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法兰西之荣光——巴黎游记之卢浮宫 |
[游记]法兰西之荣光——巴黎游记之卢浮宫 |
2007-09-02 live.com |
August 12 法兰西之荣光——巴黎游记 之 卢浮宫 卢浮宫 第二天,正赶上月初第一个星期天的博物馆免费日,那么还犹豫什么,赶紧冲向卢浮宫吧。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同时也是法国最古老的王宫,比凡尔赛宫早建了四百多年。最初,卢浮宫只是一个防御性城堡,后经过历代国王的改建、扩建,直到拿破仑三世时,整个宏伟的建筑群才告完成,法国大革命之后,开放为公众博物馆。对卢浮宫贡献最大的三个国王:第一位是一生迷恋艺术和建筑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他花重金购买了欧洲各派的绘画精品;第二位是认为每一件天才的作品都应属于法国的拿破仑一世,他不断向外扩张,称雄于欧洲,于是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宫殿、图书馆和教堂运到了巴黎,滑铁卢战役之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回归故里,但是由于法国人的外交手段和说服力,依然有许多劫掠来的艺术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位是以富丽堂皇为建筑标准的拿破仑三世,他5年内修建的卢浮宫建筑比之前700年内的还要多,终于使卢浮宫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据统计,卢浮宫目前有40多万件展品,分为6大展馆,共198个展览大厅。如果想要欣赏全部的艺术珍品,怕是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无法完成的。那么对于行色匆匆的我们,只好择其概、记其要了。当然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诺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对于绘画,我在去罗马之前恶补了一下宗教绘画,大概知道一些小窍门——看见男的中心人物就是耶稣,看见婴儿就是耶稣小的时候,看见女的就想到圣母,然后周边的人物就是门徒或朝圣的,仅此而已,呵呵;另外一点知识就是关于法国的印象派,当初上外教的写作课,那位超级认真的黎巴嫩人居然坚决不许我写拿破仑一定要写印象派,ft! 恰好当时法国艺术派珍品在北京美术馆展出,于是花了20RMB进去看了看,很是欣赏那些描绘光与影的霎那印象的画作,不过卢浮宫展馆面积最大的绘画馆里貌似并没有几幅印象派的作品,最著名的印象派代表作——莫奈的《睡莲》在橘园博物馆,其它的名品在奥赛博物馆和马蒙丹-莫奈美术馆。所以挤在人群里瞻仰了一下蒙娜丽莎的神秘笑容之后,胡乱看了看沿途的一些画就离开了绘画馆。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儿是,蒙娜丽莎周围拉了警戒线,拥挤的人群只能远观,但是儿童例外,工作人员会主动将儿童拉进圈里让他们可以近距离的欣赏。小小感慨一下,西方的艺术启蒙教育还真是全方位啊。 之后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位于东方艺术馆的汉谟拉比法典、守卫过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大门的有翼圣牛和达流斯一世王宫的柱头。说到汉谟拉比法典,其实原本对它并没有很深印象,只是超喜欢周Jay同学的《爱在西元前》,所以很想亲眼看看这块刻着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巴比伦锲形文字的黑色玄武岩,呵呵。 再就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馆了,这里除了两大镇馆之宝——米诺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之外,还有希腊其他主神——希腊果然没有白去,这些神仙我居然能像模像样的认识几位了^O^。另外一件名品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垂死的奴隶》。关于这件作品还有一段小故事,话说萝卜打算来巴黎之初,某位已经到过巴黎的人给我介绍时坚称他没找到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我明明记得大卫在佛罗伦萨,还以为其中一个必是仿制品,做功课的时候总算搞明白那位老哥大概只知道米开朗基罗有座叫大卫的雕塑。 参观博物馆对于不懂艺术的我来说,简直就是牛嚼牡丹,而且往往还会胡思乱想。比如在卢浮宫,热爱祖国的萝卜就一直在纳闷法国从中国抢去的那些东西都放哪儿了,怎么一个不见?回来之后查了一下,发现原来是藏在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以及卢浮宫的分馆——吉美博物馆了。据说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这座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流散文物收藏地——还不对外开放,是该说法国人比英国人更恶毒抢了你的东西还不让你看,还是该说法国人比英国人脸皮薄知道抢来的东西见不得光?——不过这个问题,恐怕不会有答案了,而我们的巴黎之旅还是要继续,于是撤出卢浮宫奔向下一个目标。
|
转自:http://sure-dong.spaces.live.com/Blog/cns!8AB38C16A0ACD3C5!632.entry3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