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塞恩、洛桑游记 |
[游记]卢塞恩、洛桑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7月14日周六,我们去了位于瑞士中部被称为瑞士中央的卢塞恩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所在地洛桑。我们还是早上7:10分乘瑞士国铁,上午10点直达卢塞恩。卢塞恩火车站原来的建筑被烧毁了,1991年又重新修建成现在的样子,但其站前的拱门是原来的建筑,组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景致。火车站就建在叫做四森林洲湖的湖边。一下火车,我们就跟着人流上了游船,因是周末,出游的人特多,特别是带小孩儿的游客不少。卢塞恩的别致在于它的城市的中间是湖,湖的周边是城市建筑,建筑的背后是山,从湖上看,有些房子是建在山坡上的,因此湖光山色、美丽的建筑、悠闲的游人,就象一幅美丽的画卷,很是富有诗情画意。尽管在湖上观光,很是怡人,但我们也不能恋恋不舍。我们只游了一站湖,下船后我们去建于卢塞恩郊外湖边的交通博物馆参观。该博物馆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博物馆,它收集了3000多件有关交通、邮电发展史的物品,汽车、火车、飞机等等的原件和模型很多。要细看得用一天时间,我们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个多小时,因博物馆的门面在装修,不能照相,我们就在馆内照了一些相后,又沿着湖边往市中心走。主要是观观街景,一路上还真见着数个同胞,有的还主动打招呼。沿街我们来到霍夫教堂参观,时间正好是中午12点,教堂的钟声响彻整座城市,足有好几分钟。霍夫教堂尖尖的双塔楼建筑很是美观,能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个教堂是卢塞恩市民的精神依托,是他们最衷爱的精神圣地之一。里面建于1500年左右的圣母玛利亚祭坛非常漂亮,两侧墙壁上有很多精美的反映宗教史的油画,挺别致的。从教堂出来,我们继续沿街行走,来到欧洲最古老的带屋檐的木桥----卡佩尔桥。卡佩尔桥是卢塞恩的标志性建筑。木桥建于1333年,1993年遭受火灾后,进行了以旧修旧的修复,还是比较完美的。桥廊顶上有100多幅宗教历史画,就象颐和园长廊的绘画。我们从桥上走过,又沿途观光,湖边还有市场,就象咱们的自由市场,不过他们是定时定点的,只在周二和周六举办市场。市场上出售有鲜花、蔬菜、奶酪、各种饰品和家中的旧衣物等等。然后我们乘12路公交车转了转,回到火车站旁。坐在火车站旁的卢塞恩艺术博物馆外的餐椅上小息,我们每人花3.5个郎各买了一只冰激凌。冰激凌是在蛋卷上面放一球状冰激凌,也就一大勺吧。吃完冰激凌,坐1:55的火车奔向洛桑。 洛桑离日内瓦很近,也在瑞士西部,和日内瓦一样属法语区并共享莱蒙湖的美景。洛桑市内和其他城市差不多,老城、新城,瑞士所有的城市包括欧洲其他国家的城市都是老城和新城界限分明,市中心都在老城,新城一般比较宁静。巴黎就是这样的。别看洛桑小,大学还很多,有洛桑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国际学校等,是一个知识型的城市,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就设在洛桑。洛桑也可能因其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所在地而闻名。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是我们来洛桑的首要任务。一下火车,我们就打听去奥林匹克博物馆的线路,我们乘1路倒8路正好到了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后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就建在莱蒙湖畔,博物馆院内象花园一样美丽,到处是花草树木,博物馆很大,展览的内容也很多,从火炬、奖杯、纪念币、邮票、纪念品到各类项目运动员用的器械、服装、兴奋剂等等应有尽有,还有视频不断播放各届、各国、各类运动会的画面,向人们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从1917年开始就设在洛桑,因此洛桑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1993年建成奥林匹克博物馆,展示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奥林匹克的历史。凡捐赠建博物馆的单位和个人,博物馆都给他们留一块题名的砖石,这些砖石垒成一面墙,我看到砖石里有中国石化、宝钢集团、中国奥委会的名字,还有李登辉题有“永远怀念蒋经国先生”的石砖。感觉中国有很多运动项目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等,但反映中国人的画面不多。很是郁闷。可能是我们重返奥运会的时间短,或是西方国家对我们有歧视,或是我们对外宣传不够,总之国力不够强大是根本所在。还是那句广告语说得好:有实力当然有魅力。国人还得团结起来,只争朝夕,富国强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还看到了我国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任委员的何振梁的照片和乒乓球运动员王励勤及田径运动员刘翔的照片。馆内是禁止拍摄的。参观完后,我们在博物馆餐厅设在湖畔的餐椅旁留影,白色的桌椅、白色的遮阳伞、兰色的湖面,挺浪漫的景致。我们在博物馆门前留影后在街上随意走了走,就打道回府了,晚8点到家。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0eb4301000bh3.html2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