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布鲁塞尔印象 |
[游记]布鲁塞尔印象 |
2008-05-22 sina.com.cn |
艺术之都--布鲁塞尔印象 2006-09-06 23:10:19 大中小 图49 站立在勒底福街与橡树街交汇处的撒尿小男孩 由于热爱自己所处的城市,欧洲人总是喜欢给她冠以一个甚至多个极具吸引力的美称。旅欧期间,我发现各国尽皆如此,几无例外。布鲁塞尔就被称作"欧洲首都""行政首都""欧洲第一都市""美食之城"等等。光顾之后,感到上述称谓虽难免有些许自誉与溢美之嫌,可也不算王婆卖瓜,因为并没有夸得太过其实。在此做了几天游客,与这座城市有了一点皮毛的接触和粗浅的了解之后,我倒觉得就其城市的整体特色归纳言之,叫她"艺术之都"也无不可,甚至这么叫还更为确切。 布鲁塞尔人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追求与创造,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为典型而又鲜明的特点要算城市建筑。游览于其街巷之中,我的感觉是仿如置身在奇葩荟萃的建筑艺苑一般,映入眼帘的处处皆异彩纷呈、独特美观,而且有着强烈对比色彩的各式建筑物。甭管是府第民居还是教堂钟楼,也甭管是银行商店抑或学校医院,几乎全都有着各自的独特式样与迥然不同的风格。我们常常惊异地发现,在哥特式教堂的螺旋尖塔之旁,耸立着一座有色玻璃的写字楼;在大广场周围,刚刚领略过佛芒·巴罗克风格的古典建筑物的辉煌,没多久来到弗兰克林·罗斯福大道上,见到的却又是展现未来派风格的"温室"型玻璃大厦;而位于舒曼园角广场的欧盟总部,那巨大而又高耸着的楼宇,宛若一颗放射着炯炯光芒的四角明星,其宏伟壮观,即便同联合国大厦比起来,恐怕也说得上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天,我们特地去大广场一侧,观赏建于公元1695年至1699年,被称为装饰得最为富丽堂皇的基尔德大厦群。来到这里后,乍一看去,所有的建筑都好像由同一个模子浇铸出来的一般。我不禁暗自思忖,布鲁塞尔人声称,他们的街道上,没有相同的建筑物毗邻而建,这下可像大脚女人一样,露出那丑陋不堪,见不得人的"马脚"来啦!殊不知设计者使出的竟是迷魂阵的圈套,先撒下一把"雷同"的浓浓迷雾来,使你因一时的分辨不清,形成假象而"上当受骗"。待走得近了,看了个明明白白之后才惊讶地发现,这群大厦,实际上每幢都有自己的特色,完全互不相同。设计者像玩积木般,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呈现出一种,整体而又和谐的美来。观赏了这一群既有大同也有大异,在造型上件件堪称艺术精品的建筑,谁也不能不对他们在建筑艺术上的匠心与慧眼更为叹服了。 说到宗教与纪念性之类的建筑物,那就更为美仑美奂,非一般可比了。在此,我们游览了位于大沙博隆广场附近的沙博隆圣母院,及其周围的一些古玩商店;也去了小沙博隆广场,观赏了环绕在广场四周,代表着传统职业的48尊小雕像。这些建筑与雕塑无不堪称绝品。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为迎接1958年在此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布鲁塞尔人在其市区北面海塞尔的利肯公园中,建造了两座著名的纪念性建筑物。其中一处是中国亭榭。看到那飞檐翘角,描金盘龙,其工巧之极,不亚于我国古代的紫宸青锁的建筑,我估摸他们肯定雇请了中国建筑师。不然,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洋人们何以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另一处是原子模型。这一建筑的外型看上去极像铁与水晶分子式符号,高102米。在当代的标帜与纪念性建筑物中,如许高程虽并不算稀罕,可我觉得巧就巧在选址于公园中。这里的四周尽皆平坦的花园草地,耸立于其中的原子模型,也就因其平地突兀,而给予观赏者一种高到可以摘星的感觉了。再说,将亭榭与模型这两种一东一西,一古一今,一柔一刚,一浓一淡,一艳一素,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艺术建筑集于一园,利用这种奇妙的对比组合,使二者的艺术特色就显得更为鲜明和突出了。徜徉于其间,游客们没一个不感到心旷神怡,情趣盎然的。难怪到了实在不得不离去之时,也仍然要不禁不由地频频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顾盼了又顾盼。 漫步街头,深深为那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建筑物所陶醉。我感慨地对女婿雄伟说,他们的楼宇式样如此多变,栋栋别具一格,布鲁塞尔人的脑子里,真是多长了些艺术细胞啊!雄伟说,您还只是想到了一个方面呢。更为重要的是,布鲁塞尔人对新建房屋式样、风格的关注与干预,早已成了一种政府行为。他们还制定了法律,不但禁止式样相同的建筑物毗邻而立,而且对于那种建了不应该建,拆了不应该拆的建筑物的行为,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听了这话以后我感到很新奇。可仔细一想,觉得这桩"闲事"也真是管得好。从艺术层面上说,我们原先建造的那种单调呆板,千栋一面,与艺术一点儿不沾边的简陋房舍,同他们的建筑物比起来,一妍一媸不是太分明了么!由此观之,他们的这一旨在倡导艺术与美化城市的法律,实在算得是一种明智之举--不,简直是一种了不起的创见。如此些须小事,也制订法律来予以保障,何愁社会文明与人们心灵净化的程度,不会得到更快更大的提高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c54e010005v5.html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