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风雅法国之五 |
[游记]风雅法国之五 |
2008-04-09 ctrip.com |
转眼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也像全世界任何地方一样,真正正宗的美味都在乡野之间,抱定了这个信念,我们就开始穿行于一座座的山脉,开始了寻饭之旅。 脑中尽是这样的句子: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行行日将夕,荒村古冢无人迹。 谁知竟有点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意思。开了大半个小时,也没有看到一处像样的地方,偶尔路边上有一栋房子,挂着餐馆的招牌,再看看前后左右杳无人烟的景象,突然想起龙门客栈,嗯,不会是黑店吧?欧洲也是一个自古以来强盗辈出的地方。于是乎只有继续开。终于,远远的,看到一堆房子,啊,有这么多房子的地方,一定就会有饭吃了。走近一看,这是一个叫Maria的小镇子,从前是个银矿,所以规模还不是太小。我们停好了车子,抱着我饥肠辘辘的肚子,冲进了映入眼帘的第一家餐馆。也没有来得及看叫什么名字。 进得门来,才发现,这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小小的餐馆,坐满了人。好容易在角落里找到一个桌子,坐定就立刻点开了。饮料就是雷司令了。正餐点了乡村正宗制鸡腿,配一种这边山区特有的煎小面疙瘩(Spaetzle);蜗牛;牛排;色拉; 因为锔蜗牛是头道开胃小菜,而且制作需时很长,等啊,等啊,等啊,就在我快要饿死的当口,吃食来了。第一次看见这法国人吃蜗牛的玩意儿。一个像是我们沙锅底的锈红色的东西,大概有3个厘米厚,上面有12个小洞洞。蜗牛的壳是不见了,只有肉浸在还冒着泡儿的黄油大蒜汤里,呜呼呀,只得一个字形容,就是:香!叉起一个,吹了老半天,吃将下去,嗯...... 烫是第一感觉,接踵而来的是咸,鲜,韧,嫩;总体感觉是不错的。但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南昌夏日夜晚,街头巷尾的炒田螺,鲜美多汁,又辣又爽,痛快淋漓。于是就觉得这蜗牛怎么也比不上家乡的炒田螺好吃。再也提不起劲来吃蜗牛了。倒是觉得用面包蘸着小洞洞里面的大蒜黄油汤味道无比鲜美,就改弦易辙,弃明投暗,专心致志的吃起了面包黄油大蒜汤。此举成功的引来了餐馆进餐同志们的注目,大多人的眼光里流露出了不解和同情。我用眼光扫射回去,告诉他们,这才是真正吃过好东西的人的作为呢! 终于,正餐来了。我点的是鸡腿。鸡腿经过少少时间的腌制,用黄油煎了,估计还拿到烤箱里烤了,外焦内嫩,无比的美味!作为一个美食家,我一下就吃出来了,这可是正宗的土鸡啊。先是刀叉并用,圆满的吃完了腿上的肉。欧洲人吃到这个份上就打住了。因为他们不会啃骨头。在德国半年了,极少见到这么完美的骨头,犹豫一下,我还是拿起了这个腿骨架子,吧嗒一声,一掰为二,美美的开始啃起了骨头。哦,这个土鸡骨头哦......美妙的滋味只能用省略号来形容了。 未几,这根骨头就剩下一小堆渣子了。又开始进攻小面疙瘩,这个小面疙瘩是用面粉,牛奶,鸡蛋,黄油调出来的料做成的,三分之一个食指大小。这家店没有一点点偷工减料,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煎出来以后那个美味就不用提了。当我挺直了腰杆塞下去最后一个小面疙瘩的时候,又有一句唐诗从脑海里蹦出:笑问店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这杏花村里的店家也该是美味如斯的吧。嗯,看来,除却美景,美食也是可以造就诗人的。 酒足饭饱,踱出店外,居然阳光明媚,想起苏东坡《赵成伯家有姝丽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谨》,于是吟唱着: 绣帘朱户未曾开,谁见梅花落镜台。 莫嫌衰鬓聊相映,须得纤腰与共回。 世传陶谷学士买得党太尉家故妓,遇雪,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安有此景,但能于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吃羊羔儿酒耳。”陶默然愧其言。聊答来句,义取妇人而已,罪过,罪过。 已经下午3点,登山是不能了。散了一小会儿步,继续前行。
|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1059176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