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留学游记系列(5) 春游欧洲之梵蒂冈、罗马城和佛.

[游记]留学游记系列(5) 春游欧洲之梵蒂冈、罗马城和佛.

2008-06-27    sina.com.cn

留学游记系列(5)-春游欧洲之梵蒂冈、罗马城和佛罗伦萨

2007-05-08 20:51:51

大中小

标签:留学游记梵蒂冈罗马佛罗伦萨

“袖珍之国-凡蒂岗”

第六天自然是我们此次旅游的精华所在--游览凡蒂岗,罗马。几十个世纪的历史为罗马这个“永恒之城”留下了无数文物古迹和艺术瑰宝,让我根本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奢望能用我笨拙的笔墨可以反映其全貌。那一天我马不停蹄,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凡蒂岗和罗马的主要景点:凡蒂岗博物馆,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天使之城,纳沃纳广场,万神殿,特莱维喷泉,威尼斯广场(祖国祭坛),罗马帝国市场遗址,斗兽场,圣玛丽娅大教堂,共和国广场,海神喷泉,西班牙广场,人民广场,奥古斯都墓。

我们早上八点多就开始在凡蒂岗博物馆外面的大街上排队,人流之多,队伍之长,比毛泽东纪念堂有过之而无不及。博物馆里戒备森严,又是查包(X光检查),又是搜身,就差没有派医生检查“口蹄疫”了。想想也难怪人家。人家一个国家就这么两栋楼,万一给带个炸弹什么进来,什么都完了。从地图上看,凡蒂岗位于罗马市中心,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所有的领土和资产也就是这个广场和连在一起的圣彼得大教堂,凡蒂岗博物馆,以及不对外开放的生活区中的御花园和宫殿组成。凡蒂岗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另有雇员三千。国家虽小,凡蒂岗却是世界上国民平均收入及财富最富有的国家,其黄金和外汇储备高达一百多亿美元。(这不难理解,看看排着长龙的游客就可以知道他们有多富了)。凡蒂岗是罗马天主教教廷所在地,全球7亿多天主教徒的精神圣城,所以每天教徒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世纪以来无数的珍宝,其艺术品主要是两大类:雕塑和绘画。导游书说仅参观凡蒂岗博物馆中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品就需要2个小时。雕塑方面的主要作品包括“拉奥孔”“贝尔维德雷的阿波罗”以及“贝尔维德雷的人体躯干”。除了大量的这些现实主义雕塑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里的绘画。十六世纪的教皇朱利奥二世专门请到了当时最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和米开朗杰罗(Michelangelo)到此作画。拉斐尔的大型壁画“圣礼的争辩”“雅典学派”充分反映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天份,当时他只有20多岁。另外一位著名艺术家米开朗杰罗在博物馆里的作品似乎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1508年开始,米开朗杰罗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完成了博物馆中西斯廷小堂整个穹顶的绘画。这个穹顶的壁画主要反映圣经中的一些故事,其中包括“创世纪”等。另外一幅米开朗杰罗的作品是他在完成穹顶壁画22年后用7年时间完成的“末日的审判”。当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这幅巨作用三百多个人物形象揭示了文艺复兴的根本观念,那就是,“人道主义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人物本身。”
“末日的审判”被认为代表了一个时代,米开朗杰罗借这幅作品表现人的情感,表达了人的新希望,并发出一种永恒的将往昔和现代紧紧连在一起的现代精神,对各个时代的人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慕名而来的数千名游客在米开朗杰罗的壁画下面见缝插针,摩肩接踵的站立着,窃窃私语,其情其景,我从未见过。从博物馆出来时,我发现我跟同行的同学失散了,我只好跟同团的文莱驻英国领事馆的职员多迪先生同行,继续参观。接下来当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了。据了解,教堂的名字源于天主教的圣徒彼得。目前的教堂是教皇朱利奥二世在1506年破土兴建的,在为期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意大利建筑师都曾参与过教堂的设计和装饰(其中包括布拉曼特和米开朗杰罗),可见该教堂的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地位。凡蒂岗的标志就是这个教堂,特别是那个圆顶。该圆顶为当时时年70多岁的米开朗杰罗所设计,代表了他非凡一生中艺术成就的顶峰。整个教堂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大雄伟,气势逼人,除了地板,从教堂摆设,墙壁到穹顶,每一寸地方都充满了宗教色彩和艺术魅力,几乎全为名家之作。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镶嵌于墙体的雕塑,个个都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而且造型庞大,非常气派。中国佛教上的艺术成就很难与之相比。教堂出来就是我们前一个天晚上到过的圣彼得广场,不过此时已经是人头涌涌。据说每年的一月一日,圣枝主日,复活节和圣诞节,广场上往往会聚集20万之众。那天是4月13日,复活节前两天,所以博物馆,大教堂和这广场都人满为患。从空中望下去,整个广场像一个人张开的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游客。这个效果是由广场两边由巨型石柱所形成的两个半圆型长廊所造成的。长廊由284根圆柱和88个方柱组成,顶上竖立着140位圣人的雕像和教皇阿勒桑德罗·基季七世的巨大的徽志。游览凡蒂岗给人的印象是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教会在西方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凡蒂岗现在所拥有的艺术瑰宝重要得益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的几位人文主义者的教皇,他们对于重新发掘古典文学和哲学有极大的兴趣,而这些文学和哲学在当时是一直遭到教会的反对的。正是那些作为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的教皇促进了两种文化的融合,特别是促进古典文化的复兴。
在这些教皇的推动下,凡蒂岗可以毫无顾忌地收藏珍贵的古代文物,并招募众多的杰出艺术家来装饰和美化教皇宫,从而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罗马名字的起源

罗马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753年,由传说中喝狼奶长大的孪生兄弟之一罗摩洛(ROMULUS,其兄弟叫REMUS)和他的牧民建立。当时兄弟两人为罗马的命名发生争执,罗摩洛(ROMULUS)要以他的名字开头命名为ROMA(罗马),而其兄弟REMUS则想用其名字开头命名为REMA。结果为REMUS为罗摩洛所杀,罗摩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国王,从此就有了罗马。罗马帝国的疆土曾跨欧亚非三大洲,似乎“条条大陆通罗马”即源于此,反映其疆土之广。从下面的游览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古罗马在人类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岁月。

从圣彼得广场出来走15分钟就到了“天使古堡”。这里是阿德裹亚诺皇帝的陵墓,历时10余年才建成(124年至139年)。据说这里曾是教皇的堡垒和避难所。它与凡蒂岗相通,通过全封闭的墙中通道与凡蒂岗连在一起。接着往南走就是纳沃纳广场,广场上有三个巴洛克式的喷泉,中央的一个叫四河喷泉,为贝尔尼尼的天才杰作。广场边上是外观雄伟的阿科内圣阿涅塞教堂。广场往东走10分钟就到了万神殿。万神殿并没有多少什么东西可以看,但是它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经历了18个世纪的沧桑后,铜门和拱门屋顶依然完整如初。在万神殿里埋葬着包括拉斐尔在内的一些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拉斐尔死于1520年,当时才37岁。意大利统一后,万神殿成为国王的陵墓。再往东走就到了特莱维喷泉。在罗马,你随处可以见到清澈如玉的喷泉。古罗马时代的供水系统就有“供水皇后”的美誉。罗马美妙而壮观的喷泉在世界上赢得了“喷泉之都”的美称。特莱维喷泉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从这个喷泉从设计到完工整整花了两个世纪。整个喷泉表现的是海神得胜的场景。从特莱维喷泉沿着科索尔大街往南就到了雄伟的威尼斯广场,这里是罗马举行一切国家庆典活动的中心地点。广场上那座宏伟的维托裹亚诺建筑是为纪念维托裹奥·艾玛努埃尔二世和意大利独立而修建的,又称“祖国祭坛”。这一纪念碑于1911年落成,耗时达26年之久。从威尼斯广场往右,沿着帝国市苑大街可直到斗兽场。帝国市场大街的得名大概是由于其两边就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市苑遗址,现在依然可见断壁残柱,尽显历史的沧桑。这跟北京圆明圆的一些景象极为相似,但是形成原因则显然不同。所谓市苑就是指这里原为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可以看到罗马政权的起源和那个时代的辉煌。这条帝国市苑大街上偶尔你可以见到一些扮成古罗马角斗士的人站在路边。他们都是彪形大汉,身披盔甲,手持大刀,圆瞪虎目,一不留神准吓你一跳。街上不时还有载着观光游客的马车跑过。古罗马建筑,角斗士,马车,这一切足让你怀疑时光倒流,认为自己是走在古罗马时期的街道上。这大概就是罗马被称为“永恒之城”的原因吧。沿着大街15分钟即可到著名的斗兽场。这个露天剧场建于公元72-80年。传说使用了4万名奴隶。这个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的斗兽场主要用途是斗兽和角斗士们角斗,那些观众就从这些残忍的表演中获得满足。据说当时为了庆祝斗兽场的竣工,庆祝活动延续了100多天,杀死了5000多头猛兽,有上百名角斗士丧生。图拉真在位时,总共杀死一万一千头猛兽,有一万名角斗士在此角斗。有一次,同时放入100头狮子,其嚎叫声震动了整个斗兽场。直到公元608年(另一说为公元405年),斗兽场一直用于角斗和斗兽,中世纪时改为一个城堡。由于当天晚上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要在斗兽场这里进行复活节的庆祝活动,所以当时斗兽场不对外开发,游客不能进到里面去。我们到时刚好赶上天气转阴,乌云蔽日,通过斗兽场下面一层的门往里面看,只觉得里面阴森森的,也许冤魂太多了。

“这里原本没有风景,人多了,也就成了风景”

走完斗兽场,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所以我跟文莱的外交官多迪先生坐地铁继续参观了圣母玛丽娅大教堂,海神喷泉,西班牙广场,人民广场和奥古斯都墓。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广场,这里从17世纪以来一直是罗马文化和旅游的中心地带。当天下午我们赶到时已经是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只见上百级的台阶上坐着密密麻麻的人。我们爬上台阶的顶端,往下一看,只见四周的街道也是密密麻麻的人流,像蚂蚁一样在慢慢地移动。这里本没有什么风景,最迷人的风景就是坐在台阶上的这些数不清的人。其中有不少是当地的年青人来这里感受热闹。有意思的是在一层台阶上竟然有个老头(很像当地人)和衣而卧,可能都睡着了。意大利人很散漫,也很浪漫。在斗兽场附近的树下,我也见到一个老头在草地上呼呼大睡。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坐下来,分享着夕阳下的罗马美景和闲看周围人间百态。望着那些蚂蚁般的人群,我实在想不起来我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见过这么多人。当我们离开台阶走到大台阶对面的街道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名店街-水道街。这条街上几乎全是意大利名牌服装和皮具,贵妇小姐们一手牵着哈吧狗,或怀抱小花猫,一手挽着西装革履的绅士,慢慢地看,细细的挑。这也许就是这里人多的缘故吧。没钱的不要紧,逛一逛,橱窗里让人心动的商品也许会给你增加赚钱的动力。对于单身男人来说,虽然逛街并非为其所长,但是这里靓女这么多,自然是最好的动力了。对于我来说,正如朱老先生(朱自清)在《荷塘夜色》中所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罗马印象记”

对于很多游客来说,罗马是一个让你既爱又恨的城市。你爱它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你也会恨它混乱的交通和防不胜防的小偷。罗马的文化和历史无需赘述,其喧嚣和混乱让人难忘。罗马的司机一点也不比广州的司机差,勇往直前,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红灯亮时,冲出停车线一个车位才停下来的车。我从一段街上初步数了一下发现不到50米远的一段路,竟然有10余部车有不同程度的“撞伤”。意大利人天性散漫,不守规矩,开车真的是横冲直撞,让游客胆战心惊。意大利人也是懒得可以,车撞坏了也懒得去修它。几年前有一位美国老太太到广州旅游,坐在旅游车的最前排,广州混乱的交通好几次让她掩脸惊叫。后来她开玩笑说:“你们广州的司机是全世界最勇敢的司机了。如果让美国的司机到中国广州来开车,那中国就不会有人口问题了。”到了罗马以后,我敢肯定罗马的司机更有资格能获次殊荣。说起罗马的小偷,游客更是谈‘偷’色变。据资料介绍,罗马的小偷主要是“吉普塞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宣布为不设防的城市,结果成千上万的来自意大利各地乃至其他国家的难民蜂拥而至。战争结束后,很多难民定居罗马,其中的“吉普塞人”更是流落街头靠‘扒抢’为生。由于这些“吉普塞人”扒手让游客苦不堪言,以至严重影响了意大利的旅游业,结果意大利政府于1994年左右大规模的整治“吉普塞人”,所以情况有很大的改观。我们这次看到,在街上,特别是景点里有不少卖纪念品的“走鬼”,这些人从肤色上可以看出是印巴人(印度,巴基斯坦),所以这些人大概就是所谓的“吉普塞人”了(吉普塞人原是千多年前从印度向欧洲迁移的印度人,遍布欧洲各国,一直以流浪方式生活)。他们在景点里经常给警察驱赶,那种情形很象广州警察或者城管赶“走鬼”的镜头。大概是由于我们在罗马时适逢复活节前夕,所以街上很多警察,这样我们也没有机会跟著名的“罗马扒手”遭遇,少了一份体验。不过当时我们的压力可不小。那天下午7点多,我在参观奥古斯都墓的时候,在墓地旁见到两个吉普塞小伙子,他们在街上流落了一整天之后,正在人少的地方摊了报纸打牌呢,旁边放着不知是偷来的包还是他们“改行”后用来卖纪念品的包。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799f5010007ty.html3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