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伦敦之行blogblo-博客部落- |
[游记]伦敦之行blogblo-博客部落- |
2008-01-15 blogblo.com |
从16,oxford street匆匆忙忙地搬出来,便一直在外面奔波,直到今天决定取消了明天的牛津之旅,才真正算是平静下来。亲手做了这么多天来第一顿新鲜的米饭炒菜,竟回忆不起之前都是怎样喂饱自己。仿佛已经很适应四处漂泊的生活,只是一支旅行箱,一个书包,加上宝贝的相机,便已是足够的家当, 坐在车上流望闪过的风景时,满足得让我差点流泪。原以为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在某个时刻实现或者是得到,然后夹杂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寻,费尽周折在铜墙铁壁中争抢一条缝隙,但其实,内心中真正渴求的,便是一次次简单而快乐的出行。无论目的地在哪里,细心的体会和耐心的探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重要的是,心中永远要有一条路,而这条路能够通向哪里,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 一直标榜自己排斥有地铁的城市,无论现代的交通方式有多么的四通八达,总是觉得一个有地铁的城市就像一片森林,一眼望不到尽头,身在其中,却不知何处,仿佛每一个方向都正确,每一条路都相识,却无法辨别要走的路。而我正是对于这种方向的不确定性有天生的恐惧感。也许是因为从小就不习惯跟随着别人自己却不知要到哪里去,所以每次出发之前都要问清楚大人要去哪里,然后才会安心的追随,这样的习惯没想到竟一直保留到现在,衍生到对于一个城市的偏好。所以不喜欢glasgow, 不喜欢newcasle,但对于london,却在短短的七天内爱上了地铁的承载。站口沾染着铁轨味道的风,站上翘首企盼的人们,站牌滚动播放的提示信息,还有身边总是想心事想到两颊红晕的太阳,这些都让我得到一种安宁;听着车声呼啸而过,听着地上不知被谁抛弃的报纸刷刷作响,听着广播报站的伦敦音,听着太阳在耳边咯咯的笑声,这些都让我找到一种安慰。在离开伦敦的那天清晨,就算被拥挤在上班的人潮中,我也是恋恋不舍的,直到太阳的背影在窗外消失的那一刻,我才渐渐回转到对爱丁堡的怀念。 对于家的定义我一直是松散的,没有确切的概括。大学的时候,常常把寝室称作是家,在疲倦困乏的时候,一提起回家,便惦记着那简陋的上下铺和等待着我回家的室友;刚来到爱丁堡,迫不及待的布置16 oxford street的那个窗口绿色四溢的小房间,墙上被窝贴满了家人和朋友的照片,每当回家,便迎来相片上温馨的笑容。而这次去london, 只是在公车上看到焦急等待的太阳,便觉得像是回到了家。原来家对于我来说,已经变成烙印在心中的一种感觉,而不是一个长期或短暂居住的场所,无论身在何处,那种感觉一旦由一些东西从心底引出,便能让我像回到了家一般的暖心。 这些天,走遍了london的博物馆和古老的建筑。每到一处,刚才还谈笑风生的我们便安静下来,细细品读岁月的留痕,慢慢回望人类的过去,倾听博学者的讲解,探索这个城市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历史。沉浸在文明演变的过程中,陶醉在夜幕的幽静中,行走于古老与现代的交叉中。猛然间,仿佛自己被缩小成一个点,站在巨大的城墙下,仰望着人类所创作的契机,心里是无限的敬佩与渴望。我想,如果回到国内,带着这样的心境,应该能够探求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吧?一直盼望着能站在一角,为自己揭开中国历史的聚宝盒,一直想在中国的地图上走出一排属于我的脚印,一直想站在布达拉宫的门前为人们献上虔诚的祝福,一直想沿着耳熟能详的丝绸之路走回家,这些愿望,应该能够实现吧? 谢谢太阳的照顾和带领,谢谢沛沛飞飞的陪同,谢谢伦敦每天在头顶朝我们微笑的大太阳。
|
转自:http://www.blogblo.com/article/show/203881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