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布鲁日Minnewater河畔,我和Steven久久地坐着,淡忘了时间的存在。在欧洲无数的名胜景观中,Steven执意选择布鲁日来度过我们的新婚蜜月。因为这里不仅是中国游客极少探访的地方,而且也是欧洲城镇中中世纪味道最浓郁的一个。 弗兰德伯爵(Counts of Flandres)的入住使小镇在13世纪发展成一个世界级大港,贵族们的青睐与一掷千金使这里很快成为欧洲贵族的私家乐园。然而15世纪,港口有限的吞吐量和经济发展的单一使其丧失了经济重镇的地位,于是在小镇最辉煌的时刻长达五个世纪的冬眠悄然开始。正因为此,这个没有被工业化染指的小镇将中世纪最繁华的的痕迹完美地保留了下来。直到20世纪初,第一批游客来到这里,布鲁日才逐渐苏醒,向世人展露出鲜活亮丽的身形,从此令世界痴迷。 穿过一条入城的商业街,闯入眼帘的便是市中心大集市广场(Grote Markt)。广场的宽阔、热闹与繁华令人不难相信这是布鲁日乃至中世纪欧洲的心脏。几个世纪以来,布鲁日的经济、政治从这里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这里进行。我们在一排三角墙房屋(又叫山形屋)的酒吧餐馆中选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天气不错,一边享用美食,一边享受暖暖的阳光。木制小桌旁鲜花簇拥,叫上一杯99年出品的法国白葡萄,来一份新鲜的海虹、番茄大虾、搭配青椒酱的鳗鱼,除此,罗马时期著名的芦笋、三色莓、大火腿或鹅肝酱也是waiter竭力推荐的。只可惜没有这么大的肚子,留在下一顿享用吧。 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是高达83米的Belfry Tower(Belfry钟楼),它也是布鲁日明信片上的主要代表。钟楼的47口钟从清晨7点至晚间9点每一刻钟奏响一次,不仅有弗莱芒民族乐曲,还能演奏比才的卡门。钟楼旁边是州立法庭(Het Provinciaal Hof),这座乳白色新哥特式建筑看上去比科隆教堂要俏丽可爱得多。它身旁砖红色的建筑是布鲁日邮局。晚上我们在这里看到出许多另类艺术作品展览,电子艺术、行为艺术、实验短片。在中世纪的祥和与欣欣向荣中体验现代人的痛苦乖张,不禁产生时空错乱的非常感觉。 正餐完了当然还要寻一点小吃。抱着导游手册我们穿越大街小巷寻觅Pickery小店的面包圈,果然美味十足,不容错过。不过那些花样繁多的比利时黑巧克力更令人口水直流却又不忍心入口。 顺着Grote Markt往前走,来到小镇的政治中心Burg Square(Burg广场)。Burg Square面积虽小,却犹如一个大型的建筑展示厅,汇集了欧洲建筑中最主要的几大风格,令人眼界大开。哥特式的市政厅,文艺复兴风格的和平法庭,新古典主义的审判庭,巴洛克风格的主教宫以及犹太教的圣血圣堂(Chapel of the Holy Blood)。比起繁忙热闹的Grote Marke,Burg Square 给人一种温存宁静的感觉。我们随便找了个台阶坐下,听卖艺人独奏,看马车穿梭,Steven掏出火车上没读完的小说,而我在享受阳光的沐浴的同时作了小小的精神背叛——这样华贵又悠闲的场景让人忍不住幻想与公爵的邂逅。 游览内城可以租单车(平均5欧元一天),而我们选择了豪华舒适的马车。每辆马车配有两名车夫,一位赶马,一位解说(通常都会有一位帅哥和一位美女)。黑色的马车高大宽敞,马蹄声清脆有力,一下子把人拉回了没有机器污染的中世纪。在饮马处下马后,我们开始步行。我很庆幸自己穿了一件波希米亚风格的亚麻长裙,与鹅卵石铺就的宽街窄巷是那么和谐。就这样,我们在韵味十足的古镇中停停走走,陶醉于浓缩的历史中,时间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