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格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 |
[游记]格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 |
2008-05-22 sina.com.cn |
“格林威治村”在19世纪初,原是城里人逃避黄热病的临时住所,这一块地区道路错综复杂,迥异于棋盘式的规划,自从1831年华盛顿广场建立后,开始出现转机,许多艺术工作者陆续进驻于此,从艾伦坡、马克吐温、惠特曼到鲍伯迪伦等,这里的高租金只有混得开的艺术家才住得起。 华盛顿广场(Washington Square) 占地9又2分之1公亩的华盛顿广场是昵称「村子」(The Village )的格林威治村的灵魂中心,这里曾经是一片沼泽,18世纪末为公墓,埋葬当时因黄热病去世的人,后来挖掘出来的尸骨竟有10,000-22,000具之多,1819年甚至成为决斗或绞刑示众的现场,这些血腥的过往自1827年正式成为公园后开始转变,1916年达达主义的创始人--杜象(Duchamp)与史隆(John Sloan),率领一批艺术家登上华盛顿广场的拱门,宣称「华盛顿广场取得自由、独立,成为新波希米亚的国度」,从此开启了华盛顿广场充满艺术、活力的新纪元。 华盛顿广场通常挤满了人,有些是街头艺人,有些是附近纽约大学的学生,还有滑直排轮的、拍照的、睡午觉的…,广场的表演空地上不乏爱炫人士秀出绝技,有人穿得像圆桌武士,拿一只木剑,独自儿表演话剧,还有些打扮得怪里怪气,活像刚吸毒的模样,站在表演台上跳舞或耍宝。广场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常看到摄影机,可能是拍片取景,或是电影系的学生正在练习。华盛顿广场现在是纽约最具活力的户外空间之一,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举办大型的户外艺术季。过去这里曾经是兜售毒品的热门地点,自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上任后,强势取缔并在此设立监视器,这些小毒贩就消声匿迹了。 广场上最醒目的设施是大理石拱门,这座拱门原建于1889年,为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宣誓就职100年纪念,1892年时,由史丹利怀特(Stanford White)设计的大理石拱门取代,拱门右侧有一个隐藏式楼梯可攀登其上,另外,拱门的两侧均立有华盛顿的雕塑,右侧是和平时期的华盛顿,左侧是战争时期的华盛顿,分别为1918年、1916年增加的。 汤普森街(Thompson St.)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克里斯多福街(Christopher St.) ●王尔德书店(Oscar Wilde Bookshop)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9a90350100031r.html2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