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记葡萄牙之里斯本 |
[游记]记葡萄牙之里斯本 |
2008-06-27 sina.com.cn |
就让这里安静老去-记葡萄牙之里斯本 2008-03-07 06:04:52 大中小 标签:旅游葡萄牙里斯本小巷狂欢节 决定去葡萄牙里斯本,不光因为机票价格便宜,更因为在别人的游记上看到了那一片在海边山体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红顶房屋群,像极了我梦中的布拉格,令人惊艳。虽然在春天,我们会真正踏上布拉格之旅,但听说里斯本冬天的阳光温暖得让人不愿离开,于是我们匆匆走过马德里,然后2个小时的飞行,充满希冀地来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 然而天气并没有被我们的热情感动而释放更多的阳光,我忘了她也是个易喜怒哀乐的家伙。在里斯本的日子里,有那么一两天天空总乌云密布,时而阳光撕裂云层瞅瞅人间,时而冷雨像个幽灵四处飘飞。里斯本的冬天很冷清,街上行人稀少,店铺很早关门。铺着小石砖的步行街,一直连到海边广场,被雨打湿后变得粘重,人走在上面呼吸也变得急促。然而也有惊喜的时候,那就是见到彩虹。 从旅馆到海边,可以坐公车,但距离其实并不太远,都是下坡路,于是我们选择走路。走路,冥想,随走随停,捕捉安静的镜头,又或被惊喜捕捉,是我认为游历每一个地方的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在文化味道浓重的地方。 里斯本距离大西洋不到12公里,是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这是一个正在老去的城市。虽然在中心之外还有一些新建的城区,但就如同中国的一些中小型城市建设一样,凌乱,粗糙,毫无特色。老城里的里斯本灰色的百年建筑与广场仍然保留着属于这个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记忆,15世纪的航海强国,最早的殖民国家。然而如今葡萄牙早已退出世界强国的舞台,在经济上甚至只成为发达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在民居小巷里,随处可见残破的墙体,甚至安放着历代帝王遗体的博物馆也因为年久失修而处处旧墙斑驳。这些像一块块硕大伤疤的城市印记,尘封了昔日的光荣与梦想,散发出一种萎靡腐旧的气息。 然而从这种莫名的哀愁中抽离出来,这里的一切都让人觉得平和。小巷曲径深幽,安静的街道,不说话的窗户,高高低低随意铺搭在细竿上的湿衣服,还有窃窃私语的风。不应该有怨言的,至少,这种老去是安详的。 在巷子尽头,看到这两个很东方色彩的建筑,但到广场后却没能找到它。 Praca Dom Pedro 沿着Rossio广场四周的碎石铺就的步行街继续走在BAIXA区里。BAIXA区是里斯本的中心商业区,却不是这个城市最古老的区域。它是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资料里说,这场1755年11月1日的大地震使里斯本一半的城区成为废墟,20多座教堂被毁去,无数正在作弥撒的信徒葬身于教堂废墟中。第三次震动引起大火,沿着城区迅速蔓延。地震一小时后引发海啸,无数企图从海路逃生的人们被巨浪吞没。整个葡萄牙陷于灾难之中,仅里斯本就有一万五千人丧生。这场前所未有的天灾不仅毁掉了这个当时富足的基督文明城市,也震撼了欧洲当时的神学界和哲学界,动摇了当时的基督信仰和盲目乐观精神。在重建计划里,新里斯本以南北走向的街道为主干道的棋盘格子状重建,这个计划后来也成为第一批欧洲城市建设规划的范例之一。 下图是位于BAIXA区步行街一旁的Santa 从纵横交错的碎石步行街一直走来,穿过凯旋门,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这里是海边的商业广场Praca 在天空中如蛛网般密密麻麻的电车线网。在里斯本,因为地形高低落差大的原因,人们仍然使用古老的有轨电车tram。另外在通往BELEM区,也有一些新式的城市有轨电车。据说在某些地方,因为山路陡峭,爬山的有轨电车造型是非常奇特的,在爬行时,车身一半都悬吊在半空,很可惜我没见到。坐古老的tram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似乎坐上它时光就能倒流。 在黄昏要来临前,我们赶到了SE 在Se教堂附近有一个观景台。夜幕降临,雨后深蓝的天空与孤寂的街灯吸引着一些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夜里的城市并不张扬,连海风也是无声的。 我们在里斯本的第三天仍然来到这里,这里是里斯本的另一个区域,阿尔法玛区Alfama,曾是贵族的住宅区,但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被夷为平地后成为贫民区。你可以说它是最具有葡萄牙风情的居民区。但走在这些小巷里,我们不得不一直低着头前进,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这里对狗的纵容比巴黎更甚多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c2aa401008i7k.html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