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

[游记]

1970-01-01    

《巴黎圣母院》视频观赏全攻略3

我把《美人》看作是一幅画,工整布局营造出的均衡美感足以比拟古典美术作品所能带给人的愉悦。Garou, Daniel Lavoie和Patrick Fiori,三大男声势均力敌,分足鼎立,支撑起稳定的人声结构,在这个精致的结构当中,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了优雅的一面,甚至卡西莫多的粗嘎之下也有一丝浪漫,而腓比斯的华丽虽则轻浮,却不至于涣散。三道声线恰似三道浓重的色彩,卡西莫多是炽热的红,弗娄罗是阴郁的黑,腓比斯则是金光灿灿,交织形成无比饱满的质感,音乐的联想空间本来是无形的,但随着《美人》的渐入佳境,我的脑海中铺展开一幅斑斓的油画,人声与旋律被物化为色泽与线条,《美人》以其本身的美伦美奂证实了艾丝米拉达传奇般的美。三位主人公的最后一句都是毫无保留的供词: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圣母啊,我只求这一次,让我亲手推开她花园的门扉……百合啊,我不是个忠实的男人,我要亲手采撷艾丝米拉达的爱之花……歌声中这三种爱慕逐渐变质,从跪倒在地的卡西莫多到挺拔站立的腓比斯,由最卑微的变成最轻狂的。而感动在这三种爱慕中,可曾想到弃儿、教士以及军官的告白是发生在喧闹的圣母院广场?《美人》优美的前奏有一种变换时空的魔力,《渴求甘霖》可以想象到的尘嚣荡然无存,人群此刻从万丈红尘中抽身而出,他们与台下的观众一起,旁观着这三个男人在美人面前蜕下皮囊。无论从何种角度,《美人》都是剧中一颗最为完美圆润的珍珠。群众看似凌乱实际错落有致的走位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随着歌曲的进行,舞台的重心从卡西莫多经过弗娄罗过渡至腓比斯,复杂、微妙而沉稳,最后在三位主人公的齐声合唱中,由群众表演缔造出的流动生机渐渐退淡至卡西莫多、弗娄罗与腓比斯的强烈情感背后。走位基本上在过门音乐中完成,当歌声一起,除了主角,其他人物立即静止,视觉上轻盈的流畅感顿时凝固,从而被雕塑般更有力度的静态美取代,在这由动至静的瞬间,我体会到一种含蓄的冲击;但也有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外,当弗娄罗突然单膝下跪,仿佛一道电流,又仿佛平地响起惊雷,所有的旁观者都是一记震颤,似乎是集体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以我居处为家》是多么的温顺,多么的用情,每一次都把我感动到无以复加。从梦幻般的前奏一开始,就是泪光掩映下的一抹微笑,越美丽,也就越令人心酸。依然是这堵沉默的石墙,但艾丝米拉达与卡西莫多的心灵交流却像是发生在另一个远离冰冷现实的未知空间中,因为逃避,所以温暖,这个悲剧的年代!卡西莫多的情意是如此深厚,浓的仿佛用手便能直接把握,肃穆的圣母院似乎也被这样的情深意长所感动了,所以每一道石缝都源源向外流淌着卡西莫多不绝的爱意。《以我居处为家》中还有另一种感人至深的情,那就是卡西莫多与圣母院之间的相濡以沫。相信所有读过原著的人们都曾为“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中的描写而唏嘘过,“他把自己镶嵌在教堂里,使自己变成了教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向外凸出的角(假如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嵌进了那座教堂的往里凹陷的角里……教堂是他的住所,他的窝,是装他的封套,在他和那座古老的教堂之间,有一种十分深刻的天然的同情,有那么多的互相吸引的共同性,那么多的实质上的类似,使他就像乌龟依附龟壳一般依附着教堂,那座凹凸不平的教堂成了他的甲壳”,而当音乐剧舞台上的Gargoyles石柱开始缓缓移动起来时,就好象圣母院真的因为卡西莫多的爱而有了生命,整座舞台上流动着某种特别的生气,尽管这氛围是那样不真实,但确实有一种憧憬萌生并带来了有些凄凉的欣慰。以我居处为家,卡西莫多毫无保留地将他的全部世界向艾丝米拉达敞开,只期待艾丝米拉达能够在这样安静并不计回报的爱的庇护下感到安全。而此时由于迷惘而愈加显得楚楚动人的艾丝米拉达,她跟随着卡西莫多蹒跚的脚步徜徉在他的国度中,或者说,是徜徉在他与世隔离的灵魂深处,移动石柱使得这粗笨躯体内的暗角死巷看上去更是仿佛永无尽头。“檐上怪兽同样是我的朋友,它们排遣我日间的无聊”,Garou歌声未落,Helene Segara紧接其后轻轻的一句,让人直觉某种精神上的联系已经在艾丝米拉达与卡西莫多之间发生了。在这一方面,音乐剧比起原著要来得更加深情,当舞台上的艾丝米拉达情不自禁感激地握住卡西莫多的双手,后者轻轻抽出双手的同时便已决定为她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了吧。而这一除了心灵之声以外万籁俱寂的时刻又是多么的幼小和无助,转眼就会被欲望所击碎。卡西莫多,这个封锁在畸形躯体中的憔悴灵魂,他的家,他的小巢,他的城市,他的生活,他的空气、屋顶和床,他的歌,他的哭泣,他的理性,他的疯狂,他的热情,他的国度,他的故乡,他的牢狱,他有限的一切,全部化作了一团有着教堂轮廓的爱,用来呵护一位易受伤害的吉普赛姑娘。“以你居处为家”,艾丝米拉达喃喃的重复着卡西莫多的承诺,她忧郁的神情渲染着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这一最感人唱段最后一刹那的悲喜交加。

当卡西莫多遁入黑暗,这座建筑“慈母”般的温情便渐渐褪去了,蓝绿色灯光使整座舞台光影幻化、神圣莫测,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艾丝米拉达不禁跪倒,祈求圣母眷顾异教徒。在这首《异教徒的圣母颂》之中,艾丝米拉达是为整个被排挤的族群而祈祷,朴素宁静的旋律,与天使般纯净的童声合音,使这一刻被宗教时代的平和与神圣所浸润。祈祷中的艾丝米拉达不时张开双臂,这样预示着受难信号的动作不禁会让人把她与那位“天上的母亲”联想到一起,悲天悯人的情怀赋予了她一种神性的光辉,可以说,这样的艾丝米拉达已远远超越了原著中的形象。同时,《异教徒的圣母颂》又暗涌着强烈的情感,它是一首信念深刻的圣乐,是对于人生痛苦与哀怨的迷惘,是祈求美好与希望的虔诚,所谓“异教徒的圣母颂”,便无法屏弃人世的激情,因此曲终时的艾丝米拉达几乎已不能自持。此时,有圣洁的烛光来烘托肃穆神秘的气氛,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就在这排烛光之后,有一双如火如荼的眼睛,像鹰隼一般死死盯住跪倒在地的艾丝米拉达,然后又惶然垂下眼帘,仿佛正因为良心的谴责而羞愧难当。“我的生命正摆荡向另一个未知的世界,我看到人们在退缩,当我走在街道上,我有如全身赤裸,全身赤裸”,这首《生命摆荡》是接下来《致命狂恋》一个非常恰当的摆荡在矛盾中的引子,旋律与歌词均生动地描绘出洪水决堤的前兆,弗娄罗在此刻表现出了有节制的自省,但随着配乐越来越强烈,他终于支撑不住,单手扶住了一根石柱,高高在上的副主教,智慧与理性的代言人,终于在情欲之海中崩溃了。我认为《致命狂恋》是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中弗娄罗最精彩的一出内心戏,不光是旋律或演唱汹涌澎湃、高潮迭起,而且在舞台效果、服装、肢体动作、表情各方面都做足了戏:《致命狂恋》的灯光运用在《异教徒的圣母颂》那瑰丽奇幻的蓝绿色调基础上增强白光,竟而一扫“神圣”,达到了一种“惨烈”的效果,弗娄罗的欲望就在这样无情灯光的追逐下无所遁形;三根石柱整齐排列,随着弗娄罗的脚步一同渐渐逼近熟睡中的艾丝米拉达,当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弗娄罗身上时,会错觉他就是沿着一排无尽的石墙行走……当弗娄罗绝望地大声叫“你会毁了我,你会毁了我”时,三根石柱两两组合,无情地压迫着弗娄罗,似乎要将他挤为齑粉,此时这三根石柱冰冷狞恶,与《以我居处为家》中的浪漫及善解人意大相径庭;在《致命狂恋》中,弗娄罗第一次脱下了象征他副主教身份的长袍,这一刻是多么的悲哀啊,我怎么也想不到穿着一身不合身的黑衣黑裤的弗娄罗看上去竟然会是这么的可怜!艺术家作此安排的用意十分明显,与弗娄罗有些僵硬的躯体一同曝光的是他那矛盾纠结饱受折磨千疮百孔痛苦不堪的灵魂;Daniel Lavoie的表演足可打上满分,可以说在整出音乐剧里,《致命狂恋》就是他表演最激烈的段落了。他不停地走,狂乱地走,他看见艾丝米拉达那美丽的脚踝,他努力想抵御诱惑,但最终仍然躲在石柱后面偷望井边的美人,看了一眼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悔疚,他的手用力地抓住自己的身体,动作粗暴的就好象痉挛一样,他神经质地张大眼睛,惊惶的神色似乎要撑裂眼眶……疯了,弗娄罗简直就要疯了,他情不自禁地想用手触摸熟睡中的艾丝米拉达,几次徘徊,几次犹豫,此时此刻,必须要相信弗娄罗的禁欲信念曾经是多么的坚贞,以致今天的沉沦比起生死抉择来更加残酷。最后一声“你会毁了我”即使低沉,却沙哑的裂人心肺,其痛苦的程度丝毫不下于高声的嘶吼,就像是猛兽利爪下猎物最后一次抽搐,所有逃脱的希望都随着这次无功的挣扎而烟消云散,在弗娄罗的内心,胜败已分。他终于将自己的手盖在了艾丝米拉达的小手上,把灵魂的所有激狂托付给这双异乡人的眼睛。“要占有她”,弗娄罗就此被这个毒咒附体,以后种种丧心病狂的举动都因此而起,对照原著中那位行事交错矛盾不断摆荡的神甫,音乐剧中的弗娄罗陷落得好决绝!

原始链接:http://iic.xjtu.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434
转自:2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