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格兰游记--第三天 |
[游记]苏格兰游记--第三天 |
2007-07-16 live.com |
January 21 苏格兰游记--第三天 2006年1月31日,今天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跟团去世界闻名的苏格兰高地游玩,虽然只有一天的行程,但还是很满足。说好集合的时间是早上八点整,虽然有点早,而且早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带着不知道质量是不是过期的小面包算是吃过了。先到旅行社把钱付了后,我们就上了停在旅行社门口的一辆旅游大巴士,车上的人不是很多,就20个。在经过短暂的统计之后发现,在这辆巴士上集结了世界各地的人,有中国人,有法国人,有丹麦人等等,还有黑人,弄得我们那个英国导游不停得说,如果他英语说得太快,一定要提醒他。我们的那个导游是一个白发老头,虽然一把年纪了,但看得出来身子骨很硬朗,不然也不会到这把岁数还出来带团,不过他也只带像我们这种人数不多,时间又短的团。所以说旅游真是一次练听力的绝佳机会,车子开到高地用了2个小时,而那个导游就连续说了2个小时的话,他也不觉得口渴。原本我是很有心的在听他讲苏格兰的历史,可是新名词太多,只听懂了60,后来好不容易熟悉些他的口音了,但又没心情去听了。除了讲历史,他还讲了当地的民风和民俗,还说这里的土地可以卖,但太偏远了,只有大型农场主才会在这里放养高地牦牛。接着他又说了在苏格兰有最出名的苏格兰威士忌,又讲了制作威士忌的过程,要苏格兰雪山的山涧水,高地的特有谷物,还有不同一般的酿制过程。 车子在一处农场边停下了,这里有畜养高地牦牛,可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只有一头牦牛在外面吃东西,还且看得出来,他还是被绑在栅栏那边的,不然游客到这里什么都看不到,那还怎么行!牦牛身上的毛很长,只要仔细看,就不难发现他的眼睛很大,但大部分的眼睛都被毛给遮住了,只露出两个小小的原点,亮闪闪的。像这类的大型动物,味道总是不好闻,但由于这里的风不是一般的大,吹掉了大量的异味,让围观的人总不见少。除了风之外,天还下着若有若无的细雨,远处连绵的山脉看起来是那么得不真实,总感觉到处充斥着神秘,一如苏格兰古老的神话。 第二个站点是欣赏苏格兰高地雪山和美丽的湖泊。就冲着这点,我也庆幸在冬天来到这里,虽然天气不好,但总比在夏天没什么特色的青山绿水要好。由于全球变暖,雪山也只有在极高的几座山顶上才看得到,大多数的雪山都是在车上匆匆路过,导游为了满足我们的旅游欲望,特地放行,让我们在荒山里下车,拍了几张雪山的照片。山里的气候果然不能和平地相比,一下车,寒风夹杂着细雨就像是一把把刀刺痛我的脸,但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的兴奋,在这样激情的鼓动下,这点寒意就不算什么了。导游就给了我们5分钟的拍照时间,事实上,在寒冷中待上5分钟对我这种习惯了温带气候的女生来说已经是极限了。这也是到了英国后第一次有被冻僵的感觉,但却甘之如饴。被大雪覆盖的山顶固然壮丽,但还有从山顶流下的山涧雪水,宛如银丝为周围的景致增添一抹亮色。我现在还可以回想起那美景,山顶白雪覆盖,山间树木仍郁郁葱葱,山脚山花烂漫,雪水汇成溪流,别有一番风味! 结下来的一站是the Fort of William, 威廉堡。那不是一座城堡,而是一个小镇,在高地也算得上是个大镇了,我的中饭就是在那里吃的。因为连续摇晃了一个上午,我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了,为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站在餐厅外半个小时。虽然风很大,温度降得也很快,但那股子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心里仍然热热的。独自感受着苏格兰的风情,我禁不住打了个电话回家,炫耀一番。 午饭就只一个三明治就打发了。我前后连打了十几个电话,才通了五、六个,听说台湾地震,把地下电缆震断了。真是,天知道,我到了英国后就只看娱乐版新闻,实事新闻已有半年没光顾了,这样的我哪会晓得台湾地震的事情。跟妹妹聊了半天都快忘了集合的时间了,坐到车里时,妹妹从电话里听到导游开说了,跟我讲到,“那个人的英文很标准。”说得我差点要扁她一顿。人家是英国本土人,有是干导游这一行的,英文能不标准吗!再说了,如果连续听上五、六个小时,那才叫疲劳轰炸,听得懂就要牺牲脑细胞,听不懂就像是在浪费大好的机会,所以听到那样的感叹我只有一笑了之了。 挂断电话后,我又开始认真地听他讲述苏格兰的一切,不过这次,他要说的倒是游尼斯湖的事情。乘船游尼斯湖还要再另外付钱,JOEJOE不想花钱,那我也懒得去了,在湖边看看山水也不错的。有意思的是,车上游客共20人,去游湖的有16人,4人不去,这4人除了我和JOEJOE之外,另外两个也是中国人,看来中国比较“理智”。说到这个尼斯湖,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在尼斯湖里有怪兽,很多人还派到了怪兽的影子,这是一个世界有名的不解之谜。在来的路上,我还看到有很多广告说,悬赏发现尼斯湖真相。 车子停在湖边,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展览馆,我们一次进入,坐在大屏幕前,里面在放Urquhart Castle的纪录片。纪录片里说,这座城堡一直是苏格兰的要塞,但当英格兰人发现即使征服了苏格兰的土地也无法征服苏格兰人的心的时候,为了削弱对方的力量就干脆炸毁了这座城堡。所以当大屏幕缓缓升起时,出现在它背后的就是那座昔日辉煌一时的Urquhart Castle的残垣断壁。虽然我对军事没什么研究,但站在城堡的顶端时却发现这真是一个极佳的军事要冲。它的背后是连绵的山脉,前面的尼斯湖呈V字形展开,无论哪个角度都将眼前的事物一览无余。看到这里,倒让我想起北京的圆明园。那个园子也只是剩下了残骸,不过不同的是,一个是出于军事考虑,一个是战败后的掠夺。到城堡参观的人不是很多,因为我们那个团有一大半都去游湖了。我站在岸边,看着平静的湖水,想,这下面真的藏着个怪兽吗!照片里的尼斯湖,浓雾笼罩,树木丛生,是很难想象和眼前这个除了风大了点之外就没什么缺点的地方是同一地点,这里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的。回来的时候,我买了一支绒毛笔和一瓶墨水,心里很是不错,来这儿一趟总想有点收获,可是。。。。。。 尼斯湖是我们最后一个景点,下午4点我们启程回爱丁堡。这时的天已经暗下来了,经过一天的奔波,所有的人都累了,都在车上睡起觉来。接下来的路程最辛苦的就是司机了,他连续开了4个多小时才回到爱丁堡,一路上,雨是下个不停,路况也不好,但他没有停过。等我们下车后,JOEJOE跟我说,她看到有个乘客还给那个司机小费。想想这也是应该的,这里冬天的天气本来就不好,又是晚上,能安全返回都是那个司机的功劳。 这天夜里是2006年的最后一天,爱丁堡有个狂欢夜。但是这天不只是狂风暴雨,温度还骤降,我站在候车室里避雨时,一阵狂风吹过把我刚买的绒毛笔,墨水,手套都吹走了。我急忙去追,可是风的速度又哪是我可以追得上的,我反反复复兜了半天,终于找回了绒毛笔和一支手套。就在我不知是该高兴还是生气的时候,又来了一阵比刚才还猛的狂风,把我和走在我前面的那个人一起吹了起来,当我感到双脚都没有接触到地面时,我都快吓死了,看到前面那个人忙抓住墙壁,我也急忙以狗爬式的姿势,爬到路边,抓着墙壁。还好风只是短暂的停留,我趁着这个当口躲进一家商店暂歇。我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回想刚发生的一切,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大街上爬着走路。事情还没完,我回到旅店后,又发现我的伞不见了。原来是我在被风吹起来的时候掉了,那到也是,人都被吹起来了,那还会记得手里捏着的伞,早就被不知觉得扔掉了吧!看着手里的一只手套,沾满泥水的帽子和已经不是绒毛的绒毛笔,弄得我是哭笑不得,心里颇不是滋味,又不能从JOEJOE那里找安慰,因为她也很惨。在逛尼斯湖的时候,她摔了跤,衣服裤子都弄脏了,还顺带摔坏了点相机。看来今天真是不宜出行日啊!原本我们还打算去狂欢,可是因为天气恶劣,Glasgow 和Stirling都取消了狂欢夜,就是爱丁堡还在死撑。虽然如此,去狂欢夜的人还是只多不少,很多人都从Glasgow 和Stirling赶来这里。市中心的路都被封死了,只有持有入场券的人才能进入,一张入场券20镑。我和JOEJOE经过了一天的折腾都累了,还要付钱进场,我们都没有了兴致,早早回去休息了。 |
转自:http://Carthdiarey.spaces.live.com/Blog/cns!9C7D85C930937537!981.entry1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