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昆明 |
[游记]昆明 |
2008-05-22 sina.com.cn |
昆明——老挝自驾游(十) D8: 我们下榻的勐康酒店 2008年2月12日。这是我们在老挝的最后一天。6点半准时起床,这是我们此行的标准作息时间表,不论头天多晚睡下。因为房间里的开水机不能工作,我们向酒店工作人员要了开水冲泡自带的麦斯威尔浓香咖啡,就着购自琅勃拉邦的蛋糕(9000Kip一个),算是我们的早餐。 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去逛逛这个与中国云南接壤的老挝省份。乌多姆赛(Udomxai,人们习惯称为勐赛)是老挝上寮地区的交通枢纽,纵贯老挝的13号在这里与第1、第2、第4号公路交汇,这里成为去琅南塔、丰沙里旅行的必经之地。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挑起的印度支那战争中,这里遭受了美军飞机的惨烈轰炸,城里的居民为躲避轰炸而纷纷疏散到深山丘陵之中,因此,这里基本没有幸存的名胜古迹。作为一个几乎是从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城市,乌多姆赛(Udomxai)的建筑历史最长的几乎只有30多年。尽管如此,也有不少欧美游客到这里旅游。我们所在的勐康酒店就有几名这样的游客。 从万象到中老边境的磨丁,越往北油价越高。加上我们再走100多公里就要进入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决定将一路上作为“战略储备”的5升93号汽油正式启用。一来可以节约油钱,二是减轻车辆载荷以减少油耗。在一间像样的加油站,我们想再加10美元的油,可油站员工却坚持要收老币Kip,问是否收人民币,回答是“NO”。用英语与其艰难地交流中,却发现他会中国话。他让我们到对面的一商场里用人民币“跟老板换”。妻以1比1285的价换了100元人民币,并一路花剩的几千基普老币一并买了油。随着中老边境交往的增加,在这里,很容易遇到会说中国话的老挝人。 途中,我们不断遇到乘坐嘟嘟车、农用车的老挝民众,身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从四乡五里聚集到一个个相对大点的村庄。车上插着彩旗、挂着横幅标语。这不会是什么节日,但从进入老挝起,不论是傍晚还是清晨,就不断见路旁有聚会的人群,我们猜想这是不是老挝地方的选择活动。 在老挝那堆(Netui)海关,我们按规定凭入境时办理的老挝境内车辆临时通行证、驾照(即万象警察所说的“机司证”),去换回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可海关官员始终没找到。疑惑之际,我才发现,原来,入境时老挝海关官员并未按规定扣留我的中国驾照。这大概是入境时中国车辆太多,忙昏了的官员出了小小的差错。但我们还是对8号那天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北京时间中午12:10时,我们来到了磨丁,在这里,我们需要办理离境手续。妻告诉我,老挝公安说我“开车不好!”原来,我想手续简单,且没有车辆通过,所以将车停在了停车线,却是行车道上。我做个抱歉的手势后将车移动到路边。几个老挝公安人员在检查站旁的一个小地掷球场上抛击铁球。事不多又没有其他娱乐设施的磨丁,这是他们午休时的好消遣。 大约用了20来分钟的时间,我们得以出境。中午12点40分,我们到达磨憨口岸边防检查站。入境的手续简便快捷。验证的武警问我近两天里是否还要出境,他告诉我,我们的车辆出入境证还在有效期内。在我肯定近期不再出去后,他才收回了这个证,将其他证递给我。这也算是此次老挝自驾游的一份纪念吧。 过了武警边防检查站,我们得通过进入口检验检疫,在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入境健康检疫申明卡》后,在一检测设备前,我们逐一将目光正视仪器一秒后,得出体温正常的结果,顺利完成入关全部手续。与假期里坚守岗位的武警、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人员互致节日问候后,我们离开磨憨口岸,驶上小(勐养)磨(憨)高速公路。来时,老路的弯道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决定“告别昨天,走上正道”。新路上偶尔有些行人、摩托和当地的小车。因此,车速明显比来时提高了几倍。在一个尚未修好的遂道里,我们调头返回走了一公里,岔上老路。即使这样,我们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少走了十多公里山路。路上,对头车明显增加,加上不停的小雨,道路湿滑,我们放慢车速,适时超越超载的拉矿卡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0cf2a01008il2.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