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八月,是很多学生放暑假的时候,而那个时候,也是本人重遇暑假,这个阔别我很久的时候。 很久没有放过暑假了,从1999年大学毕业后,到2003年,也有4年了。 2003年,我被裁员。那个时候,我没有担忧过经济不好,工作不好找,加上裁员的时候,公司给丰厚的赔偿,我展开我的悠长假期。 平日上班,请假十多天到欧洲,并非容易的事。 我在那个时候,我就孤身上路。 旅程的次日,我到达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一个著名的钻石加工城市,也是比利时著名的港口。 虽然凌晨时分下火车,但是没有感受到在国内下火车的痛苦,人不多,不担心有扒手 而且没有像广州一样,满地民工;也不会有介绍住宿的人来跟着自己。 我在眼睛和耳根也清静的情形下,也可以好好欣赏这火车站的建筑,看到这火车站的建筑,让我想起郭富城《听风的歌》的MV。 虽然这火车站是古老建筑,但是,不像湖南长沙,广东省广州或湖北的武汉火车站那样,因为日久失修而造成的难看。 不得不赞扬的是,欧洲不少城市对于保护火车站这类古老建筑的工作,比香港出色得多 可能民族性的问题,在国内,很难有这么古老的火车站能保存下来。就算要扩建,也整栋拆下,在没有保留原有火车站的风格下,重新盖一个。 可能是中国这个社会太实际,和香港一样,因为寸金尺土的原因,每个公共交通用地上,讲求实用。 就算怎样美,也很少有一个类同这火车站一样古色古香,但保存得好的火车站。在国内也好,香港也好,除因为人民生活节奏紧张之外,也好少有人如参观景点一样欣赏火车站,原因就是大部分火车站也不会如这火车站一样,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保留其特色。 我也把它视作一个景点,花了不少时间欣赏它。 在这火车站,下车,或准备登车的时候,不用等候检查车票。 原因是他们的公德心和自律,铁路机关信得过乘客,不怕乘客逃票,在国内,可以看到吗? 可能比利时安特卫普土地竞争没有香港和国内大城市剧烈,从月台到候车室,在到火车站外面的广场,乘客根本不用上下楼梯,格外方便老人家,携带大型行李的人士。 这一点我觉得国内的火车站是做不到,上火车也好,下火车也好,就算不用争先恐后,拿着大包小包,也很浪费体力。 除了从车费和车次方面来说,在国内坐火车出城不是容易事情,为何呢? 我认为国内铁路方面做得不足,让不少旅客觉得在火车站消耗体力和倍添麻烦,故不少人就算有时间金钱,也望火车站却步。 或许国内火车站的建设,还有几十年的进步空间,才可跟比利时,或者其它西欧国家看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