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象巴黎 |
[游记]印象巴黎 |
2007-07-16 baidu.com |
去巴黎之前,我并没想到,印象中古典而时尚的巴黎,竟然是这样金灿灿的。 想去巴黎,一是因为出了那么多趟国,也去过法国,但是却一直没机会去巴黎,让身边的朋友都很意外;二是我对巴黎一直心怀向往,想亲身体验它的文化之都、时尚之都、奢华之都的魅力,又赶上正好是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顺路可以去诺曼底(以前的博客里已经记述过诺曼底之行);第三是和我一同去西贡的朋友都说,那里真不愧被称为“小巴黎”,和巴黎非常象,而那种风情正是我所喜欢的。于是,我在心底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去一趟巴黎的想法。没有出差机会,就自己去旅游! 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CRI的驻巴黎记者,听说我想去那里,他表示如果我去了,可以住在他们记者站的公寓里,这样可以免去住宿的费用。而他当年5月底任期就满了要回国,所以我的巴黎之行最大的可能是安排在04年的五一长假。 订下了日子,我开始着手准备。先在朋友帮助下弄来一个德国公司的邀请函,我拿着去德国使馆顺利地申请到一年有效的申根签证(因为德法都是申根国家,我就可以拿着这个签证直接去法国了),接下来就是机票。我遍寻了各大特价机票网站和航空服务公司,终于订到一张4800往返巴黎的东航机票。万事俱备,只等出发。 04年的4月28日,我踏上了巴黎之旅。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游走。短短8天时间,我不仅如愿浏览了巴黎和周边、还去了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并下到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去看了我在那里读书的同学。 这一趟游历,行程既充实又悠闲,心情则是既喜又愁,喜的是自由自在,愁的是所有的感触没有人可以即时分享。 到达巴黎已经当天下午,朋友在机场接上我,就带我去了他们驻巴黎记者站的驻地——位于巴黎第9区(似乎是)的一座公寓楼,他们的记者站有两个人,首席和他,各自和太太住在公寓的单元房里,此外还空余一间一居室,平时没有人住,主要的功能就是接待。我就被安排住在这个一居室里。 欧洲的很多城市分区都很有意思,不是按照南北东西这样划分,而是从市中心某一处作为1区,接着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往外编区,因此,在这样的的城市里千万不能以区域号码来区别实际的距离——不要以为4区和13区之间隔着9个区,其实呢,可能挎过马路就到了。在我去过的欧洲城市里,我知道巴黎和维也纳都是这样的。 去巴黎前,买了一本法国旅游书,研读了一下此行的路线。此外,还翻出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来看。看之前以为只是单纯介绍巴黎风情的,看了才知道,这本书从雨果的《九三年》说起,以巴黎的景点为主线,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逐个娓娓道来,故事精彩、文笔流畅、印刷精致,十分好看。(顺便说一句,林达因这本书一炮而红后,又陆续出了《一路走来一路读》等写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都没有这本精彩,而且几乎是越写越滥)也因了这两本书,我对于巴黎可以说是有备而来,蒙马特高地有什么样的历史,方尖碑是怎么回事,历史课上曾学到的巴士底狱已经不复存在等等,都已经了然于胸。 但是巴黎还是有让我惊奇的地方。开头说到的“金灿灿”就是一例。 算起来,我去国的欧洲国家和城市并不少,虽然各具特色,但是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青铜色的雕塑、灰白色或者灰黑色的古老石制教堂、郁郁葱葱的城市绿地、青灰色的街道、流光溢彩的商店橱窗、暗红色或者暗绿色条纹的遮阳蓬、公寓的每个窗台上都摆满一排排开着鲜花的小花盆。。。巴黎也是如此。然而和别的城市不同的是,巴黎无论是广场上的雕塑还是城市大街尽头的装饰立柱,青铜色的柱子顶部,都是金色的装饰,比如巴士底广场上的金色女神纪念碑,而在戴安娜香消玉殒的地下遂道的地面对应位置建起来的纪念碑,也是一朵金色的玫瑰花造型。 让我惊奇的第二个地方,是巴黎地铁的方便、发达和先进。我几乎不懂法文,但是在巴黎的地下换车、穿行,我没感觉到一点障碍,虽然听不懂法语,但是拿着地铁运行图,看着喷在站台墙上两侧足足有半人高的站名,一对比,就知道到了哪站、还差几站。下了车,只要顺着人流走,就一定会到出口,不会有其他岔路,而如果是换乘站,不同的线路都有不同颜色做区分,标示非常清楚。我买的是7天的地铁票,来来回回几乎每天都坐地铁去不同的地方,从来没有走错过一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地铁14号线,朋友告诉我,这是1998年才开通的最新的一条线,也是最先进一条线——全程无人驾驶!完全靠预设的程序在运行。通过我自己的观察,我发现14号线和别的线路的车在开门处也有不同:别的车厢开门处,有一个小挂钩,每次车门关闭的时候自动扣上,到了站,如果要有人下车,需要把这个小挂钩用手拨开,门才会打开。但是14号线就没有这个挂钩装置了。 在巴黎的几天,朋友帮我制定了一个大致游览计划,只有一天是朋友开车带着我去了拉德方斯、爱菲尔铁塔、凯旋门转了转,另一天带我去了巴黎郊区的枫单白露、巴比松画家村,并把我送到凡尔赛宫,让我参观完了自己坐地铁回去。其余时间,都是我自己在游览。卢浮宫,我居然逛了将近5个小时,该看的著名雕塑和绘画都看到了,但是遗憾的是我想看的“米索布达美亚文明”展厅暂时闭馆,没有看到,而卢浮宫不远的奥赛博物馆没有来得及去,引为遗憾! 巴黎不大,但是也有三个火车站,而我去诺曼底和去波尔多,居然还是在不同的火车站。去诺曼底坐的是普通火车,忘了票价是多少,大约也就是10几欧20几欧的样子,但是去波尔多因为距离巴黎大约600公里,所以要乘坐法国高铁TGV,这是和日本新干线并列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铁路技术,每小时时速据说可以达到300公里,因而票价也比较昂贵。我已经记不得具体的票价是多少,但是印象中往返可能要至少200多欧元。 写到这里,就顺便说说波尔多吧。波尔多是法国第五大城市,也是高档葡萄酒的出产地。那里有欧洲最古老的18世纪就存在的证券交易所。紧邻大西洋。我去的那天正好是5月1日,公共假日。我同学和她的一个法国朋友开车到火车站接上我,就征求我的意见去哪里玩。他们提供了两个选择,我选了去大西洋海边晒太阳。 于是我们一路开车去了那里,在沙滩上聊天、照相、晒太阳。还在度假区里吃了顿比较比较丰盛的午餐。下午,他送我们回到波尔多市区,我们俩就在市区闲逛——因为是5月1日,有跳蚤市场,我们就一路走一路逛,看到不少我喜欢的盘子啊,小玩意什么的,可惜都不方便带,也就没买。逛完跳蚤市场,我们又坐在市场旁边的绿地上吃零食,聊天,休息了一会,同学就带着我走路四处转,去看著名的拿破仑桥和老证券交易所。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决定坐公车去火车站。到了公共汽车车站才发现,根本没有车!问了人才知道,原来当天因为是劳动节,公交车都停运休息!天哪!连我在这里呆了快2年的同学都不知道,原来这里公休日公共交通也是放假的! 我们一下子慌了,想打车也打不到。看看时间,算算距离,最后觉得步行走到火车站去!我们一路连跑带颠,总算没误了火车,但是原计划在火车站吃晚餐的时间是没有了,我们只好在火车站里的面包亭买了两个面包果腹,坐了不到20分钟,就到了要上车的时间!就这样匆匆忙忙算是去过了波尔多! 再回到巴黎。虽然写的是游记,但是我想巴黎的景点并不用我过多描述,各种旅游手册写的又清楚又详细,还有精美的图片。我只说我在巴黎,除了去了上面和其他几个必去的景点,比如巴黎圣母院、荣军院、蓬皮杜中心等等,我还去了雨果经常去喝咖啡的那个咖啡馆——现在就以雨果命名;老佛爷百货,在里面买了两条裤子两件吊带,吃了一顿饭;香谢丽舍大街上一家华人旅行社,想报一个去卢瓦尔河谷城堡一日游的团,没有报上(为此行另一遗憾);还和朋友去了一家吃越南粉的小餐馆去吃米粉,非常好吃。。。 在巴黎,经常可以看到华人。朋友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数字,在整个巴黎城区,华人已经占到1/4!而其中一多半都是温州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巴黎第4区,在那里做服装批发生意。温州人吃苦耐劳,又团结,他们的生意也迅速发展扩张,吞并了周围本地人的店铺。当地人不干了,找到议员向市政府提意见,他们很聪明,说出来的理由不是华人如何如何,而是——服装店铺的扩张,使旁边的超市、理发店、餐馆难以为继,如果任由他们吞并,将不利于这一地区多种业态的平衡和繁荣。此理由当然站得住脚,所以温州人的扩张暂时得到遏止。 巴黎之行只有短短8天,其中两天还去了外地,所以留下的遗憾不少,但正好有了一个“下次可以再去”的念想儿。感谢接待我的朋友和他的太太,带着我买了不少当地便宜又好的东西带回北京;还有在他们家中叨扰的几顿饭,其中一种当地叫做“油梨”的东西,是我第一次吃到,印象同样深刻。 |
转自:http://hi.baidu.com/yuss93/blog/item/5f028913e3c4dc816538dbab.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