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片——布鲁塞尔 2007-03-06 16:39:34 大中小 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长不到百米,宽三四十米,地面用青灰色花岗石铺就。周围15、16世纪的古老建筑呈阶梯状分布,越靠近广场的越高大。这些哥特式建筑风格独具,庄严中不乏舒缓,繁杂中更带华丽。大理石构架被数不清的窗子和各种柱式组成的廊道分割,窗边装饰着繁缛华丽的纹饰和浮雕。廊道的拱门上是复杂到极致的镂空纹样,体现出了极强的形式感。 历史名城布鲁塞尔位于比利时中部斯凯尔特河支流的森纳河畔,西南距巴黎、北距阿姆斯特丹、东距波恩和卢森堡、西北距伦敦均二三百公里,是西欧几个文化大国的交汇点,历史上曾是拉丁文化与日耳曼文化的一个“十字路口”。 始建于6世纪的布鲁塞尔已拥有1000多年历史。但10世纪前,这里还是大片沼泽地。公元979年,查理公爵在此兴筑要塞和码头,称为“布鲁奥克塞拉”,意为“沼泽上的住所”,布鲁塞尔由此而得名。16世纪以来,布鲁塞尔曾先后被西班牙、奥地利、法国和荷兰侵占。1830年11月,比利时宣告独立,布鲁塞尔成为首都。现在,布鲁塞尔是比利时最大的工业中心,与安特卫普、沙勒罗氏一起被称为“ABC工业发展轴心”,全国四分之一的企业设在这儿,机械、化学、服装、皮革和印刷工业尤其发达;是欧洲第五、世界第八大金融中心,设有近百家外国银行及其代理机构;是比利时和欧洲大陆的交通枢纽,发自巴黎的“欧洲之星”高速火车在这儿穿越海底隧道直达伦敦,7条高速公路从西欧各国汇聚这儿,200多条空中航线由此通往世界各大城市。 布鲁塞尔市区面积162平方公里,略呈五角形。从高空俯视,它就像一个高低分明、只有两级的巨大台阶,高处是新城,低处是老城,两城以皇家大道为界。老城外围有保存完好、建于11世纪末期、当时长达4000米的古城墙,四周有7扇大门和若干个防御碉堡。城内街道两边有许多做精美手工艺品的小商店。店主大多是中东移民,为了生计他们每天都是灯火通明地忙到子夜。新城是繁华的商业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从新城俯视老城,只见造型优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超级市场与历经沧桑的中世纪古堡、教堂竞相媲美,金碧辉煌的古代宫廷楼阁与舒适幽雅的别墅式住宅各显其秀,别具匠心的街心花园遍布全城,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使这座既古老又年青的城市处处显得和谐而恬静。 坐落在老城中心的大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长不到百米,宽三四十米,地面用青灰色花岗石铺就。周围15、16世纪的古老建筑呈阶梯状分布,越靠近广场越高大。这些哥特式建筑风格独具,庄严中不乏舒缓,繁杂中更带华丽。大理石构架被数不清的窗子和各种柱式组成的廊道分割,窗边装饰着繁缛华丽的纹饰和浮雕。廊道的拱门上是复杂到极致的镂空纹样,体现出了极强的形式感。复杂的装饰一直延续到楼顶的尖塔,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精巧别致的小尖塔式窗户从瓦里伸出,塔顶上堆砌着不同造型的写实青铜雕像。屋脊的尖塔层层叠叠,剔透的阁楼布满纹饰,圆顶叠压着阁楼,阁楼再叠压着圆顶,高高伸向空中。广场的建筑非常协调,连路灯也保持着这种风格。市政厅的尖塔高达85米,是这组建筑的最高点。附近是比利时弗拉芒风格的建筑与意大利巴罗克建筑相结合的行会大楼旧址。市政厅附近的“天鹅咖啡馆”是马克思当年召集会议的地方。1845年初,马克思从巴黎迁居布鲁塞尔居住了3年多,写成《哲学的贫困》,作过《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讲演,并与恩格斯合作草拟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公寓也坐落在天鹅咖啡馆左侧。 皇宫是比利时最宏伟的建筑物,是比利时国王的寓所。宫内参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式样,装饰有大量的壁画和水晶灯饰。皇宫上空不插国旗时表明国王不在宫内,皇宫便免费对外开放。与大广场附近的建筑比起来,皇宫没有一点轻巧和华丽的感觉,有的只是凝重和庄严。高大宽厚的独立方柱过于沉重,似乎感觉承载它的那些小小石块基座都无法负重。刚劲优美的多立克柱式和细长华贵的科林斯柱式虽化解了方柱的沉重,但仍无法使整座建筑轻巧起来。尽管没了那些数不清的小尖塔,无处不在的多林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各种各样的浮雕纹饰、健壮结实的铜雕和石雕仍然使王宫看上去神秘莫测,令人生畏。 广场北面不远处的“狗街”转弯处,就是那尊著名的“撒尿小孩”铜像,主人公小于连被比利时人誉之为独立精神的象征。塑像并不太高,仅有半米左右,安放在一个约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小于连头发卷曲,鼻子微翘,毫无顾忌地在人们面前撒“尿”,脸上泛着调皮的微笑。关于他的故事有多种传说。有人说,中世纪有个神童一泡尿浇灭了强盗放的大火,拯救了全市居民,故立像纪念他;也有人说,古代西班牙入侵者撤离前,准备了许多炸药要炸毁全城,一位勇敢的儿童用尿浇灭了正燃烧着的导火索,保住了城市,而这位儿童却中箭身亡。1619年,布鲁塞尔市民为了纪念他,塑造了这尊雕像。有人说平时小于连“撒”出的是自来水,狂欢节时“撒”出的则是啤酒。可以想象,狂欢节时人们争先恐后地接小于连的“尿”,那场面该是多么壮观、多么有趣。 从布鲁塞尔驱车南行约10公里,就是当年的滑铁卢古战场。1815年法国拿破仑军队就是在这里全军覆灭。整个战役有14万士兵参战,39000战士捐躯,可想是如何惨烈。如今这里是一座高约50米,方圆300米,有126级台阶的人造土岗,岗顶屹立着一头重8吨的铁铸雄狮,是用当年缴获的枪炮铸造而成。岗下是滑铁卢战役全景展览厅,里面陈列着法国著名画家杜默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幅长110米、高12米的环形壁画,展示了当年两军激战和法军被击溃的场面。登上土岗极目眺望,远方的布鲁塞尔市区绿树环绕,近处田园葱郁,一派和平宁静的景象。 小于连雕像、滑铁卢战场和易明多市立公园内的原子球博物馆是布鲁塞尔举世闻名的三大经典景观。原子球博物馆是比利时著名工程师昂德雷·瓦特凯恩为1985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万国博览会所设计的超现实主义建筑。9个巨大的金属圆球各象征一个原子,圆球与粗大钢管构成正方体图案,是模仿放大了1650亿倍的铁的晶体结构。圆球直径18米,连接各个球体的钢管每根长26米,直径3米。总重量为2200吨,高102米。球体是按门类划分主题的科技展览室,陈列着有关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方面的展品。走进这座建筑,仰视气势雄伟的大原子球,好像进入了太空。夜晚来临它更显寂静和神秘,就像飘浮在太空一样深不可测,空灵剔透。 布鲁塞尔是著名的国际活动中心,有958个国际机构与办事处设在这儿。如欧盟、北约两大组织总部、荷卢经济联盟、欧洲原子能联盟等,因而布鲁塞尔又有“欧洲首都”之称。每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各种博览会有30多个,其中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最受全世界瞩目,每年在这儿召开的国际性会议数以千计。居住在布鲁塞尔的居民,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国人,其开放程度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