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罗马假日之传奇的梵蒂冈罗马旅游攻略 意大利罗马游记攻略:旅行家天堂.

[游记]罗马假日之传奇的梵蒂冈罗马旅游攻略 意大利罗马游记攻略:旅行家天堂.

2008-04-19    blogtt.com

详细内容:
“神自己的清晨,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新奇的。”这是对梵蒂冈的清晨最贴切的注解,教皇国梵蒂冈拉丁文的意思是“先知之地”,虽然是教皇国,但在我心目中,它却是传奇的罗马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与有着2500多年沧桑与辉煌的永恒之称罗马所约会的假日,就从圣彼得广场外的咖啡馆开始。

在清晨的瑟瑟寒风中,一推开咖啡店的门,便觉得暖意融融。罗马人习惯上班前在咖啡店里喝一杯咖啡,在这个时分,咖啡店里总是挤满了顾客。有的匆匆忙忙,有的则悠然自得。与其他大城市不同的是,所有的人都会毫不吝惜地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或者,更热情的问候。早餐是有浓浓意大利味道的卡布齐诺和提拉米苏。

吃过早餐,迫不及待地来到圣彼得广场。已经有好几百人在排队等待进入圣彼得大教堂了。不过这漫长的等待却丝毫不能影响我的心情。不愧是教皇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惊叹不已。

我们所在的圣彼得广场据说可以容纳超过20万人,由贝尔尼尼在1667年设计,花去11年时间建成。广场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由于这些小石子路是教皇出资修建,因此俗称“教皇的金币”。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表现罗马天主教历史上的殉道者。广场入口的大道两旁布满“天国之匙”的标志,整个广场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圣彼得广场的喷泉也赫赫有名,右边是玛德尔诺17世纪时修的,左侧的是贝尔尼尼设计后来修的复制品。广场还有一个令人称绝之处:站在两个喷泉之间的圆形白色大理石处望两边的大理石廊柱,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面向圣彼得教堂的右侧的建筑物里有教皇的书房,教皇会在每个星期天的正午,出现在最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广场上聚集的人们祝福。广场上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方尖石碑。这个巨大的石碑在公元40年从埃及运来,碑尖是钉死耶稣的倒十字架造型。据说圣人圣彼得就在这里被挂在倒十字架上。

终于,我到了圣彼得大教堂前。这座教堂在四世纪由教皇康斯坦丁在圣彼得殉难处修建起来,十五到十六世纪被改建成如今的样子。大教堂两侧有手持殉道长剑的圣保罗和手持两把钥匙的圣彼得。两把钥匙分别通往天堂和地狱,由圣彼得掌管。因此梵蒂冈的象征就是“天国之匙”。在梵蒂冈的国旗图案上有一段《马太福音》的话:“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教堂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大殿共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其中有一扇青铜雕铸的门叫做“圣门”。圣门每隔25年在圣诞之夜被打碎,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其它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教堂由教皇的瑞士卫队守护,传说他们的服装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我曾经多次经过这里,常常能看见卫士们穿着不同的服装。不过最常见的一套,却特别神似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家丁装。

我在出国前看过一篇报道,说这些卫队GG们一般都会多国语言。那当然,瑞士就有四个官方语言,要不会几门也难啊。不过我关心的是有没有人会讲中文。瞄了很久,有一位GG的袖标上有膏药旗,却没有五星红旗的。看来中文的确是一门最高深的语言啊。

走进圣彼得大教堂,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我立即停止了跟同学的嬉哈打笑。我们首先看了米开朗基罗的《圣殇》,抱着耶稣基督尸体,哀伤而美丽的圣母玛丽亚让我惊为天人。原来,圣母像也不仅仅是拉斐尔的专利呢!不禁想起了米开朗基罗的话"Theres a soul in every marble",他的确是那个找到了大理石的灵魂的人。

几声轻轻的铃响,一位红衣大主教带领着十几位神职人员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然后迅速地走进了旁边的礼拜堂。我也走进礼拜堂驻足观看。仪式进行得纯熟而迅速,很快就结束了。观看的人中看起来有很多都并不是信徒,然而每个人都表现得很虔敬。

教堂周围有很多历任教皇的礼拜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皇亚力山大七世的礼拜堂。跟很多其他的罗马建筑一样是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的作品,教皇的塑像下骷髅和沙漏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礼拜堂上有拉丁文的铭文:"Death flys to you very quickly, be more careful."这句惊心动魄的话发人深思,很多游客都在这里驻足观赏,不忍离去。

大教堂的青铜主祭台仍旧是由贝尔尼尼设计,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持撑,足有5层楼房的高度。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祭台的下方有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的木椅据说是当年圣彼得传教时使用。祭台的下面有地下室,安放着历代教皇的遗体。这个祭台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我拍了几次照片,都很模糊。总觉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以放弃了。

在主祭台的前方,有铜制的圣彼得像,传说如果摸着圣彼得的右脚诚心许愿,愿望便能成真。于是,我所看见的便是眼前右脚已经被摸得光亮无比,脚趾已经消失无踪的圣彼得像了。如果圣彼得果真能满足如此多的愿望,他真是功德无量啊!

离开圣彼得大教堂,开始了梵蒂冈博物馆之旅。由于藏品实在太丰富,游客们不可能一一看来,体贴的梵蒂冈便在地面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了不同的路线图,分别适合不同时间的游览计划。不愧是教皇的地方,我一进入博物馆便颇有乡巴佬进城的感觉,不停地跟同学指指点点,“哇,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天,拉斐尔的画室!!疯了,连家具都是拉斐尔做的!!!”不是我的国家没有国宝,实在是没有别的地方这样奢侈而简单地把所有的真迹都这么大大方方地摆在世人的面前。

当然,此行的重点是西斯廷教堂。远远地便感觉到那股气势。而一踏入西斯廷教堂,无数人架着画架,临摹着米开朗基罗的真迹。墙上是巨大的“最后的审判”,头顶则是一幅又一幅的“创世纪”,几乎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被这气势所震撼而默默地屏神观看。在同行朋友指引下,我找到了“最后的审判”中“地狱”里的米开朗基罗。在他的附近,有被蛇缠住的当时教皇最好的朋友波几亚。据说,波几亚曾经要求教皇-他的好朋友让米开朗基罗将他移出“地狱”,出乎他的意料,平时对他有求必应的教皇回答他说:“在地狱里,教皇没有权威。”是啊,面对这神迹般的艺术,教皇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

踏着圣彼得广场外被罗马人称为“教皇的金币”的细碎石子路,我来到教皇的瑞士卫队把守的圣天使城堡-教皇的住所。一位彬彬有礼的卫士GG用标准的英文告诉我,教皇此刻不在城堡中。仍然没有会中文的卫士,不过这次他们穿的居然不是“家丁装”,而是披着黑斗篷,看上去颇威风。城堡外是圣天使桥,有着圣经里天使的雕塑,桥下是孕育了罗马和它伟大的文明的台伯河。走在美丽圣天使桥上,自己也感觉变得很神圣。一位修女走过我身边,发给我一份传单,是梵蒂冈广播台的节目表。传单上讲道神父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出奇地年轻而英俊,梳着当今的时髦青年流行的向上耸立的酷帅发型。我一下子想起了《荆棘鸟》里的红衣主教拉尔夫神父!可惜没有机会与神父面对面谈话,否则我一定要亲自问问这位有着偶像明星长相的神父,是什么让他做出了献身上帝的决定!

转自:http://blog.blogtt.com/itinerary/itine58894.html4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