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楼]: 这是一同去的朋友写的,还没写完,先贴上两段吧~ 几日前去了英国,停留的时间不长,转了转伦敦和剑桥,也亲自见识了一下昔日大英帝国的采风,然而觉得凡事总和自己的理想有差距,正应了那句“去了更遗憾”的俗话。 从法国出行其实有些麻烦,我们非欧盟的人士必须去英国使馆预约签证,然后才可以搭上到伦敦的火车。从检票到过移民局检查,我们即刻感到自己是要出国了,法国的居留证也派不上用场,还得老老实实的通过安检和盘问。全欧大陆有两条eurostar的快线通过海底隧道,一条是从巴黎的,另一条是从布鲁塞尔的,在过加莱(Calais)车站不远的地方,我们便钻入了50公里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周围是一团漆黑,而我以前想象的大鲨鱼撞击隧道透明玻璃的一幕没有上演,显然这里并不是供游人参观的海洋馆。20分钟后我隔着窗户看到了些陆地上的灯光,知道海底的旅行已经结束了。随着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我们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表的时区从东一调整到格林威治,尽管伦敦和拉罗谢尔几乎处于同一经度,但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据说这个差距在夏令时执行后会扩大到两个小时,所以英国冬天下午3点多开始日落,夏天凌晨4点开始日出,不知道这样的“方案”有没有对其国民的精神上施加刺激从而导致自杀率的升高,因为北部进入极圈的芬兰号称“欧洲第一自杀大国”,原因就在于极昼和极夜使很多人抓狂吧。 也许英国人为了炫耀自己当年组织联军在比利时战败拿破仑的光辉历史,我们在伦敦的落脚的车站被起了滑铁卢这个名字,法国人的民粹主义精神看来有些孱弱,否则可以把站名改作普瓦捷来纪念他们在百年战争中的大胜。在英国警察的监视下游客出了车站,纷纷涌到bureau de change去换英镑,由于一头雾水,我们也只好随波逐流。哪想到手续费狠狠的刮掉了差不多7欧元,感觉有些心痛,发誓下次坚决认清资本主义本质,小心翼翼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