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

[游记]

1970-01-01    

《巴黎圣母院》视频观赏全攻略7 (完)

革命前夕,巴黎的夜晚,是多么宁静!这首浸透了无比同情与悲悯的情歌-《月亮》,却是由游戏人间飘逸不羁的葛林果来唱。诗人葛林果,你高高在上俯瞰着众生的爱欲磨折,月光照耀你的鹅毛笔,这一晚,就请你为卡西莫多的愁绪而感慨吧!《月亮》前奏绝美,仿佛一颗颗星星从夜空滑落,然后是如泣如诉的大提琴,温润清澈的竖琴,弥漫成无边无尽的忧郁,用几乎令人窒息的温柔与细腻将巴黎团团笼罩。第二幕进行到了《解放》,无望的苦难、惨烈的冲突,愈演愈烈的感染力似乎已经接近失控,头晕目眩之际,一首《月亮》顿时让人感觉一阵清凉,它极有效地在临界点控制住了第二幕的节奏。我完全可以将《月亮》与第一幕的《宿命》对应起来,对于剧情而言横空出世的它们,却并不失调控舞台走向的魄力:《宿命》是悲喜之间的转折,而在《月亮》之后,一段短暂的平静降临乱世,《求存》、《世间何其不公》,在一片混乱、紧张、不祥、骚动以后,我们的感动又重归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喜大悲、至情至性,《宿命》与《月亮》正能分别代表《巴黎圣母院》的两大动人之处。

正所谓“奇异的尘世,混合着市声与天使的吟唱”……这个情深之夜彻底颠覆了由《巴黎城门》所对应的罪恶与欲望。可令人痛心的是正当葛林果月下咏叹着爱情的致命时,卡西莫多却不知蜷缩在哪个不知名的角落独自做着他的伤心梦,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它的道理:尽管剧中的卡西莫多比起原著里要开化许多,但对“爱”而言,这个躯体所能表达的仍嫌太混浊了……而此刻葛林果突然迸发的感性,却使这个曾经深刻到惊心动魄又轻浮到啼笑皆非的角色更加难以捉摸。据说Bruno Pelletier本人在葛林果唱段中的最爱正是《月亮》,那他诠释卡西莫多为爱所苦时的投入确实也无愧于他对这首歌的钟爱。

“留个哨子给你以便呼叫我,这里可供你昼伏夜行,在教堂顶上,星空之下”,虽说原著中确实有这一段情节,但《哨赠予你》放在音乐剧中却并没有什么必要,而且作为重要唱段《世间何其不公》的引子,《哨赠予你》在旋律及歌词上的配合都不如类似形式的《生命摆荡》+《致命狂恋》那样浑然一体。

我们不能苛责Richard Cocciante为什么不把卡西莫多的血泪控诉-《世间何其不公》谱写成如《月亮》那样动听,因为原著里是这样写的:“那是几句没有韵律的诗歌,正如一个聋子能够作出的一样。”《世间何其不公》简直就是用苦难直接堆砌,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番饱经折磨的沉重面貌。不得不佩服Luc Plamondon能将原著里卡西莫多的凄凉之词变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慨,即便惨痛不输旋律内含的意味,却仍然大气。词曲双方面的上佳表现再加上Garou压迫式的演绎方式,合力令一首旋律并不太美的《世间何其不公》爆发出了无比巨大的震撼力量,并使观众深深地“陶醉”在了卡西莫多的伤痛之中。“上帝站在高高的祭坛上,还是在日夜祈祷的人们身旁?我们崇敬的耶稣爱的是三王的献金,还是贫穷的乞丐”,卡西莫多血淋淋的清醒在这一刻带给我的震动并不亚于葛林果的宏观及弗娄罗的智慧,月色如洗下美人堕入了甜美梦乡,而匍匐在地上的“那一堆难看的东西”浑浊地叹着卑微的外表及美好的生存,当Garou把莫大于此的悲苦演唱得如此生动时,《世间何其不公》正以一首歌曲所能运用的方式促使人们对世间的荒诞进行了一番思考。

接下来的一幕与《异教徒的圣母颂》何其相似,卡西莫多的黯然离开使舞台陡然凄凉,而那座线条庄严的建筑,不知不觉地平息着吉普赛姑娘的痛苦,并使她感染上了一层圣洁安宁的思想,于是她像天使一般,随着圣母院中虔诚气息的款款散发,为这一夜献上了一曲《求存》。《求存》作为名义上的主题曲,似乎总被《巴黎圣母院》的拥趸们遗忘,同样的旋律,人声版就是做不到器乐版序曲那般深沉动人,但到了此时,你将终于领悟序曲的含义-“为爱而生”,由它来对应最终一曲的“为爱而死”,这出音乐剧在形态上堪可比拟为最完美的工艺品。我个人感觉《求存》在“跌宕”上与全剧音乐风格相比要略逊一筹,因此作为序曲,沉稳且有后劲,但在临近剧终的高潮,尤其是紧接令人动容的《世间何其不公》,却有些不堪重负了。而且《求存》一幕的舞台效果相对全剧的简练雄浑而言,显得过于刻意了,不过在视觉观感上,《求存》确实唯美,尤其是石墙背后那闪烁的星光,美得便如梦幻一般。在这一连串摧毁个人世界的致命打击之后,在艾丝米拉达的心里若说还有什么能屹立不动的话,那就是她对腓比斯的爱情了,“分隔你我的两个世界,有一天会融合为一。啊!我愿意相信,即使献出我的生命,献出我的生命”,可绝情如腓比斯,又怎配消受这样的情怀?与《异教徒的圣母颂》一样,《求存》的内涵是一次升华,艾丝米拉达的“美”因此更为广义更加珍贵,令卡西莫多沉重的付出与弗娄罗无悔的狂乱各得其所。

当写到《奇迹之殿》、《解放》时,纷纷用了“最壮观”、“最雄壮”等词语,这些没有留下余地的形容词与我当时的震撼确实是能够对应的,可一旦《袭击圣母院》层峦叠嶂不容人喘息的气势出场,种种“最”字都显得有点苍白,而且每看多或听多一次,就越能被它“谁与争锋”的霸主气象所折服。《袭击圣母院》的旋律来自于《非法移民》,之前克娄潘那十几声的“Asile”既煽动情绪又让人感到一些厌烦,而在《袭击圣母院》集大成者的姿态中,腓比斯及士兵们冷血的和声迅速形成气候并撼动主体旋律,非法移民的呼喊因为有了对抗而变得生动起来,舞台上的战争场面运用一贯的象征手法,杂糅古今,简洁而有力。克娄潘的遗言是一记休止符,诡谲的《艾丝米拉达,你知道》曲调既证实了不详预言的最终成真,更令《袭击圣母院》的整体结构在一收一放的转折之间显得更加滂沱。艾丝米拉达柔弱的肩膀不堪其负地扛起了领袖的重担,由她率领非法移民发出的声音沉痛且悲壮,更多像是为克娄潘以及本身命运所唱响的哀歌,袭击圣母院的激情渐渐丧失。而此时葛林果居高临下的出现可谓是“挽狂澜于未倒”,他适时地接住了位于跌落边缘的气势,接着令人震撼地将它推至了从未企及的顶点。Bruno Pelletier单枪匹马地就压倒了舞台上两大声部的音响,只可惜这样的千钧之力却无心去挽救解放的前途,他只是再次以旁观者的宏观角度作了一番描述,但他似乎无穷无尽并令整个空间都为之震荡的高音却不断地叫人血脉贲张,尽管,这种激动是超越暂时形势的。这时《袭击圣母院》的气势已经完全敞开,军队、非法移民、葛林果,三条线索齐头并进,葛林果激情四射占尽光芒,由腓比斯领衔的军队声部则是缓缓推进的流沙,带着吞噬一切的决心低沉地咆哮着,而由艾丝米拉达领衔的非法移民声部,是旋律的最主体,虽然混浊,但作为其他两个声部的立足点,它的沉稳也不容忽视。说到这里,要佩服一下《巴黎圣母院》的调音师,因为这出音乐剧的现场音量之大是出了名的,再加上用的又不是现场乐队伴奏,在这种条件下,各个声部之间没有形成一种巨大的“混响”效果,仍能保持层次的清晰,实在是太难得了!

艾丝米拉达在《袭击圣母院》中被所爱与被爱同时背叛是多么的悲凉,但我认为最凄惨莫过于《遣送出境》里腓比斯与艾丝米拉达形同陌路的凝视,这一刻的恩断义绝要比溶入大背景的寒意更让人痛心。艾丝米拉达可谓已是心如槁木,她的爱人、兄长、人民、国度、任何求生或者求死的意志,昏昏沉沉地都化为泡影。那件悲惨的白色长袍,裹住了一具行尸走肉,艾丝米拉达不作任何反抗地被士兵拖上了绞刑架。而亲手毁灭“新欢”的腓比斯,宣读绞杀令时语气坚定神态轻蔑,仿佛只是要捻死一只蚂蚁,而不是天仙化人曾令他神魂颠倒的“黑天使”。他的冷酷博得了百合嘉许的眼神,随着她轻轻地把一只手搭在他的手臂上,《钻石般的美眸》中那份醺人欲醉的甜美也堕入了冰窖。再看借刀杀人的弗娄罗,他苍白的脸色在黑袍的对衬下又添了层更惨白的色泽,而眼神里竟还跳动着狂喜的火苗,一举一动都带着压抑过后的歇斯底里,这副神态真是错乱的令人毛骨悚然。他照旧躲在圣母院那黑暗的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看着广场上发生的惨剧,面对卡西莫多的质问,他得意地将罪行全盘托出,这时他心中已没有爱,也没有上帝,而且,他已经疯掉了。剧中惨烈刺耳的几声狂笑,虽然比不上那个于电光火石间向卡西莫多说明全部真相的“恶魔般笑容”,但足可让人相信弗娄罗已在劫难逃。甚至,在此之前,卡西莫多对弗娄罗亲口承认的罪行还是将信将疑的,而这几声狂笑,就是一个邪恶的证据,卡西莫多的世界,也就在这一刻,被双重的打击所摧毁了。弗娄罗坠落城墙的过程极有创意地被分解成延长了的过程,那道黑影一格一格的坠落,配合上灯光与音响,对我来说就是一重一重的打击,直到他挣扎着死在圣母院的大门外,情不自禁地竟会为他的解脱而感到安慰,就好象Jekyll & Hyde里Emma颤抖地说, “Go to sleep…my tormented love…”.

艾丝米拉达并不是卡西莫多在这世上的唯一目标,他在弗娄罗的尸体旁边停住脚步,动作迟缓地看了一眼,似乎在很费劲地接受这个事实,此刻这座舞台就像遭到雷劈一般纹丝不动,无声中的全部内容便是卡西莫多心底的痛不欲生,“天啊,这就是我所爱过的一切!”

但这样昏昏沉沉几乎连呼吸都没有的呆滞只是瞬息间的事,当卡西莫多慢慢地转过身子,步履蹒跚地走向白袍下那再无生气的艾丝米拉达时,他那种令人生畏的狂暴的感情就像突然复活一样:他势若疯虎地挣脱士兵们的阻挡,并从胸腔中迸出撕裂般的狂吼:“把她给我,把她还给我,把她留给我,她是我的”,突然间,咆哮又变成了令人心酸的呜咽,“我的艾丝米拉达,你不要走,留下陪我”,卡西莫多惊天动地的痛苦与凄凉的哀伤被丝毫不漏地浓缩在了这短短43秒钟的唱段当中。

《舞吧,艾丝米拉达吾爱》是卡西莫多的殉情之歌,我很难具体形容出它的独特,前一首《把她交给我》将具体的悲惨描述得犹如切肤之痛,但《舞吧,艾丝米拉达吾爱》的“为你而死,虽死犹生”有一种超越时空、与全人类情感共通、“融入宇宙之光”的“大哀”,它所展现的气度,令由它所唤起的“伤感”也有了不同的意义。旋律一遍遍的重复中,艾丝米拉达与卡西莫多的化身拥抱着,像天使一般穿梭于天上人间,作为精神之爱升华的象征,这一场景蕴涵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令人动容。但即便如此,眼光还是很难从Garou的身上移开,也许是两个多小时里驼背弯腰挤眉弄眼的重负也快到达忍受的极限了,我感觉Garou在投入中带上了一点个人的发泄,就像剧中的卡西莫多一样,他把余下的能量全部献给了这首最后的殉情之歌。卡西莫多紧紧抱着艾丝米拉达的尸体前后轻轻摇晃身体,看到这时我非常非常的感动,曾经的经历让我极其理解这种类似动作的意义:既怕惊醒她,又很想很想把自己的生命力注入她的体内……在《舞吧,艾丝米拉达吾爱》接近尾声时,有一个极富迷惑性的停顿,而当人们还没意识到这一切并非尘埃落定曲终人散时,乐声大作中Garou的爆发,其冲击强大到几乎能吞噬听者的意志。到了真正的结尾,DV**本中的演绎最为震撼,一首惊心动魄的爱曲耗尽了他所有的生气,卡西莫多的“突然死亡”令悲剧性突如其来地达到颠峰,而文学史上最浪漫的一幕:两具缠绕的骸骨一被分开立即化为粉尘无迹可寻,它与巴黎国会大厅中决绝的一锤定音精神相通血肉相连……1482年的传奇,生命陨落但爱意长青!

原始链接:http://iic.xjtu.edu.cn/forum/redirect.php?goto=newpost&tid=438
转自:4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