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发伦敦旅行的一些资讯——英国游记攻略 相关景点:  海德公园  金融街  西敏寺  国王学院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伦敦塔桥  温莎堡  爱丁堡城堡  温莎城堡  泰晤士河  圣詹姆斯公园  大本钟  格林威治天文台  海事博物馆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格林威治公园  剑桥国王学院  剑桥数学桥  千禧巨蛋  圣玛利教堂  爱丁堡荷里路德宫  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美术馆  爱丁堡王子街  爱丁堡新城  圣十字架宫  格拉斯哥大教堂  格拉斯哥大学  白金汉宫  布赖顿行宫  剑桥彼得学院  剑桥麦格达伦学院  肯辛顿宫  伦敦大英博物馆  伦敦福尔摩斯博物馆  伦敦国家美术馆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伦敦圣詹姆士宫  伦敦塔  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  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伦敦戏剧博物馆  图索德夫人名人蜡像陈列馆  温莎乐高乐园  英国汉普顿宫  巴斯皇家新月楼  巴斯罗马浴池博物馆  巴斯维多利亚艺术馆  巴斯雅芳河&普尔特尼桥  巴斯亚贝教堂  巴斯议会厅  巴斯圆形广场  莎翁故居斯特拉特福  博德莱安图书馆  克里斯特教堂  布伦海姆宫  巨石阵 详细内容: 伦敦旅行的一些资讯 伦敦的第一眼印象是旧,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开不快起来的高速公路带到市区里不太明亮的灯光下的博物馆,大本钟,时不时街角上转出一尊黑色雕像。建筑物看上去有日子没翻修了. 在两周内,我匆匆观察了一眼这个城市, 最后发现要深刻搞懂它, 还得来很多趟,就看你有没有足够厚的钱包和胃口了。下面的一些资讯供准备去的旅友们参考。 关于游览伦敦的参考: 国内翻译的两本书,日本人写的‘走遍全球‘和英国人写的‘异域风情丛书‘(Insight Guide)的‘英国’卷上的资料都还算不错,主要的资讯基本都有了, 后者的照片质量很高,但关于景点及玩法的文章组织较凌乱,二者的不足之处是资讯(如门票酒店价格)均相对较旧,尤以‘走遍全球‘为甚,因出版日子较久,‘走遍全球‘还一般不太容易找到。我这次基本上还是参考这两本书玩的,这两本书上已经介绍或基本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本文未涉及。 英文的London A-Z 是一本很好的指南, 各条街道都有详细标示, 做成各种尺寸的小册子, 想要在伦敦不迷路,一定要随身携带,伦敦的书店和街上卖旅游品的商店很容易买到. 网上的资源: 查找一个地址,如果有英国的邮政编码,通过下面的网站将是很方便的,你甚至可以看到通过卫星拍摄的该地区的鸟瞰图,可以分辨出建筑物。更妙的是,同时经纬度数据也显示出来,输入你的GPS后,去时将很方便。 www.multimap.com 开车的行驶路线也可以在这个网站上计划出来,免去乱闯单行线之苦。 下面两个是游览英国和伦敦的官方旅游网站, 可以在上面查景点情况和订旅馆等。 www.visitbritain.com www.londontouristboard.com 可以查景点和住宿; www.where-to-stay.co.uk/ 上部分酒店可以网上预定; 英国驻华大使馆上关于旅英的网站索引也常常有点用, 主要的信息如机场,气候,黄页等均有链接: www.britishembassy.org.cn/chinese/about_eng/travel/tl.shtml 地区旅游信息中心Information Center 不像美国很多地方, 这里许多资料如地图是要收费的,包括为游客介绍旅馆。 Coupon (优惠券) 打折的Coupon几乎没有见到, 但可以从网上预约如白金汉宫等处的票,然后在去售票处的一个盒子里取, 省得排多达几十分钟的长队. 火车: 火车是伦敦人上下班的常用工具, 车厢较窄, 价钱比地铁便宜一点, 但在星期日要注意, 班次和时刻与其他日子变化很大, 我就有一次(自助)买完票才发现班次全取消, 要乘客凭火车票去转地铁,浪费时间,只好自我安慰省了几十便士。 与在美国网上订票的种种方便和优惠相反,如果你在下列火车服务的网上订票,那可是上大当了。 www.raileurope.com/us/rail/fares_schedules/index.htm 例子一:通过海底隧道从伦敦去巴黎,网上索价单程130-160镑,可你去旅行社会发现,双程连2晚巴黎酒店才200镑;例子二,订一张去Brighton(伦敦最近的海边)的往返票,网上要40镑,去火车站现买,价钱刚好一半。 地铁: 四通八达, 是伦敦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分数条线路, 用不同的颜色在运行图上标出, 设施比书上介绍的要新, 但也比较窄. 换乘站层多, 这次我去过的站均有电动扶梯上下, 买票分区, 最中心的一块地方叫1区, 外面一圈叫2区, 以此类推,到机场为6区. 还有一日高峰(早九点前)和非高峰时段的的Day pass, 买票有点学问. 两周赶上两次为提高待遇的罢工, 各一天, 苦了常坐地铁上下班的人, 并造成火车和其它地面交通大堵塞. 行驶方向是分开的: Westbound, Eastbound, Southbound, Northbound 分别表示向西,东,南,北方向。 如果你弄不清方向,可以去墙上看一下路线, 比如去东的一边只会列出下面将要停靠的站,如果你找得到你要去的站,说明方向没错。但要是相反方向站台不在附近就得注意了。 出租车及Mini Cab, 观光汽车 出租车形状特殊, 司机一般得化几年(一说5年)来记住伦敦街道以及单行线, 起价1镑,每多一人,加0.4镑,好像大件行李也得加钱. 翻下两个面朝后的临时座椅, 最多可坐5人,没有后备箱,行李可放在面对面坐着的5人当中. 每行一小段距离,好像是100码(约九十一米),跳字0.2镑, 等时也计费, 如果在市内, 单行线加堵车的缘故, 价钱远比你的预计要高.我的经验是,在市中心如唐人街去伦敦桥附近,直线距离3公里, 单行线加堵车的缘故, 连10小费, 得化15镑左右. 有一种叫Mini Cab的车比较有用,那是私车司机加入一家租车公司,付给该公司每周几十镑, 由公司接单派活; 你可打电话去预订车,讲好时间,距离和价钱.如从伦敦桥去希斯罗机场, 含小费约25镑, 比起正式出租车至少要60镑好很多; 车型则五花八门, 我就是一辆九座丰田子弹头拉着我一人一件行李上的机场. 可以在伦敦的站点www.londontouristboard.com上以mini cab 为检索条件,会搜出一堆公司,其中至少一家标明提供机场服务: Pronto Radio Cars, +44-(0)500 286 222, 我没用过这家,仅供参考。 有两家伦敦的巴士公司经营伦敦城市观光, Big Bus和 The Original London Sightseeing Tour 我坐的是BIG BUS 的伦敦一日游, 那种双层,上边晴天没顶,雨天加棚布的红车.16镑每人,当日不限次乘车, 分红线,绿线,蓝线等,车身相同 区别仅在与车挡风玻璃前的一个各色小牌子, 其中红线上有中文普通话的自动解说,凭票当日还可免费乘泰晤士河上的游船. 比换地铁或巴士方便些, 问题在于从最早班九点半到下午六点半最后一班, 很少能去几个景点, 因为除了象美术馆,博物馆这些免费的景点,很多景点象议会,白金汉等是要排队定时入内的. 而美术馆,博物馆这些景点又极费时间, 但凭观光旅游票可以少排队, 这点还算考虑周到. www.bigbus.co.uk/ www.theoriginaltour.com/ Big Bus还提供一日游去诸如巨石阵, 巴斯, 牛津, 温莎,科特沃斯, 坎特伯雷等处的路线,每条线40镑,适合于喜欢跟团旅行或时间紧的游人。 租车及驾驶: 我这次用的这家价格比大的跨国公司如 Hertz, Avis, 要好很多: www.easyrentacar.com 但这家一般周末价格较高,如平常租费每天14-5镑,周末需40镑左右,如果提前数周又不是订周末的车,你可能会拿到租费仅1镑的价钱, 当然,公司会在额外里程,额外保险费等方面找回来,该公司甚至规定使用VISA,MasterCard要额外付3镑多,每日超过75英里后每英里加收0.2镑,车型是奔驰A级单厢车, 操控容易, 旅行很实用, 手动档居多. 从服务,保险,不计里程等方面比较则不如上述跨国公司,故出公差还是应选大公司的. 驾照,中国驾照可以直接用,不用翻译或者什么’国际驾照’,只要有国际信用卡,如中行的美金港币Master 或VISA, 但上面那家必须从网上订,哪怕去他公司营业处提供的电脑上去订。 在伦敦开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几乎没有一条正东西或南北的路,几乎所有路都很窄,单行线极多等等,车也不少。在BBC网站上的可以通过Jam Cam, 即各处的摄像头观察街头交通流量,市内自驾车意思确实不大。 停车是个大问题, 如果找得到街头计时码表的话, 每十分钟0.2镑, 最多不超过3小时, 晚6点半以后及周日免费;公共的停车场大约每小时1.6 到2镑, www.multimap.com 上有标停车场的较详细位置. 当然, 对于那些只有靠右行驶经验的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来说, 第一次在英伦开车是一件刺激的事, 因为左行,而且道路狭窄, 单行极多等, 另外和所有大城市一样,堵车多,司机的涵养耐心一般般等等. 我刚上车就碰了一下左后视镜, 也有几次左轮擦到马路牙子发出异响的体会,所幸把车开到逆行道的次数不多. 高速公路限速60英里, 即不到100公里, 走过的M3, M4路况相对一般,感觉不强于于京沪,京石高速; 与几年前跑过的那条不限时速,不积雨水的德国高速公路相差甚远. 街道和GPS 即使从地图上看,伦敦市内的街道也很少有几条是直的。 街道上路牌比较乱,有的标在路口, 就像国内最常见的那样, 有的标在靠近路口的那栋建筑物的墙上,或干脆立在街上离路口有一段距离处, 更要命的是, 建筑的门牌号码上大多居然没有路名, 仅有号码, 路牌少时,走或开上好长一段也不知自己走在哪条街上. 在伦敦,以我的观点来看, GPS很有用武之地, 去之前, 我从multimap 网站上下载了很多参考点, 在街头用尽管遮挡很多,但一旦搜到足够的卫星, 还确实有用, 景点相对集中,但因为哪怕只有2-300米直线距离, 隔着建筑物, 如果看不到目标, 查GPS,走路时也好有个方向, 驾车时遇到单行线转来转去, 路又不直, 早就没方向感了,GPS 这时派上大用场了. 这次去不论走路还是开车,GPS不离身。 购物及消费 主要商业街在牛津街(Oxford),皮卡得利街(Piccadily) 一带,一到周末,也是万头攒动。古董在考文园(Convent Garden)附近。买书去Charling Cross. 哈罗得(Harrods)是戴安娜最后一任男友的埃及老爹开的高级商店, 面积不算小。并号称什么东西都能买或订到,哪怕是头大象!? 一楼(英国人称地下 ground)的名表区琳琅满目, 函盖了几乎所有瑞士名牌, 国内不容易见到的百达翡丽,宝玑等款式也很多,陈列的表售价从几百镑到几十万镑, 没有现货的可以预订. 地下一层办免税手续的地方也很大. TESCO 是伦敦(或英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去了一家据称很大的,发现比起北美的还是小些,比起北京上海的几家家乐福规模上也有一定差距。便宜东西多来自中国与爱尔兰. 与我去过的其他地方相比,消费几乎是最高的,价钱上最接近国内的是美式快餐,巨无霸套餐3-4镑,合40多元人民币,但饮料与美国本土的巨型杯子比,大概只有一半。另外是星巴克的中莫卡,2.35镑,只比国内的25-6元贵一点点。 2002年10月初汽油约合每升人民币近十元,3倍于中美. 房价真得很高, 城区SE1 一带50年代一套3居室,无厅, 建筑面积约70多平米, 从外面看类似中国70-80年代的’筒子楼’(但厨房厕所独用), 有政府补贴, 二手也值十几万镑. 虽然中国制造的东西也不少,但好像不如在美国那样普及,加上伦敦高昂的附加人力成本, 价钱不便宜。近年大量中国大陆人士的涌入及中国制造的商品日益增多,似乎会对改善英国人民物价消费水平贡献不小. 没有太多数字根据, 臆测而已. 买卖酒是有法规的, 如果想在唐人街的超市买瓶做菜的料酒,在货架上可能会找不到, 得到收银处向雇员要才行, 估计是要看看你到不到法定年龄. 便宜货也有:牛奶, 跟中国差不多, 英国牛还是多. (以小人之心推测: 可别是疯牛病闹的).报纸, 20便士一大本,广告内容并不太多,不知是否亏本;伦敦人在上下班时在地铁和火车上看报纸的非常多,几乎人手一份,看来颇有阅读风气. 一般在餐厅,出租车,酒店的行李搬运工或打扫房间的清洁工, 应付小费.前两者10-15, 后两者1, 2镑. 如对服务不满意, 可拒付. 电视许可费 只要你在英国用电视机,带电视接收的摄像机或计算机上的电视卡收看电视节目,必须付给英国广播公司(BBC)年费,彩色电视112镑/年,黑白30多镑,旅馆和公共场所便宜一点,以中国人的观点,真够黑的。难怪不少旅馆都在介绍上注明‘彩色电视’。街上有类似与电影中搜索间谍电台的流动检测车来探测你是否合法电视用户。 退税 除去食品和书, 其他商品均已自动加上17.5的增值税,并含在标签的售价中,而不是像在美国, 税是没记进标价的,结帐时再单加。 如果外国游客买超过一定价值的含税商品, 如50镑,可要求店家提供’免税信封’ ,填写后在离开英国时(如机场)交海关,经检查东西确实带出境,留下如信用卡号码,会把这部分税退还给你. 希斯罗机场排队等退税的人较多,得提前去, 进了安检以后也有个退税的窗口,人很少,不知是否专针对在机场内购物退税的,想来大概不会. 但此时你无法把该退税的商品交运行李了。 住宿 海德公园附近是旅馆比较集中的地方,网上的旅馆资源也属这里多。 房间通常较小,住宿常分单人间,双人间,价格有不小差别,相比之下 酒店非常昂贵,9-10月份,外观设施陈旧的3星级酒店也要100镑上下,大通铺(7-8人)的青年旅馆约10镑, B&B (私营的小旅馆提供房间, ‘床和早餐’)双人大约40-50镑. 英式早餐比较丰盛, 有香肠, 培根, 煎蛋, 烤西红柿或豆, 吐司及英国茶(红茶加奶)或咖啡, 爱晚起床的人可以省顿午饭. 一般旅馆含英国早餐的要比含(欧洲)大陆早餐的略贵。 在维多利亚火车站,看到有个介绍旅馆的服务窗口,但收服务费,小黑板上B&B 的价格好像不高。 如果去网上订酒店,通常24小时之外的取消预订是免费的,24小时之内(即离预订入住日期不到24小时)则要收一天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