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欧洲之行13——梵蒂冈 |
[游记]欧洲之行13——梵蒂冈 |
2007-08-04 sina.com.cn |
2月15日,在意大利的最后一天,今晚10点的班机,我们即将踏上阔别十天的祖国的土地,真的有点想家了,可是精彩的罗马假日还没开始呢! 8:40分,我们离开宾馆,行李昨天已全部带回宾馆打包弄好,包括冯泱的球、帽子、玩具什么的,车上不能留东西了,因为明天这辆车又将在罗马机场迎接另一个来自香港的旅游团,陪伴了我们整整八天的大巴和大巴司机——一位威严的葡萄牙胖叔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大约12:30分,大巴车开进了罗马城,街道显然比较狭窄,两边的楼房不高,大大小小的汽车随意地停放在路边,眼前不时闪过涂鸦的墙壁,也许不是商业区,没看见什么明亮的店面。 (乱糟糟的街道,不过我觉得那微型车很可爱。另外,虽然车多,可是不觉得吵闹,因为没有人鸣喇叭,不似在上海,绿灯一亮,前面的车稍有怠慢,后面的喇叭就响成一片,还有摩托车不时从身旁呼啸而过。) 随着导游的提醒,我们开始发现车窗两边往后倒去的一段段掩映在绿色青苔中的古老的城墙,也许是刚下过小雨,路上灰尘不大,梧桐树的叶子稀稀落落,当我们沿着台伯河行驶的时候,许多古老的建筑就透过树枝一一呈现在眼前了。 已到了午餐时间,先填饱肚子再说吧!这可是最后一顿欧洲的饭菜了,当然还是在中餐馆。大家为了节约时间多看几个景点,牺牲了在罗马用晚餐的时间,反正飞机上吃的送个不停,少顿饭怕什么,到这儿不就是来看风景的么?后来导游在飞机上还给每个人退了6欧元餐费,真够讲原则的! 午饭后我们继续乘车,来到梵蒂冈城外的一条街道上,据说这里不能随便停车,于是我们迅速下车,然后被一位年青时尚的北京姑娘带进了梵蒂冈城,她就是这里的地陪了。 说是进城,其实只不过是绕过一道矮矮的铁栏杆,栏杆外面是意大利,里面就是梵蒂冈,所谓的国中国指的就是这里了。 (栏杆外面是罗马,里面是梵蒂冈) 然后开始排队参观圣彼得大教堂,这可是世界第一大教堂啊!算算看,一路过来看了多少教堂?德国的,威尼斯的,比萨的,佛罗伦萨的,到底是欧洲,宗教信仰完全与我们两样,记得那年去泰国,也是参观了许多寺庙,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清真寺,联想到中国各地香火旺盛的各间寺庙,不禁发出疑问:人们为什么对宗教本身不感兴趣,却对教堂、寺庙如此钟情呢? (站在教堂门口往下俯瞰,中间的大方柱据说从埃及运来) 队伍实在是太长了,宛如在天安门广场排队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冯泱哪有耐心排队,正好广场上有鸽子飞来走去,于是他拿出包里仅剩的两包方便面,开始他最后的喂鸽子行动。我不得不过一会儿大声招呼他一下,否则队伍这么长,等他喂了鸽子回来怎么找得到我们呢?不过好在速度还算快,随着地陪的讲解,我们一步步慢慢接近了大教堂。进教堂之前要过一道安检门,像在机场一样,小包也要检查,三角架都不许带进去。 (还是喜欢喂鸽子) 终于进到了教堂里面,屋顶可真高啊,站在这里,不由地让人感觉到上帝是如此伟大,而我们人类是如此渺小。许多粗粗的大理石柱子牢牢地支撑着高大的屋顶,里面有很多雕像、壁画,还有祷告间,参观的人很多,可是因为圣彼得大教堂实在是太空旷了,所以居然一点也不觉得拥挤。遗憾的是里面光线不够强,所以拍照的效果比较差。 从建筑学的角度以及个人感受来讲,我总觉得教堂比寺庙气魄宏大,给人的感觉是温暖慈祥,好像要带你去天堂,而寺庙总是阴森森的,四大金刚、十八罗汉,样子如同凶神恶煞,好像要送你去地狱。 从教堂出来之后,觉得外面的阳光无比灿烂,还是在大自然里最舒服啊!我们在圣彼得大广场自由活动,欣赏雕塑,拍照,喂鸽子,往喷水池扔硬币,其实广场上这两座对称的喷水池根本不是导游说的许愿池,是我自己弄错了,害得冯泱还拿出了垒球冠军的力气,把硬币扔到了最高层,这可是欧元硬币啊!有些团友买了邮票、纪念明信片,当场就寄出了,可是我们居然不知道在哪里有卖的,都怪冯泱,只知道喂鸽子,把这么重要的活动都耽误了,否则大家可能就会收到我们从梵蒂冈寄的明信片了。 (梵蒂冈警察) (在广场的阳光下飞奔) (圣彼得大教堂前留影) (高大的喷水池,不是许愿池哦,别弄错了) 时间到了,我们又一次依依不舍地离去。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02e6b70100088u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