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伦敦游记(4) |
[游记]伦敦游记(4) |
2007-07-29 sina.com.cn |
l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听友人介绍,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比大英有意思,一方面是大英年代比较久远,硬件设施很陈旧,另外,大量的埃及展品都是灰头土脸的,而且大部分是展示英国以外国家的历史。所以,就去伦敦排名第二的博物馆看看,乘地铁在STH.KENSINGTON站下,不出地铁站就到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了。博物馆展厅的划分并不像大英那样按国家分,大部分是按材料分的,比如服装馆、乐器馆、玻璃馆、铁制品馆和雕塑馆。但也有按国家分的,比如中国馆、日本馆和韩国馆。说这里比大英有意思,一方面是因为展品的年代没有那么久远,而且有些是现代的展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关于英国的展品有很多,比如家具、画像、银器和瓷器。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雕塑馆和服装馆。雕塑馆高大宽敞,陈列了很多大型雕塑,最著名的就是“大卫”,还有大型雕花柱和石棺。服装馆女孩子比较喜欢,里面陈列的都是美轮美奂的英式晚礼服,各个年代都有,还有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穿的凤袍。 l 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Y: 国家画廊位于TRAFALGAR SQUARE,也是一个令人震撼和难以忘怀的地方。这里的镇馆之宝是梵高的名画《向日葵》。跟其他博物馆一样,要想仔细看,是一天都看不完的,所以最好进门拿一本PLAN,里面有地图和HIGH LIGHT的名画,把重点推荐的看完都要两个多小时。里面的画都是以油画居多,其中画人物和圣经故事的都特别的棒。有两幅画贵夫人的叫《MADAME MOITESSIER》和《MADAME DE POMPADOUR AT HER TAMBOUR FRAME》的画让我不能相信是人手画的,整个画面很有立体感,是仿制品或者印刷品所不能代替的,连里面的珠宝和蕾丝花边都画得十分逼真,更不用说脸部表情的栩栩如生了。在国家画廊里有一景象也很有感触,刚好有个幼儿园的团队来,每一个班由一名老师带领,在不同的画室开展课外活动,他们都围坐在地上,由老师介绍画室的名画,还以提问的方式展开互动,十分有趣。伦敦的博物馆的确是小孩子学习的课外教科书,什么时候我们的博物馆能够免费开放并提供高质量展品就好了。 l TRAFALGAR SQUARE、唐宁街、女王养马处: 从大英步行20分钟,路过中国城(唐人街),就到闻名遐迩的TRAFALGAR SQUARE了,当然,比起中国的广场,这个广场小多了,而且被马路环绕着,就几尊雕像,有点名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就是那里的鸽子比较好玩,一点不怕人,一哄而起的时候,十分浪漫壮观。 向着威斯敏斯特的方向走,会路过唐宁街和女王养马处。唐宁街戒备森严,连10号首相府的门牌也别想看到,我原来还以为唐宁街10号是在马路边的呢,结果,只能透过铁门望了一下那条街长什么样。刚好路过女王养马处的时候碰上骑马的哨兵换岗仪式,有纪律的退岗和上岗,匹匹马毛色都锃亮,矫健威武,就是马粪的味道太臭了。 l 国会大厦和大笨钟、伦敦眼、威斯敏斯特教堂: 国会大厦又叫威斯敏斯特宫,和伦敦的标志大笨钟是连在一块的,到泰晤士河的对岸,可以拍到全景,外观虽然年代久远,依然金碧辉煌。伦敦眼是新千年的新景点,也是伦敦的新地标,虽然很多人认为他破坏了泰晤士河两岸古建筑的风格,我也一度这样认为,觉得它是赚钱的工具,和周围景观不协调。但是,亲身上了伦敦眼以后就改变了我的看法。“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英国,应该改为“人多占便宜”。我们9个人只买了5张门票,每张12.5镑,因为只要有地铁OYSTER卡,就可以享受2FOR1的优惠。在欧洲是这样的,多人出行肯定比一人出行要划算的,因为团体票的折扣很多。友人说她去欧洲一个人坐火车的票价等于六个人的票价,所以,经常看到有游人蹭票,一家便宜两家划算。伦敦眼是我看过最先进的摩天轮,每个斗限装20人,在斗里面十分平稳,与以往所乘坐的摩天轮感觉完全不一样,每个斗都有一圈外围的槽,就是这条槽才使得无论运行在哪个角度,都能够通过槽的自转而达至斗的平稳。而且360度观景,可坐可站,总共运行大概半小时,能够饱览伦敦市中心的全貌,就因为有了这么先进的摩天轮,我们才可以鸟瞰伦敦,这就是它的作用所在。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我们参观的重点之一,因为听说那里是最值得去的教堂,门票8镑。威斯敏斯特教堂又名西敏寺,这个译法其实很到位,首先它的西的方位WEST,其次取音MIN敏,再次它除了是教堂还的确实一座皇家寺庙,里面埋葬了皇族、著名诗人和政治家,包括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莎士比亚和丘吉尔。皇族都有自己的墓室,但是很少有个人独享的,小小的墓室里安放着好几个皇族的石棺。石棺雕刻很精美,图案多是圣经故事和人物,而且各不相同。西敏寺的诗人角是闻名的,但实地一看,就是很小的一个角落,莎士比亚那个墓下面也没有莎士比亚本人,只是个纪念而已。丘吉尔的墓碑是在出门前的一块大地砖上面。与其说西敏寺是名人的墓室,我觉得还不如说是艺术的殿堂,竟然能把墓室也弄得如此精雕细琢,充满艺术气息,这里每一块地砖下面都有一位名人安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d372a5010002vz1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