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共和国首都--美丽的城市---布拉格(Prague) 布拉格(捷克语:Praha,德语:Prag,英语:Prague)是捷克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分布在七座山丘上,有伏尔塔瓦河蜿蜒流经。人口118.3万(2006年3月),面积496 平方公里,全市共设22 个区。平均海拔 235 米,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七月平均气温为19.5 度,一月为-0.9度。 简史: 新石器时代,布拉格即有人类居住。 九世纪建成城堡和定居点。 旧城由波希米亚君主瓦茨拉夫一世建于1230/34年间。 1345—1378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治下,布拉格达到鼎盛时期。在欧洲宗教改革和1618—1648 年的三十年战争中,布拉格具有重要地位。1621年6月21日,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皇、西班牙贵族诸侯为代表的“再造天主教运动”镇压了布拉格市民起义,并处决了起义领袖。1631年和1648年布拉格先后被撒克逊人和瑞典人占领,从此进入衰落时期。十八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重新发展,布拉格人口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贵族及商人云集于此,对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交通: 1845年布拉格接入铁路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通电车。1974年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现已拥有A、B、C三条线路,总长20多公里。伏尔塔瓦河行驶客运航船。布拉格鲁津机场97年扩建后成为年客运量达5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 建筑: 布拉格现拥有各类古建筑物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九世纪下半叶。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查理桥分别兴建于1348年和1357年。 逸闻: 布拉格这个名称来自德语,当地称它为布拉哈,意为“门槛”,其原因是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个门槛。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开始建设城市时,建筑师来到这里勘察,他遇见一个老人,正在锯木做门槛,做得异常认真、仔细,建筑师深受感动,城市建成之后,便命名为布拉格。 名胜: 伏尔塔瓦河将城市分为两部分,河上建有10几座不同时期的桥梁,最著名的是查理桥。市区的带有尖塔或圆顶的塔式古老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以哥特式或巴罗克式建筑数量最巨、最为著名。它们大多为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连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称。在阳光照耀下,“百塔”显得金碧辉煌,因而又被称为“金色的布拉格”。 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60多年来历届总统办公室均设在堡内,所以又称「总统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画廊新近重新整建完毕的布拉格城堡画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du)必须另外付费才可进入,其内收藏了许多古典绘画,最早从16世纪开始,而以16到18世纪绘画为主,涵括了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各国艺术家作品,共有4,000馀幅。 布拉格城堡画廊的原址是城堡马厩,在改建为城堡画廊的过程中,发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圣女教堂,部份遗迹存放在城堡画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