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天独自转欧洲(9)罗马梵蒂冈

[游记]20天独自转欧洲(9)罗马梵蒂冈

2007-07-16    tuniu.com

王老五从没见过这么多雕像

这天要去的是国中国梵蒂冈。它就在罗马城内,而且离我的住处不远。
梵蒂冈博物馆门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博物馆外表其貌不扬,进去才发现,它非常宏大而且设施完备。记得和凯文参观卢浮宫时,每进一个展厅前,他总说:“看看他们还抢了些什么。”他这个美国人对老牌儿帝国的发家史好像比我这饱经忧患的亚洲人民的后代更有不屑加愤恨之意。我如今也有了这份好奇,特别想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少宝贝。进去一看,嚇,果然眼晕,偷的东西太多,怎么看得过来呢,罗马教廷的掠夺史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的雕塑品多得不计其数。展室里,雕像如列队式,一个紧挨一个,参观的人只能像检阅部队一样从这头走过去,再从那头走回来,要想停下是很难的,因为实在太多了,不可能一个一个地仔细研究,除非是在美术史上特别提到的作品,人们才会花时间多端详一阵。在一个庭院式的展区里,我终于见到了似曾相识的“拉奥孔”和“太阳神阿波罗”,早就记不起在哪儿见过他们的图片,可能还不止一次,如今突然出现在眼前,倒并不太吃惊,反而像会到了老朋友。阿波罗的确非常阳光。
在一个展馆前,向一位带着工作名卡的先生问路,他回答完我的问题,却对我手里的数码相机发生了兴趣,而且自作主张,张落着要为我和另一位工作人员照张合影。两个不知道为什么要合影的人在他的撮合下合了一张影。[with staff]我猜他一定是无聊得紧,想随便找点儿事做做。不过照片照出来倒还不错。

上过妆的《最后的审判》

博物馆里的旅行团太多,空气不好,感觉非常疲劳。随着人流穿过一个个展厅,除思堑玫袼芎鸵徽 故业牡赝迹 渌 亩技遣坏昧恕6游榈乃俣仍嚼丛铰 な奔涞牡群颍 颐亲呓 酥 奈魉雇⒔烫茫 路鹨唤盘そ 思 岽筇 蛭 械娜硕纪w〔蛔吡耍 嗣桥腔苍谡饫铮 郎兔卓 淑髀薜目跏澜茏鳌按词兰汀焙汀白詈蟮纳笈小薄1诨 悸 苏 龆 荻ズ椭髑奖冢 诙 娜宋锷裉 饕欤 犹焯美锏陌蚕榈降赜 锏募灏荆 杌嫔朴猩票ǘ裼卸癖ǖ睦硐刖辰纾蛔畲 竦氖悄切┑踉谥屑浔磺着笸 献У闹 澹 踉 志澹 幌胂罅Α; 蔷 匦律仙 模 菟稻 烁呖萍家瞧鞯牟馐院突乖 嫡饷炊嗄昀慈嗣敲挥辛系剑 疵卓 淑髀薜挠蒙 词侨绱嘶 龇岣弧>」懿欢 易孕哦匝丈 故羌 涿舾械模 灰 谝獯罄 鞘械慕滞纷咭惶耍 苣严嘈乓桓龅氐赖囊獯罄 帐跫一岬鞒鋈绱嗣髁劣秩鄙俨愦蔚难丈 w艿母芯跏羌伲 裉 艘徊闫ぃ 牧Χ纫丫 徽谧×耍 业垢 m 谢 嵝郎湍橇椒 傻摹?BR>教堂里的人声嗡嗡作响,管理员每隔几分种就叫一次“安静”,人声马上会弱下去,可是不出一分钟,声浪重又翻滚上来,如此反复。面对世间珍品,让来此膜拜的人“安静”是有点儿难,如果那句话是“请勿触摸”,倒显得合理些。但也许,长时间的声音振动会对壁画造成损害,比如掉墙皮什么的?那样的话,我们倒都应该戴上口罩再进去。
梵蒂冈的邮局就连着博物馆。买几张这里的明信片,几张邮票,然后盖一枚梵蒂冈的邮戳,没有这个戳,这里的拜访就不能算作完美。
出了博物馆,向圣彼得大教堂走去,这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圣地。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就想当然地凑了上去,以为是参观教堂呢,谁知却排到了买票的窗口。心中奇怪,怎么参观教堂还收钱,在欧洲从来没听说过。买了票才知道,这支队伍是等着上教堂穹顶的,已然如此,那就上吧。
从侧院进到一个大厅,里面有电梯,很多人等在那儿。我懒得等,心想不如自己“腿儿”上去算了。这不自量力的逞能让我吃尽了苦头,在里边绕圈绕个没完。总算在半途又看见电梯了,那儿写了个“2”字,心中大喜,赶紧摁键,却发现它形同虚设,等了两趟都没等到,估计楼下每次都是满员。一摸包,干粮忘在住处了,水也没带,昨天在罗马街头随处可见的小喷泉喝得兴高采烈,水瓶立刻成为旧爱,今天想都没想要带它,谁知梵蒂冈的博物馆里没喷泉啊。看来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忍饥挨饿地做登高练习了。
来到3层,这里是电梯的终点,却是徒步向上的起点。好在这段路不算太长,上了段楼梯,到达穹顶位置。穹顶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尽管他没能看到它完工。这里距离教堂的地面有100多米,穹顶内壁被规则的图案分割成16份,每个图案里又画着不同的圣经人物。人们常形容这个穹顶是繁星满天的空灵宇宙,如今的我们就是离星空最近的人。从这儿向下看,下面的人小得如同棋子,所以这里加了护栏,游人不能把头探出去拍照。我战战兢兢地把相机伸出去,镜头对着下面,摒住呼吸按了两次快门,总担心相机掉下去,手心里全是汗。因为没有眼睛的监督,两张都不是很理想,但至少这高度不再抽象,惊叹也放进去了。
从这儿,才真正开始去穹顶的攀登。夹道的墙是朝里倾斜的,所以人必须斜着身体。窗户很少,氧气显然不够。有些地方,墙和墙的交错处会有一道缝隙,可以做个深呼吸,再往上,就完全和外面隔离了,黑漆漆的过道里点着灯。
总以为快到了,却总有楼梯等着我们,梯子也是因地置宜,换着花样儿来,不光材质不同,角度也不一样,陡的时候有七十度。大家排着队,小心翼翼地向上移,没有人说话,只听见喘气的声音。
总算是到头了,仰望那扇透着人间光亮的门,简直有种饥渴的焦灼。跳上去,外面是观赏台,清风扑面,和所有的人一样,我大口大口地喘气,贪婪地呼吸。胖人更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是啊,我这样的瘦子都快受不了,更何况他们呢!而且道儿那么窄,我猜他们是一路“挤”上来的。
和巴黎相比,罗马城从上面看比较平淡,缺少可圈可点的景致。但我很快找到了明信片上俯瞰圣彼得广场的位置,这个广场相当完美,这次无意间的登高练习也成了最令人难忘的一次。

一切的天才都献给上帝了

从穹顶下来,这才去看教堂。如果有条件的话,请一定把这个景点放在最后。不然,你会对一切教堂失去兴趣。在我这非教徒的眼中,这里俨然又是一个雕塑博物馆,大师的作品随处可见。虽然经过一上午的美学“打击”,我的审美状态已不是上甲,而且患上了严重的“审美疲倦”,但还是被震撼了。
一束束光柱从教堂高处的窗口射进来,弥漫在上方,圣彼得的宝座高高在上,它光芒四射,威严神圣;我看到虔诚的教徒排着队,等着亲吻和抚摸圣彼得雕像的脚趾,那只脚已经被磨得闪闪发亮了。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四处游荡,敬畏地站在那些巨大的大理石雕塑前,脸上是不可置信的惊叹号。
“哀基督”(Pieta)就放在进门的右手处,是米开朗琪罗24岁时创作的,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基督,她少女般的面容有一种沉静而深刻的悲痛,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吧。 这也是唯一一件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的作品,据说曾有个疯子跑进来对着雕像砍过一刀,传世之作不期有如此一劫,所以破例被隔离了。但其他的塑像还是完全开放的,它们以这种亲近的方式向观者传达着已故大师们的艺术气质和精神,让人心生崇敬。
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堂,已经是下午。正好赶上卫兵换岗,抢拍了一张。他们穿着一种红蓝黄相间的制服,色彩醒目,别致帅气,有人说,这衣服的款式有500年的历史,当初还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不知是不是真的。
站在台伯河的桥上遥望梵蒂冈,想起小清的话:“最后你就会发现,他们一切一切的艺术天才全都奉献给上帝了。”
然也。感谢上帝给了这些天才艺术家留下他们作品的机会吧。
转眼又身在罗马城了。为了后天的顺利出行,我需要先解决火车票的问题。乘车去特米尼车站,花了两个小时,总算买到了后天去佛罗伦萨的车票,连同佛罗伦萨到威尼斯的车票也一块儿买了。
回到家,小清正在等我,说附近有家中国餐馆,要请我去那儿吃晚饭。饭馆不大,是一家温州人在经营,收银台的女子20来岁,操着吴侬软语口音的普通话,看得出,她跟小清很熟。我们要了三个菜一个汤,味道还不错。
小清告诉我,意大利的温州人特别多,多数都在经营餐饮。这种地方特色其实挺有趣的,如果套用“北京人在纽约”和“上海人在东京”,我们还可以有“福建人在伦敦”,“温州人在罗马”,“黑龙江人在莫斯科”,“哈尔滨人在惠灵顿”等等等等。
中国人多,所以中国人争取生存空间的愿望格外强烈,生命力也异常顽强。挣得一份生活和未来,也许是挣得一份梦想,都是值得尊重的,祝他们好运吧。

九月二十四日 星期三(第9天)

在罗马的最后一天。前一天晚上和小清聊天至深夜,又上网处理些信件,凌晨四点才睡下。因为昨天收到信,有位威尼斯附近的朋友愿意为我提供住宿,我的住宿计划略有改变,所以中午起床后又去了趟火车站,把昨天买好的车票做了改动。回来吃完饭已经3:00了,这最后的几小时我打算再去小清推荐的两个教堂看一看,然后转转街景。
⒙ 刈咴诮滞罚 帕粢饬艘幌乱獯罄 哪腥恕f婀郑 洗 狄獯罄 酱κ撬Ц绨。 以趺匆桓鲆裁慌龅侥兀康辜 瞬簧僖獯罄 琅 陀⒐ 讼啾龋 歉 信 缘奈峦瘢 聿谋冉辖啃。 宋抖 恪?BR> 小清说意大利男人喜欢调情,接近女性的勇气十分了得,可能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十足的生活的乐趣吧。当我再次光顾特拉维喷泉的时候,果然被一个意大利男子盯上了。他很执着地要请我喝东西,和我聊天,还告诉我他的职业是警察。我不清楚他是骗子还是警察,想想自己这几天没什么事可以向他汇报,想要逃票的企图当然也不能告诉他,还是友好地和他说“谢谢再见”,然后走掉了。
西班牙台阶上的人比我第一天看到的还多,很多人刚从对面那条著名的康多提商业街转出来,围坐在船形的喷泉旁休息。听见几位中国同胞在交换购物信息,有一位买了3双意大利皮鞋。呵呵,购物,我出来这么些天都没想过购物,“文化苦旅”啊。
3天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其实到最后还是放弃了不少东西,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还有精力和胃口的消化问题。这么大的罗马,3天又岂止够呢?坐在公车上,经过那些教堂和废墟,越发觉出罗马的可爱。我喜欢它这样随意地满身挂着宝贝,不加掩藏地等着你来;那些废墟,好似无家可归般,安然散落在城市里,任周围车来车往人进人出,好像在说:就酱(这样)子吧。
喜欢罗马的嘈杂和喧闹,这正是它的节奏。都说这里小偷猖獗,还好,忙得没顾上找我。还有随处可见的小喷泉,石头做的,造型各异,手堵住下面的洞,一柱水就升上来了。这是罗马的周到和慷慨。
当然还喜欢罗马的颜色,喜欢罗马的路,黑色的厚厚的方砖,幽幽地散发着历史的光泽,在马蹄下有节奏地歌唱。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可以让我觉得踏实,让我长久地凝视,又能触摸到童年记忆的地方。

(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的地)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23 次, 发表于 15点58分, 推荐给好友

魅力大理游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293425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