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东之行—南京

[游记]华东之行—南京

2007-09-01    sina.com.cn

早就想去南京。

南京和湖南是很有渊源的。我们乡下,若是谁突然发了财阔绰气派起来,便会有人略带嫉妒地说:打开了南京啊!当年,曾国藩带领湖湘子弟打下了南京,抢劫了南京城。几十万湘军,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最不济的是回乡的十几万湘勇。他们回乡后起屋买田,送子读书,下河经商,出门会友。历来称为蛮荒之地的三湘四水,从此眼界大开,人才辈出,灿若群星,成为近代中国最有名气、最有影响的省份。

南京实在是个很悲情的城市!

到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南南京街头到处是法国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投在地面上,斑斑点点。林立的摩天大楼间,不时隐现着一座座古建筑。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影子随处可见,历史和现实结合得非常的自然。坐在车上慢慢观看,杨将军巷、程阁老巷、石婆婆庵、乌衣巷……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地名,无一不透着悠悠的古韵。

“六朝金粉,秦淮风月”,晚饭后我们直奔夫子庙。秦淮河两边是亭台楼阁式的古建筑,夜幕垂下来时,四周的亭台楼阁都亮起古色古香的宫灯。秦淮河上,各种游船亮出星星灯火,又晕出一层层的雾霭,漾起涟漪,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秦淮河上的船,窗格精雕细镂,感觉柔和、悦目。两岸街上闪烁的霓虹灯,使得这夜晚的秦淮河被装点得分外妩媚,仿佛重现六朝金陵时的繁华。不过,怎么也找不到朱自清和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诗情画意了。

秦淮小吃比上海城隍庙不知好上多少倍,便略略减轻了我心中的遗憾。

第二天上午我们又来到夫子庙。置身文德桥上,可以看到秦淮河两岸建筑的主要颜色是白和灰,屋顶是灰,飞檐是灰,连窗户和廊柱都是灰色。临河修建的一排黑瓦白墙的两三层建筑,古香古色,徽风徽韵。在历史上,这里一直是青楼妓院云集的欢场,《桃花扇》中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居“媚香楼”就在桥旁。

在文德桥的西边,乌衣巷寂寞的静卧在那里。乌衣巷里有几洞老式的木门,紧闭着,青石门槛冰冷地横躺着。这里曾是东晋王导、谢安两大豪门贵族居住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凭吊吟叹。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沿秦淮河向东走,不远便是江南贡院,庭院深深的,几分庄重掩饰在其中。夫子庙,本是读书人读书求学之处,却偏偏临着这六朝金粉地、温柔富贵乡的秦淮河。如今的夫子庙,酒楼、茶社,以及各种叫卖的手工艺、传统产品和遍及街巷的小吃名吃,琳琅满目,人流熙攘。

面对秦淮河越施越浓的脂粉气,让人们明白南京为何难以承受帝王之重,繁华为何灰飞烟灭的原因了。

最能代表南京悠久历史的旅游景点,恐怕非总统府莫属了。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王府,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国民政府行政院,汪伪政权行政院,民国政府总统府,解放后是江苏省政协所在地,

总统府大门为三扇拱形大门,大门是民国时期建的。门口石狮是清朝的,他们看够了悲欢离合转头空,那些风云人物,都以远去,浪花淘尽了英雄。

总统府的院子分为三部分,东西两侧是花园,中间和厅堂,结构是标准的中国式中轴线宅子。但是院子里的建筑不少是明显的西式风格。中西结合,孕育出总统府独特的建筑特色。

沿着中轴线往里走,一层层的庭院,一件件的展览室,当之无愧地是一处中国近代史的博物馆,它曾那么真切地见证了中国整整两个世纪的兴衰屈辱。八字厅,麒麟门,在重重迭迭的门廊中信步而行,数不清过了几道门,不经意间就陷入一个时期的历史。

总统府的建筑最有特色的大概是子超楼。子超楼是林森设计的,酷似“森”字,楼前的两颗松树,恰是一个“林”,合起来就是林森。门前的雪松已经枯萎了一棵。我们湖南的风俗,只有祠堂庙宇陵墓前才可栽松树,这是一种暗示还是巧合?

游览完出门时回望
“总统府”三个大字,觉得这三字有太多的沧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形容南京的词句。诸葛先生说这里虎踞龙盘一派帝王之气。是卧龙错了,还是历史错了?这里反反复复演绎着历来朝代兴旺沧桑。打天下不易,治天下更难。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然而这里走马灯似更换的主人,有几人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经历了大风大浪后的南京依然平静繁华,在苍翠峻岭之中掩映着许多古老的故事。历史为南京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就像一个岁月的片断,刻在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若是有机会,我还想再次去游历南京,触摸它随处可见的历史。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8293b01000bng.html23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