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牛津四天 |
[游记]牛津四天 |
2007-07-24 csdn.net |
牛津四天 四天过去了,由于自己没有单车,每天从我的房子到语言中心要走50分钟,所以凭着这双脚干脆就把牛津大街小巷大概都走了不少。说一些印象。 我的House:之所以用英文来写房子,是因为强调一下这是一个二层的那种电影中能看到的房子。房子在一个东南相当偏远的地方,牛津地势起伏,房子正好在一个小山顶上,下到主路有600米的下坡,坡度达到30度。这个房子里一共有8个房间,目前加我在内似乎住着5个人,一个台湾帅哥,一个湖北女子,还有其他外国人,不过很少见到,因为大家都忙自己的事情。8个人都是单间,我的房子大概有20平方米左右,二楼,面对街道,窗外直接有一棵红色叶子的树。房子里有数个卫生间和浴室供大家用,还有一个公用厨房,里面有若干套厨具,都是前任住户没有带走的。昨天用锅子炒了一个肉,炒完以后发现锅里油还有很多,不能浪费了,又打了个蛋加进去,结果直接炒碎了,不知道是不是蛋的质地不如国内。除了距离远之外,这个房子很好,很舒服。我刚才下楼去厨房冰箱里拿出我买的牛奶,用玻璃杯倒了一杯然后走着木头楼梯回到自己房间吃面包老干妈晚饭。 我走路去上课:这几天的早上我都是7点起床了然后7点半慢慢走去上课,手里拿着收音机听一些听不太懂得英文电台。我房子不远是一个很大的绿地公园,沿着路延伸很远。早上这条路很安静,偶尔有个奇怪的鸟叫声从树上传来,路的两边一线全都是house,并且有汽车停在路两边,俨然就是一个还没醒来的街道。今天早上走过去的时候看到了两只松鼠,大概有14寸的笔记本那么长。有一个跑过马路去了,另一个看到我来了就一下子爬到树上去。在看峰哥Indiana大学的介绍片的时候也看到有松鼠从马路上跑过去,看来这里的自然环境都很好。一路上过了Magdalen桥以后就是市中心了,开始有古建筑,不再是二层的房子。牛津有很多教堂,有的虽然小,不过样子很好看,每一个教堂的后面都有一块墓地,有很多石碑,还有石棺,不知道是什么人埋在里面,现在还在不在。这些教堂和目的就在大街上,也不恐怖,就像是一块花园一样。牛津的每一个学院都是一个式样很足的大建筑,很古老的样子,最大的是Christ Church,哈利波特的吃饭的大厅就是在这里拍的。 牛津的街道:牛津的街道50的主街道是柏油参杂小石头铺的,因为是市中心,走汽车多,都是这样。人行道则基本上是较大的石板,也不是特别规则,很随意。小巷子和不那么大的街道有很多用小方块花岗岩嵌在地里铺成,表面被踩得很光,没有棱角,也有用拳头大的鹅卵石嵌的,走起来也很有趣。这些小巷子就很典型的在Discovery或者余秋雨的照片里面经常能够看到的那种古老陈旧的感觉。在街道的转角或者分叉的地方,经常有一些不知来历的小塔或者纪念碑状的东西,看起来感觉很好。在Magdalen桥的东桥头,有一个花篮状的圆亭子,亭子的屋顶石板都有青苔,亭子上还内嵌一个钟表,亭子里面是一口井,周围摆放着很多鲜花,很是漂亮。可惜我没有照相机照来给大家看。 买东西吃:来牛津的第二天,被先到的同学们带着到中国超市龙华庄转了一趟,1.4磅买了一瓶老干妈。还好我抗辣能力不算特别强,一瓶估计可以吃一个月,省钱阿!我昨天去了一趟牛津最便宜的超市Tesco,买回了如下一些东西: 这里的天气:这里天气每天12-22度,白天不热,早晚较冷,我每天早晚都必须穿着长袖衣。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会下多大,会持续多长时间,所以每天都必须带着雨伞。来的4天有2天下了雨。到了冬天雨水会更频繁。 整体感觉:这里住得还是比较舒服的,头发和脸都不怎么出油,我觉得我用了曼秀雷登反而觉得很干。自己房间比较大,感觉很自由,一个人生活居然这么快就适应了。幸好有网络,要是不能上网,估计会很难过。不过还是有很多不太清楚的东西,需要慢慢弄清楚,比如厕所里面的卫生纸是哪里来的,是不是要每个人分摊,房间的垃圾谁来收,放在哪里收,洗衣机的烘干机怎么用,等等。这里一切都会慢慢习惯的,并不难熬,周围也有不少非常热心的同学。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107397 |
转自:http://blog.csdn.net/appleship/archive/2006/08/23/1107397.aspx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