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赴法国培训的情况汇报 |
[游记]赴法国培训的情况汇报 |
2008-05-22 sina.com.cn |
法国及整个欧洲,自然环境非常优越,树林多,绿地多,飞禽走兽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史文化保存完好,古迹多、文物多,名人多。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面他们考虑的是:有益当代,荫及后代;长远眼光,长久努力;战略决策,战术实干;游客舒适,居民满意。尊重自然生态—森林、草地、空气、水、噪音、生物、动物;看重历史文化—古人、古建、古镇、古迹、遗址、文物、博物馆;着重创建品牌—吸引游客的法宝;注重服务质量—以满足客人需求、让客人舒适为标准,提供人性化服务。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法国旅游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法国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法国国土广袤辽阔,森林资源丰富,城市风景林和绿地多,全国森林绿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人均43平方米。我们参观了于1970年开始创建的莫旺森林公园(又称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00平方公里,山地最高海拔为901米,是法国第一个跨地区的公园(全法国象莫旺森林公园这样对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进行综合整治的自然保护区有8个),公园涉及4个省(相当于我国的市级单位),100多个村镇,3.1万人口。由于依法、民主管理到位,从阿瓦隆市到里昂市的沿途250多公里的范围内,森林参天,植被葱绿,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很难见到一处裸露地。法国人尊重自然,注重国土旅游资源的综合整治和生物的多样性,他们把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沿途形成了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藤、花、草结合的复合绿化形态;树的品种丰富多样,多为阔叶林为主的阔针混交林,阔中有针,针中有阔,林中有草,草上有林,人与自然和谐一致。 法国城市建设则呈现出“城在林中、道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格局,城市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尊重并服从自然,人居环境趋于生态化。多数城市依山而建、傍水而立,城市建设与园林建设相辅相成,街区绿地种树为主,种草为辅,既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又为市民和旅游者营造了憩息休闲的好场所。城中随处可见小鸟等小动物在街道和人流中与人嬉戏、和谐相处的景象,这不仅是尊重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也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给人以无穷的自然情趣和生活气息。 2.法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法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物保护完好,耳熟能详的有巴黎的凯旋门、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等,还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教堂。我们参观的世界文化遗产阿瓦隆市威之嫩镇,是一个有4000年历史的古镇,最古的象征是于公元3世纪建设的一座天主教堂。这个镇历史上人口最多时曾超过1万人,如今只有400人口,每年接待60万游客,不收门票,只有为旅游者提供餐饮、购物服务的门店。里昂市政府办公大楼,是距今已有350多年前的建筑物,由于维修、保护的各项措施非常到位,如今的大楼既富丽堂皇,又修旧如旧。这种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景观,让旅游者既可感受到现代文明,又可欣赏到古代的灿烂文化。他们认为:老城区、古村镇和保护区,一切都要以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为前提,不能因发展旅游业而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否则会失去当地的传统与特色,甚至会造成“旅游扼杀旅游”的恶果。我们觉得,这是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 3.法国已形成“大旅游”格局。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总体规划、投资导向和法律支持上。在规划方面,法国每个地区都有10—15年的发展规划。如:尼斯市旅游规划发展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经过10—15年的努力,旅游收入达到30亿欧元(目前是15亿欧元),同时,对地区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作出了详规。在投资导向方面,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大部分由政府提供。法国的旅游管理机构健全,村镇一级都设有旅游局。旅游局的经费预算中政府安排占大头。如:里昂市旅游局每年预算4000万欧元,75%来源于官方机构,25%靠旅游局通过市场运作自筹;尼斯市旅游局年预算经费960万欧元,60%由市政府提供,40%来自于市旅游局主办经营会展中心和节庆活动及各旅馆向旅客代收每人每天0.7欧元的旅游管理费。在法律支持方面,主要是由国家制定相关法规,各单位依法办事,市民自觉守法,法律的实施落到实处。 法国旅游“六要素”配套齐全,人性化服务到位,使旅游者处处感到方便、舒适。特别是法国的旅游交通使游客进出十分方便,罗讷河—阿尔卑斯山大区地处法国东面,飞机一小时可到伦敦,二小时内可覆盖欧洲所有大中城市。里昂市乘高速列车只需3小时可到达伦敦,城市间公路基本上是高速化。这里四季均可接待旅游者,他们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冬季、夏季各占40%,春、秋两季占20%,这个大区的旅游收入相当于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已成为该大区的重点产业之一。 “大旅游”格局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上下共识、参与面广。在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景区,他们通过让当地人充分就业、增加收入来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支持旅游业的积极性。为招徕游客并给游客以方便,在许多景区、景点不售门票(我们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更多地吸引游客来消费,看重的是旅游业带来的相关部门的综合效益,主要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增加收益。另外,我们所到之处,大都设有功能齐全的服务区,或咨询、或购物、或餐饮、或休息,让游客感到方便舒适。在我们所有下榻的酒店与考察的景区,旅游宣传资料齐全,索取方便。法国人讲究礼貌,热情待人,使游客有宾至如归之感,等等。这些都是“大旅游”格局的具体体现。 4.法国旅游注重特色品牌。法国旅游资源是丰富的,但他们更注重利用各地的特色创品牌招徕客源、开拓市场。具体工作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来做,他们特别看重有特色、有品位、有市场的旅游产品,充分合理地整合利用文物、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来开发旅游产品,利用英特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旅游的宣传促销。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资源特点与游客需求及活动情况,重点推崇生态、绿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依靠新科技手段进行广告宣传、交流,由地方政府负责设置专业人士的活动平台,直接向消费者出售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比如:巴黎市以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戛纳市创建国际电影城、举办国际电影节而闻名全世界,里昂市举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之后名声大振、游客大增,尼斯市则利用蓝色海岸建设度假中心与会展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招徕游客。尼斯市旅游经营正在实施从追求游客数量向注重质量的战略性转变,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活动质量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去年该市开发保加利亚旅游市场,引来了1500多名游客,这些游客都持有国际通用的信用卡,分乘10架飞机来尼斯市食宿8天,住的都是四星级以上酒店,收入相当可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87a3701000ayo.html1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