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利摩日游记[2]-利摩日 |
[游记]利摩日游记[2]-利摩日 |
2007-07-21 eurtour.com.cn |
利摩日最著名景点的当数圣艾蒂安大教堂,我顺着狭窄的街道向大教堂走去,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教堂的拱门,街道两旁的房子好像是镜头里两边的黑框,让视线全集中在这个美妙绝伦的大门上,它的弧线是如此优美,让人感慨13世纪哥特式教堂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辉煌的程度。教堂的壁面装饰以暗红色为基调,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色彩运用在教堂上。走出街道,才看清整个大教堂的轮廓,依然是圣·让大门在教堂的整体画面中脱颖而出。不知是为了故意突出这个大门的美轮美奂还是因为建造时间比较长,其他的部分和大门相比,精美的程度远远逊色,高大的墙通过它表面的清静,安排出大门感人的效果。我坐在教堂门前广场的长椅上,细细端详着这个精美绝伦的大门,想像着那时的工匠如何在石头上雕琢着镂空的窗花,如何赋予那些毫无生气的石头于生命,使它们变得栩栩如生,无疑是因为他们注入了自己的激情与灵魂。石头这个显示硬度和刚性的材料在这里变得柔韧而有弹性,巧妙的力学原理的应用使得这些好像平衡积木般的物体在这里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而依然完好无损。这个大门让我联想到古代西文的圆体字,其共同的特征就是流畅的曲线,使柔情贽服于力量。 圣艾蒂安大教堂的四周一片肃穆,加上周围的民居闭门锁户,更昭显大教堂的沧桑与安详。推门而入,教堂里面已经坐满了做弥撒的人们,连教堂的进口处也站满了人。唱诗童子天籁般和谐的歌声,在管风琴的伴奏下,袅袅入云,上接教堂拱顶,在优美的旋律中,音乐与建筑相遇、相交、相合.....拱顶显得益发高了,无边无际,教堂笼罩着、包容着所有的人,何等朴实壮观的场面,这就是罗丹用心灵倾听的“利摩日的弥撒”吧? 出了圣艾蒂安大教堂,穿过市中心的步行街,在一个街头拐角的地方偶然又走进了米歇尔·德·里昂教堂(EGLISE DE MICHEAL DES LION),很有意思的是和圣艾蒂安大教堂的宏伟相比,这里也是人头涌涌,但气氛非常轻松活跃,让人有到“民众之家”的感觉,社区味很浓。前者是罗丹所说的典型的歌特大教堂,教徒的追求是向高处上升,到天空中去和主会合,但小教堂给人的感觉是主就在教徒之中,正在和民众亲切交谈,主来到了人间,大家正和他在一起。 在大教堂后面还有一个二战抵抗运动博物馆,展出二战期间法国的各种票证、实物及纳粹残害犹太人照片。 |
转自:http://www.eurtour.com.cn/art/1077/10777/index1.html2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