布于整个崖壁之上,佛像或立或卧,或行或飞,或舞或歌,或喜或嗔,惊叹其鬼斧神工之余,也不时能听到声声惋惜:很多精美的佛像头部都不完整,据说很多都成了外国博物馆的藏品。同时,千百年的沧桑裸露也使它们的圆润肌肤渐遭风化腐蚀,让人不得不为这人类艺术的瑰宝而惋惜。 在走过的西山石窟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气势宏伟,美仑美奂,虽然在很多画册上曾经看到过她,但当她近在面前的时候,还是被她所震撼。那俯视大千世界的慈悲目光,那轻浅的不可思议的微笑,那阅尽人间寒暑冷暖永远温柔亲切的面相和胸怀,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让每一个注视她的人为之倾倒、为之感动、为之流连……其旁边的菩萨、力士、天王等雕像同样惟妙惟肖,与卢舍那大佛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烘托了一种浓厚的佛教气氛。 看完了西山石窟,在感叹我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的同时,也为这些艺术宝库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惋惜。就在这一种矛盾的心情之中,登上了旅游车,驶向了我们此行的下一站——洛阳。 洛阳,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九朝在此立都,因此又称九朝古都。洛阳与开封、安阳是河南有名的三大古都,而洛阳又是三者中的翘首。洛阳的名胜估计很多,龙门石窟,白马寺,奉先寺…这些自不用说,洛阳牡丹更是天下闻名。牡丹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花卉,而牡丹中又以洛阳牡丹最为出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这次来到洛阳,恰逢第二十四届洛阳牡丹花卉节,能有机会一睹国花的风采,心里甚是欢喜。 我们参观的地方叫“神州牡丹园”,冉冉不及“王城牡丹园”闻名(来郑州之前,朋友推荐我看牡丹要到“王城牡丹园”),但据说也是洛阳有名的赏牡丹的园子之一。“神州牡丹园”位于白马寺的侧对面,典型的园林式建筑。走进大门,迎入眼帘的是墙上的壁画。全部是盛开的牡丹,各个娇艳欲滴,神态逼真。中间是道路分开的四个小块,里面栽种的就是令我此行要观赏的牡丹。 此次我们来的时间稍微晚了些,虽然仍然处在牡丹花卉节期间,但牡丹花期已经是晚期了,再加上前几天的骤然降温的洗礼,更使这尊贵的花儿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园子里的牡丹很仍人失望,虽然有些正开的当时,但更多的或是以过花期,或仍含苞待放。这时,毕竟让我想起了在龙门时,生长在石窟壁上的小花,花很小,也不漂亮,但生命力却是那么顽强,在坚硬的石壁上,扎下了跟,饱经风吹雨打日晒,“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熬过了夏日的酷热,秋天的萧瑟和冬天的严寒,终于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开出了小花,仿佛在向世人宣示着她的存在。而与顽强的小草相比,牡丹花的生存环境是多少优越啊!播种、施肥、锄草、杀虫,少经风吹雨打,酷暑严寒,虽然花雍容华贵,但在稍微天气变化恶劣变化下,一切都成了昨日黄花,只留下一株株凋谢后的残骸。让人在为其惋惜的同时,更引起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由于时间的安排,我们在匆匆浏览了一遍后,就离开了牡丹园,带着遗憾,也饱含期待,期待着牡丹下次的盛开。(未完待续) |
转自:http://milan-sky1011.spaces.live.com/blog/cns!983B242E249FFC7B!207.entry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